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装置与控制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金女,储江伟等编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8835792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

前言页 1

第一章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概论 1

第一节 控制系统简介 1

第二节 车用传感器 4

一、温度传感器 4

二、压力传感器 6

三、角度和角速度传感器 8

四、位移传感器 10

五、转速传感器 12

七、加速度传感器 14

六、爆燃传感器 14

八、空气流量传感器 15

九、空燃比传感器 17

第三节 执行器与装置 19

一、电磁阀 19

二、电动机 22

三、压电转换执行装置 25

四、电动仪表 25

第四节 电子控制单元 26

一、输入接口 26

二、输出接口 27

三、微型计算机 27

一、开环控制 32

第五节 系统的控制方式 32

二、闭环控制 33

第二章 发动机控制 35

第一节 控制系统简介 35

一、系统的主要功能 35

二、系统的基本组成 37

第二节 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9

一、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40

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46

三、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7

一、基本喷油量 61

第三节 喷油量的确定与控制 61

二、喷油量补偿 63

三、燃油切断 69

四、异步喷射 69

五、稀薄燃烧控制 70

第四节 供油系统的控制 71

一、供油压力的控制 72

二、燃油泵的控制 73

第五节 进气系统的控制 77

一、可变进气系统 77

二、涡流阀控制 78

第六节 点火系统的控制 79

一、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 80

二、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与控制原理 82

三、点火提前角的确定与控制 90

四、闭合角控制 93

五、爆燃控制 94

第七节 怠速控制系统 97

一、怠速控制方法 97

二、怠速控制项目 98

三、怠速控制方式 99

四、典型怠速控制阀的结构与控制原理 102

第八节 排放净化控制系统 106

一、排放污染物与净化措施 106

二、空燃比控制系统 108

三、空燃比控制方法 109

四、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 112

五、活性碳罐控制系统 115

第九节 巡航控制 116

一、系统组成 116

二、系统功能 116

三、控制电路 117

四、与变速器复合控制 118

五、恒速状态的解除 119

第十节 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120

一、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特点与分类 120

二、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121

四、时间控制分配泵喷射系统 122

三、位置控制分配泵喷射系统 122

五、柴油机的其他控制 125

第三章 传动系统控制 127

第一节 自动变速器 127

一、变矩器 127

二、变速器 129

三、液压控制系统 131

四、电子控制系统 133

第二节 4轮驱动(4WD) 137

一、传动系的结构 137

二、差速限制机构的液压控制油路 138

三、差速限制机构的电子控制 140

第四章 制动与防滑控制 141

第一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141

一、车轮制动时车辆的状态 141

二、系统的组成 142

三、液压控制回路 144

四、控制逻辑 145

五、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 146

第二节 防滑控制 149

一、驱动轮滑转时车辆的状态 149

二、控制方式 150

三、系统组成 150

四、液压控制回路 153

五、控制逻辑 154

第五章 悬架与转向控制 156

第一节 悬架的作用 156

第二节 减振器阻尼力控制 159

一、电机驱动方式 159

二、压电驱动方式 162

第三节 空气悬架 165

一、气缸 166

二、控制逻辑 168

第四节 主动悬架 170

一、系统组成 170

二、液压控制回路 171

三、控制逻辑 174

第五节 4轮转向控制 176

一、4WS车的转向特性 176

二、转向角比例控制 177

三、横摆角速度比例控制 181

第六节 动力转向装置 187

一、系统组成 187

二、控制逻辑 188

第六节 安全保护装置 190

第一节 常用的安全保护装置 190

第二节 自动安全带 192

一、系统组成 194

第三节 安全气囊 194

二、控制逻辑 198

第七章 空调系统控制 201

第一节 制冷循环与通风系统 201

一、制冷循环 201

二、通风系统 202

第二节 控制板及通风控制 203

一、控制面板 203

二、通风控制 204

第三节 温度控制原理 207

一、温度控制 207

三、通风控制方式 208

二、风量控制 208

第四节 压缩机控制 209

一、节能控制 209

二、可变容量压缩机控制 209

第八章 常用设备方便性控制 211

第一节 门锁控制系统 211

第二节 驾驶位置记忆系统 215

第三节 灯光自动控制系统 220

一、前照灯自动控制 220

二、前照灯光束调整 221

三、白昼工作灯 223

四、灯断线警告 224

第四节 车窗设备控制 225

一、风窗刮水器控制 225

二、电动车窗控制 227

第五节 活动车顶控制 229

第六节 内后视镜控制 232

第七节 换档锁止控制 233

第八节 防撞警报 235

一、防撞报警器 235

二、后方监控摄像机 236

第九节 安全防盗系统 238

一、诊断装置的研究与发展历史 239

第一节 汽车诊断系统发展概述 239

第九章 汽车诊断系统 239

二、诊断装置的研究与发展动向 241

三、诊断装置的研究与发展的主要问题 242

第二节 汽车诊断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243

一、诊断装置的功能 243

二、车内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 246

第三节 车内诊断系统OBD-Ⅱ 249

一、OBD-Ⅱ车内诊断系统简介 250

二、OBD-Ⅱ车内诊断系统的主要特点 251

三、OBD-Ⅱ故障码的意义和分类 254

四、OBD-Ⅱ故障码读取方法 257

六、OBD-Ⅱ的发展趋势 258

五、OBD-Ⅱ测试循环 258

第四节 非车载诊断设备 259

一、非车载诊断设备发展简介 259

二、日本各大汽车公司故障诊断设备与使用特点 260

三、与车内诊断系统的通信 261

第十章 仪表与音响 265

第一节 仪表视认性 265

一、视认时间 265

二、显示方法 267

第二节 显示器 268

一、虚像显示式显示器 277

第三节 远视点成像系统 277

二、风档玻璃影像显示(HUD) 279

三、全息图像 279

第四节 汽车音响系统 281

第十一章 通讯系统 284

第一节 车载电话 284

第二节 导航 294

第十二章 总线 303

第一节 电器线路 303

第二节 总线的组成元件 305

第三节 局域网络 308

参考文献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