第一章 隙缝经济和中国的现代化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粗放型增长和隙缝经济 4
序 调查村庄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8
第三节 国家主导型的现代化:增长作为政府的任务 10
第四节 国家主导型现代化的问题:文化经济圈和民族国家经济 13
第五节 现代化的传统和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极的未来地位 18
第六节 展望 24
第二章 网络:中国经济研究的范式基础 26
第一节 研究主题的产生 26
第二节 关于网络概念的理论说明 29
第三节 儒教、网络资本主义和华人意识 35
第四节 网络和中国学研究方法 45
第五节 结论 54
第三章 流动性、社会整合和中国现代化的传统 58
第一节 导论:一般方法论对汉学的冲击 58
第二节 作为理性工作的科学和科学的客体 61
第三节 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探求它们的联系 69
第四节 中间小结 75
第五节 普遍有效的基本历史模式 77
第六节 华人文化圈内流动性的长期稳定机制 81
第七节 机动性、社会经济活力和文化整合 88
第八节 类型构造和翻译问题 96
第四章 中国网络和氏族—无政府制度:制度经济学分析 101
第一节 制度不确定性的经济理论问题 101
第二节 关系、氏族和国家:制度经济学考察 104
第三节 政策竞争、氏族和制度间隙的出现 115
4.1 韦伯国家类型的系统概括 125
第四节 华人网络经济作为社会类型 128
第五节 结论 137
第五章 进化理性、“经济人”与社会秩序的基础 139
第一节 哈耶克的心智观:对传统理性概念的重要突破 139
第二节 背离理性的异常现象和一个可能的进化论解释 145
第三节 策略的相互作用:关于非理性的理性 146
5.1 市场进入对弈 146
第四节 变异作为进化的理性行为 155
5.2 研究变异的进化论方法 156
表 158
5.1 鹰鸽对弈和市民策略 158
第五节 社会情感和文化进化 160
第六节 哈耶克心智观对社会秩序理论的含义及我们与哈耶克的分歧 166
第七节 结论 173
参考文献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