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绘画艺术教育概说 1
第一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内涵 1
一、绘画艺术教育的理念 1
(一)中国绘画艺术教育理念 1
(二)外国绘画艺术教育理念 7
二、绘画艺术教育概念界定 12
(一)绘画艺术教育的含义 12
(二)三个层面的比较 13
第二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性质与特点 20
一、绘画艺术教育的性质 20
(一)素质教育性质 20
(二)自我实现性质 24
(三)心性塑造性质 27
二、绘画艺术教育的特点 29
(一)视象经验与形象感悟 29
(二)心源、视象、手艺三位一体 31
(三)个别生动与张扬个性 32
第三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构成与运作 33
一、绘画艺术教育的构成 34
(一)庞大的施教队伍 34
(二)施教媒介的选择和运用 38
(三)各类受教者 50
(四)众多的施教场所 52
二、绘画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模式 54
(一)绘画艺术教育的成长目标 54
(二)绘画艺术教育模式的构建 58
三、绘画艺术教育的运作 63
(一)绘画艺术教育运作的原则 63
(二)绘画艺术教育运作的方法 67
第二章 绘画艺术及其种类 71
第一节 绘画艺术的本质 71
一、关于绘画艺术本质的一些提法 72
(一)再现论与绘画 72
(二)表现论与绘画 75
(三)作品论与绘画 77
(四)语境论与绘画 81
二、关于绘画艺术本质的马克思主义解释 83
(一)反映论与绘画 85
(二)实践论与绘画 87
(三)机能论与绘画 88
第二节 绘画艺术的构象 90
一、绘画艺术意象构成要素 91
(一)情意 91
(二)表象 92
(三)媒介 93
二、绘画构象的演变 107
(一)媒介与情意和谐统一的完美构象 107
(二)情意与媒介不和谐的变异构象 108
(三)情意超越媒介的抽象构象 111
(四)当代绘画构象发展态势 115
第三节 绘画艺术的种类及特征 116
(二)绘画的一般特征 117
一、绘画的主要门类及一般特征 117
(一)主要门类划分 117
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 120
(一)写意性 120
(二)虚灵化 123
(三)书卷气 128
三、西方绘画的艺术特点 130
(一)画面的视觉真实性 130
(二)画艺的科学意识 131
(三)画风的极端性 134
四、各类画种略识 135
(一)中国画 136
(二)油画 136
(五)连环画 137
(三)版画 137
(四)年画 137
(六)漫画 138
第三章 绘画艺术意象创制教育 139
第一节 绘画意象创制能力培养 139
一、禀赋要求 139
(一)大众化的色彩感 139
(二)基本的形式感 140
(三)直接构形机能 141
二、意象创制能力训练 142
(一)意象观察能力训练 142
(二)意象构思能力训练 144
(三)意象传达能力训练 146
第二节 意象创制媒介的理解与掌握 148
一、意象创制与造形赋色 148
(一)对形与色的理解和认识 148
(二)以形与色为基础要素的意义 151
(三)意象造形赋色技能训练 154
二、意象创制与构图技能训练 156
(一)构图的精神意味 156
(二)意象构图操作 158
第三节 意象创制类型 165
一、意象的形式 166
(一)具象 166
(二)抽象 167
(三)兴象 168
二、兴象绘画范本举隅 170
(一)原始绘画 170
(二)民间绘画 171
(三)儿童绘画 173
第一节 绘画艺术的建设功能价值 174
(四)西方现代派绘画 175
第四节 意象创制的几个问题 177
一、基本图式与精神意味 177
(一)简化能力的训练 178
(二)图式与意味的联想 179
二、张力样式与精神意味 180
(一)张力样式的意义 180
(二)张力样式的三种类型及训练 181
三、价值比例与精神意味 185
(一)价值比例的价值取向 185
(二)价值比例的常用手法 186
四、主观空间与精神意味 187
(一)主观空间与客观空间 187
(二)主观空间的创制类型 188
五、造形因素的分解运用 189
(一)主要造形因素及其在绘画中的地位 190
(二)造形因素表现性能及表述形式的把握 190
第四章 绘画艺术鉴赏教育 192
第一节 绘画艺术鉴赏的含义和性质 193
一、绘画艺术鉴赏的含义 193
(一)非审美接受 193
(二)审美性接受 196
二、绘画鉴赏的全程介入性质 198
(一)绘画艺术活动的完成 198
(三)全程介入的特性 199
(二)绘画艺术活动的起点 199
三、绘画鉴赏的再创造性质 201
(一)鉴赏者的能动性与再创造 201
(二)鉴赏者的个性差异与再创造 201
(三)鉴赏的时代性与再创造 202
第二节 绘画艺术鉴赏教育的意义与切入 203
一、绘画艺术鉴赏教育的意义 204
(一)鉴赏能力的培养 204
(二)美术文化意识的培育 206
(三)鉴赏心理结构的形成 207
(四)人文精神的陶冶 209
二、绘画艺术鉴赏教育的切入点 210
(一)文学说明 211
(二)代码解读 215
(三)情景介绍 219
第三节 绘画鉴赏教育的程序和类型 222
一、绘画鉴赏教育的程序 222
(一)感受叙述 223
(二)形式分析 224
(三)意蕴解释 227
(四)总体评价 229
二、绘画鉴赏教育的常见类型 231
(一)解说型:“传递--接受”式 231
(二)问答型:“引导--发现”式 232
(四)自由型:“指导--自学”式 233
(三)讨论型:“创境--领悟”式 233
三、各类型参考教案或教学思路 234
(一)《梅杜萨之筏》教案(解说型教案) 236
(二)《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教案(问答型教案) 243
(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教学思路(讨论型教案) 246
(四)《潇湘图》教学提示(综合型教案) 250
(五)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一课的设计(综合模式教案) 254
第四节 绘画鉴赏训练方法 262
一、感性观照法 262
(一)感性观照的切入 262
(二)感性概念的品评 264
二、理性分析法 265
(一)理性分析与鉴赏教育的深度 266
(二)理性分析与感性观照的互渗 268
三、比较鉴赏法 269
(一)横向比较 269
(二)纵向比较 270
(三)求同比较 271
(四)反差比较 271
第五章 绘画艺术教育的功能价值 273
一、培养绘画创作主体 274
二、培养绘画欣赏主体 276
一、培养审美视知觉 277
第二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价值 277
二、提高形式美感的能力 278
三、陶冶人的生命情感 279
四、铸成超越意识 281
五、雅化生活情趣 282
第三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心理教育功能价值 282
一、心理教育作用 283
(一)绘画艺术语言的心理教育作用 283
(二)绘画艺术作品的心理教育作用 284
(三)绘画作业过程的心理教育作用 286
(四)绘画艺术教育活动的心理教育作用 287
二、绘画艺术形式与心理效应 288
(一)形式美的张力样式与大脑力场的关系 288
(二)艺术形式的心理效应 293
(三)教育各个因素的配置与心理结构 296
三、教育对性格的塑造与调节 300
(一)性格结构及其可塑性 300
(二)艺术风格与性格的对应性 302
(三)审美诱导与性格塑造的调节 303
第四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价值 307
一、独特的德育功能 307
(一)辅翼道德教育 308
(二)促使道德内化 308
(三)催化道德行为走向自由 310
二、绘画教育介入德育的基本模式 313
(一)工具模式 313
(二)体验模式 314
三、绘画教育实现德育功能的操作途径 317
(一)观看先于语言 318
(二)动情先于观念 318
第五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智力教育功能价值 320
一、提高认知的强度和统摄性 321
二、有助于沟通感性与理性 321
三、直接获取信息和知识 324
第六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技术教育功能价值 325
一、再现性绘画教育与再现性技术的培养和训练 327
二、构成性绘画教育与构成性技术的培养和训练 328
三、表现性绘画教育与表现性技术的培养和训练 329
后记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