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4
第一编 建置 33
第一章 位置面积 33
第二章 建置沿革 33
第一节 历代隶属 33
第二节 辖境变迁 35
第三章 行政区划 37
第一节 明、清时期 37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3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41
第四章 县城 44
第一节 治所变迁 44
第二节 现状 45
第五章 乡镇 47
第一节 石门镇 47
第二节 旧州乡 48
第四节 长新乡 51
第五节 宝丰乡 53
第六节 检槽乡 54
第七节 果郎乡 56
第八节 白石乡 57
第三节 漕涧镇 59
第九节 关坪乡 59
第十节 团结彝族乡 60
第十一节 表村傈僳族乡 62
第十二节 民建乡 63
第二编 自然地理 65
第一章 地质、地貌 65
第一节 地质 65
第二节 地貌 74
第二章 气候 76
第一节 类型 76
第二节 气温 77
第三节 降雨 79
第四节 日照 80
第五节 灾害性天气 81
第三章 水文 84
第一节 河流 84
第二节 地下水 85
第三节 水资源 88
第四节 水质 88
第四章 土壤 89
第一节 类型、分布 89
第二节 土壤分析 90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 91
第一节 植物 91
第二节 动物 95
第六章 天池自然保护区 97
第一章 人口变化 100
第一节 源流、增减 100
第三编 人口 100
第二节 分布 103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04
第一节 民族 104
第二节 性别、年龄 106
第三节 文化 107
第四节 行业、职业 107
第五节 婚姻、家庭 108
第二节 计划生育 109
第三章 人口控制 109
第一节 概况 109
第三节 技术力量及服务 110
第四节 节育、绝育 110
第五节 政策和措施 110
第四编 民族 宗教 115
第一章 白族 115
第一节 经济 115
第二节 风俗习惯 116
第三节 文化艺术 120
第二章 彝族 122
第一节 族源 123
第二节 生活习俗 123
第三章 傈僳族 125
第一节 族源 125
第二节 生活习俗 126
第四章 阿昌族 126
第一节 族源 126
第二节 生活习俗 127
第五章 苗族 128
第一节 族源 128
第二节 生活习俗 128
第二节 生活习俗 129
第七章 汉族 129
第一节 来源 129
第一节 来源 129
第六章 回族 129
第二节 生活习俗 130
第八章 傣族 130
第一节 来源 130
第二节 生活习俗 131
第九章 民族事务 131
第一节 扶持民族经济 131
第三节 培养民族干部 132
第二节 扶持民族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 132
第十章 宗教 133
第一节 原始宗教 133
第二节 佛教 135
第三节 道教 135
第四节 伊斯兰教 136
第五节 天主教 136
第五编 农业 137
第一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137
第一节 减租退押 137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38
第三节 互助合作 139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40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141
第六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42
第二章 生产条件 146
第一节 耕地 146
第二节 劳动力 147
第三节 畜力 148
第四节 农业机械 148
第三章 作物生产 148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48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51
第三节 蔬菜 152
第四节 绿肥 152
第三节 植物保护 153
第二节 良种推广 153
第一节 耕作变革 153
第四章 耕作技术 153
第四节 施肥改土 154
第五节 栽培技术 154
第六编 林业 156
第一章 资源 156
第一节 森林 157
第二节 树种 161
第二章 森林权属 166
第一节 土地改革时期(1950~1953年) 167
第二节 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时期(1954~1960年) 167
第三节 “四固定”时期(1961~1963年) 167
第四节 林业“三定”、“两山”时期(1982~1983年) 168
第三章 林业生产 169
第一节 造林 169
第二节 森林保护 171
第三节 资源利用 173
第一节 漕涧林场 177
第四章 林场 177
第二节 五宝山林场 180
第三节 团结林场 182
第七编 畜牧业 183
第一章 饲料资源 183
第一节 草山草场 183
第二节 饲料 184
第二章 畜禽饲养 184
第一节 家畜 184
第二节 家禽 185
第三节 畜禽生产 185
第三章 疫病防治 187
第一节 畜禽疫病 187
第二节 兽医 189
第一节 马 190
第二节 牛 190
第四章 品种改良 190
第三节 检疫 190
第三节 绵羊 191
第四节 猪 191
第五节 饲草、饲料 191
第八编 水利 193
第一章 水利工程 193
第一节 灌溉工程 193
第二节 饮水工程 201
第三节 河道治理 204
第四节 水土保持 206
第二章 水利管理 207
第一节 管理体制 207
第二节 工程管理 207
第三节 灌溉管理 209
第九编 工业 214
第一章 矿业 214
第一节 盐 214
第二节 银、铜 217
第三节 锡 218
第四节 其他 219
第二章 电力 220
第一节 设施 220
第二节 管理 221
第三章 机械、轻工、食品 222
第一节 农机修造 222
第二节 造纸、印刷 222
第三节 食品加工 223
第四章 乡镇企业 226
第一节 沿革 226
第二节 采矿业 228
第三节 木材加工业 228
第四节 建筑、建材业 229
第五节 其他 230
第二节 公路 231
第一节 驿道(含渡口) 231
第一章 交通 231
第十编 交通 邮电 231
第三节 桥梁(含溜索、船、筏) 233
第四节 运输 236
第五节 养护 237
第二章 邮电 238
第一节 机构 238
第二节 邮政 240
第三节 电信 245
第十一编 商业 250
第一章 经营体制 250
第一节 国营商业 250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251
第三节 合作商店、组 252
第四节 个体商业 253
第五节 集市贸易 253
第一节 农用物资 254
第二章 农用物资、建材购销 254
第二节 木材 256
第三节 建筑材料 257
第三章 土特产品购销 258
第一节 购销方式 258
第二节 土特产主要品种 259
第四章 粮油 262
第一节 购销 262
第二节 贮运 266
第五章 食品、副食品购销 267
第一节 食品 267
第二节 副食品 269
第六章 日用工业品及石油购销 270
第一节 棉布、百货 270
第二节 五金、交电 270
第四节 石油 271
第三节 日用杂品 271
第七章 对外贸易 272
第一节 经营方式 272
第二节 出口品种、数量 273
第八章 饮食服务 273
第一节 饮食业 273
第二节 旅馆业 274
第三节 其他服务业 274
第一节 机构 275
第十二编 财政 税务 金融 275
第一章 财政 275
第二节 收入 276
第三节 支出 279
第四节 财务管理 283
第二章 税务 285
第一节 机构 285
第二节 税种 286
第三节 税率 286
第四节 征管 288
第五节 减免 290
第三章 金融机构 291
第一节 银行 292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294
第四章 货币 294
第一节 银两与银元 294
第二节 滇币与法币 294
第三节 人民币 294
第五章 业务 295
第一节 存款 295
第二节 贷款 296
第三节 债券 297
第四节 保险 298
第五节 结算 298
第六节 会计核算 299
第一章 计划 301
第一节 机构 301
第十三编 经济管理 301
第二节 职能 302
第三节 五年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302
第四节 中长期规划的编制 306
第二章 统计 307
第一节 机构 307
第二节 统计业务 307
第一节 市场管理 308
第三章 工商行政 308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310
第三节 个体工商管理 311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312
第五节 商标注册 312
第四章 物价 312
第一节 机构 312
第二节 业务管理 313
第三节 物价调整 314
第四节 监督检查 317
第一节 度量衡的演变 318
第五章 标准计量 318
第二节 机构 319
第三节 计量管理 320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 320
第六章 审计监督 321
第一节 机构 321
第二节 审计管理 321
第七章 经济技术协作 322
第一节 机构 322
第二节 对外经济协作 322
第八章 矿产资源管理 324
第一节 机构 324
第二节 资源管理 324
第九章 其他管理 325
第一节 运政管理 325
第三节 交通管理 326
第二节 土地管理 326
第十四编 城乡建设 328
第一章 县城 328
第一节 街道 328
第二节 住房 328
第三节 市政工程 329
第二章 乡村建设 332
第一节 农村住房 332
第二节 漕涧镇 332
第三节 宝丰村 333
第四节 勘察设计 333
第三章 环境保护 334
第一节 县城环境卫生 334
第二节 环境监测 334
第二节 区党部、区分部和党员 336
第一节 云龙县党部 336
第三节 县党部的主要组织活动 336
第十五编 党派群团 336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 336
第四节 县党部历任负责人 337
第五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337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 337
第一节 地下组织 337
第二节 云龙县委会 339
第三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350
第一节 工会 352
第三章 群众团体 352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354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357
第四节 农民协会 360
第十六编 政权 政协 361
第一章 民国政权 361
第一节 县政府 361
第二节 参议会、乡镇民代表会 361
第一节 代表选举 362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362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363
第三节 代表视察 367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 36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70
第二节 信访、侨务 371
第四章 人民政协 372
第一节 机构 372
第二节 委员会会议 373
第三节 日常工作 374
第十七编 政法 376
第一章 民国警察 376
第一节 机构 376
第二节 警察实务 376
第二章 人民公安 377
第一节 机构 377
第二节 治安 377
第二节 业务 380
第一节 机构 380
第三章 人民检察院 380
第四章 审判 382
第一节 机构 382
第二节 刑事审判 382
第三节 民事审判 383
第一节 机构 384
第二节 司法改革 384
第五章 司法行政 384
第四节 经济审判 384
第三节 法制宣传 385
第四节 公证、律师事务 385
第五节 人民调解 385
第十八编 民政 387
第一章 民国时期 387
第一节 机构 387
第二节 民政事务 387
第二节 拥军优属 388
第二章 建国后的民政 38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88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389
第三章 社会救济 390
第一节 救灾 390
第二节 春荒夏荒救济 390
第三节 精简退职、起义投诚、宽释人员救济 391
第四节 收容遣送 391
第五节 孤寡供养 391
第四章 农村双扶 392
第一节 资金扶贫 392
第二节 双储会 393
第五章 婚姻登记 393
第一节 习俗 393
第二节 登记 394
第一节 地名特点 395
第二节 地名管理 395
第六章 地名工作 395
第十九编 人事劳动 397
第一章 干部 397
第一节 来源 397
第二节 管理 398
第三节 吸收录用及福利 400
第一节 供给制和包干制 402
第二节 工资改革 402
第二章 劳动工资 402
第三章 劳动就业管理 407
第一节 知识青年安置 407
第二节 劳动制度改革 407
第三节 待业青年安置 408
第四节 社会劳动保险 409
第二十编 军事 410
第一章 建制 410
第一节 明、清时期武备 41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人民武装部 411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军事机构 411
第二章 武装 412
第一节 明、清时期武装 412
第二节 民国时期武装 41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 413
第三章 兵役 414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募兵与征兵 414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415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415
第四节 预备兵役制 415
第四章 民兵 41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16
第二节 教育训练 416
第三节 勤务 417
第四节 参加经济建设 418
第五章 兵事 418
第一节 段嘉凤、段进忠事件 418
第三节 擒胡国柱 419
第二节 林养中事件 419
第四节 白羊厂银矿砂丁械斗 420
第五节 杜文秀起义军攻占云龙 421
第六节 天登傈僳族农民反土司斗争 422
第六章 抗战 423
第一节 抗日救亡运动 423
第二节 抢修滇缅公路 424
第三节 抢修功果高炮路 425
第四节 日机轰炸功果桥 426
第五节 支前 427
第六节 云龙子弟血洒沙场 428
第七节 抗战时期文、电选录 432
第七章 匪患 433
第一节 杜文礼之乱 433
第二节 张占彪之乱 434
第三节 萧鸣梧之乱 434
第四节 “长斋教”之乱 435
第五节 “共革盟”之乱 436
第一章 学校教育 438
第一节 私塾、义学、书院 438
第二十一编 教育 438
第二节 幼儿教育 439
第三节 小学教育 439
第四节 中学教育 442
第二章 成人教育 445
第一节 职业教育 445
第三节 函授、自学考试 447
第二节 扫除文盲 447
第三章 管理 448
第一节 师资 448
第二节 教育管理 450
第三节 经费 452
第二十二编 科技 454
第一章 机构、队伍 454
第一节 机构 454
第一节 宣传、培训 455
第二节 队伍 455
第二章 科研 455
第二节 科研项目及成果 456
第三节 农科网 463
第三章 测报 464
第一节 水文 464
第二节 气象 465
第三节 地震 465
第二十三编 文化 466
第一章 机构 46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文化单位 466
第二节 建国后的文化管理机构 467
第三节 文化事业单位 467
第二章 广播、电视 476
第一节 县广播站和农村广播网 476
第二节 广播专线与调频广播 477
第三节 自办节目 478
第四节 电视 479
第三章 文学艺术 481
第一节 文学创作 481
第二节 民间文学 481
第三节 戏剧、音乐、舞蹈 482
第四节 书法、美术、摄影 484
第四章 文物胜迹 486
第一节 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486
第二节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87
第三节 其他胜迹 489
第四节 馆藏文物 490
第五章 修志 490
第一节 董善庆首著《江外野史》 490
第二节 雍正《云龙州志》 490
第三节 光绪《云龙州志》 491
第四节 民国年间修志 491
第二节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494
第一节 行政机构 494
第一章 卫生机构 494
第二十四编 卫生 体育 494
第三节 乡卫生院 496
第四节 村卫生所 498
第五节 其他医疗机构 499
第二章 中西医疗 499
第一节 中医 499
第二节 西医西药 500
第三节 中药及民间医药 501
第三章 卫生防疫 504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504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508
第三节 几种主要疾病的防治 509
第四节 公共卫生 511
第四章 妇幼保健 514
第一节 普及新法接生 514
第二节 儿童保健 514
第三节 妇女劳动卫生保护及妇女病防治 515
第五章 体育 516
第一节 机构 516
第二节 设施 516
第三节 活动 517
第四节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 519
第五节 培训、竞赛 523
第六节 人才输送 524
第一节 声调 526
第一章 语音 526
第二十五编 方言 526
第二节 声母 527
第三节 韵母 528
第二章 词汇 529
第一节 词汇特点 529
第二节 常用方言词汇 530
第三章 语法 539
第一节 词类特点 539
第二节 句式特点 542
第二十六编 人物 544
第一章 传记(传略) 544
董善庆 544
马锦文 545
黄桂 546
杨名飏 546
字肇图 547
陈桂荣 548
杨振庠 549
杨彪 550
张宪民 551
王九龄 551
李菘 553
李舟卿 555
张朴 556
杨润兰 557
杨钦华 558
董泽 559
字永坤 560
第二章 外籍人物事略 561
顾芳宗 561
丁润身 561
张世勋 563
王锡光 564
第三章 历史人物名录 564
第四章 历史人物表 566
附:云龙县留学生名表 571
附录 572
一、艺文 572
二、修志文件 595
三、云龙县在外人才基本情况 599
四、云龙县专业技术干部(高、中职) 605
编后记 612
本志各类编写人员名单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