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第10卷:欧洲势力的顶峰:1830-1870年》PDF下载

  • 购买积分:2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英)伯里(Bury,J.P.T.)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0415400
  • 页数:1065 页
图书介绍: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通史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三部。近代史由阿克顿勋爵主编,共14卷,本世纪初出版。经过几十年后,到50年代,剑桥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克拉克爵士主编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新编本仍为14卷,共约800万字,论述自文艺复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即自1493至1945年间共四百多年的世界历史。国别史、地区史、专题史交错论述,由英语国家著名学者分别执笔。新编本反映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有许多新的材料,内容也更为充实,代表了西方的较高学术水平,有较大的影响。为了供我国世界史研究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我们将这部书分卷陆续翻译、出版(地图集一卷暂不出)。需要指出的是,书中有些观点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希望读者阅读时注意鉴别。

目录第一章导言 1

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研究员、历史讲师J.P.T.伯里著第二章经济的变化与增长明尼苏达大学荣誉历史教授赫伯特·希顿著采用改进的方法和新制度的时期 29

农业的扩大 30

圈地、排水系统和肥料 31

耕种设备的改进及其对资本的依赖 33

谷物法的实施 34

1850至1873年间的农业繁荣景象 36

纺织工业的发展 37

机器生产与铁、钢、煤产量的增长 38

货物和物资的陆路和水路运输 41

铁路的兴起 42

美国帆船的黄金时代,轮船运输 46

横渡大西洋 47

交通的改进与国际贸易 48

关税与自由贸易 49

筹措商业扩展所必需的资金 51

银行与银行业 52

工厂制度的扩大 55

劳工的流动 57

生活与劳动条件。限制雇用童工 58

结社法的废除。工会运动的发展 60

若干尝试性结论。1825至1850年是一个特别发展的时期 62

劳动条件的改善(1850—1870年) 64

第三章科学进步及其对思想和物质发展的影响已故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研究员、历史科学讲师A.R.霍尔著 64

1830至1870年介乎科学的形成时期与近代时期之间 65

国家的赞助。西欧和美国的贡献 66

科学与生产之间没有多大合作 67

科学思想对卫生、耕作、化学工业的影响以及对哲学的影响。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69

数学分析的利用中所表明的各种科学分支的互相依赖关系 73

克拉克·麦克斯韦与法拉第的理论 74

光谱分析的完善 76

热力学 78

原子学说与原子量表 79

原子价理论 81

周期律。门捷列夫和迈尔 82

实验室合成技术与商业利用 83

巴斯德与微生物学 85

实验生理学中的对立学派 86

地质学家和地球寿命 88

进化论及其反对者 89

医疗与外科业务 93

利斯特的外科消毒制度。发明者的作用 94

孔德和斯宾塞的著作。教会的态度 96

第四章宗教与政教关系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名誉研究员、温切斯特学院院长诺曼·赛克斯著拿破仑失败后基督教会的反应。教皇回到罗马 99

法国的天主教自由派运动 100

拉梅内向罗马教皇的申诉。教皇的《使你们感到惊异》通谕 101

教皇极权主义与罗马礼拜仪式在法国的统一采用 103

教育斗争;法卢法。瑞士的“新生”运动 104

瑞士的宗教问题。分离主义者联盟的失败 105

牛津运动 107

苏格兰长老会中的争议。苏格兰自由长老会的建立 109

罗马天主教教阶制度在英国重新建立 111

英国圣公会教徒与新教教徒关于国家教育的争执 112

古老的大学向非英国圣公会教徒开放。1851年的宗教统计数字 114

圣灵怀胎说。意大利的政教关系 116

路易·拿破仑的崛起。《错误学说汇编》 116

天主教公会议 123

法国对待公会议的态度 128

公会议无限期地休会。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的战争 129

教皇永无谬误的信条 129

公会议的不良政治后果 131

爱尔兰圣公会及其与政府的分离 132

社会意识的形成 133

从文学上和历史上对《圣经》的评论 134

第五章教育和新闻事业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研究员约翰·罗奇著法国革命的后果 136

国家在教育中的作用 137

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传播 138

教会和世俗的教育观点 139

自由派与教育自由 140

瑞士、德国、英国、法国的理论家 141

初等教育 142

中学和近代学科 145

教育与自由文化 146

“公学”制度。技术与职业训练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147

大学 148

意大利的中等和高等教育 149

英国的大学。美国的教育史 151

自治殖民地和印度的教育 153

“英属印度”制度 153

妇女教育 154

成人教育 155

技工学校、图书馆、博物馆 156

英国在发展新闻事业方面的领先地位 157

废除印花税。《泰晤士报》的独特地位 159

报纸数目的增加。法国的报刊 160

德国和奥地利的报刊 163

新闻界与政党之间的联系 165

新闻审查制度。俄国的报刊 166

美国的报刊 168

一些对比。新技术 170

新闻通讯社的发展 172

第六章艺术与建筑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艺术史教授尼古劳斯·佩夫斯纳著摆脱受赞助人保护的地位,英国在艺术上的领先地位(约1760—约1800年) 174

个人独特风格的问题 175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176

哥特式的复兴及其他模仿性风格 178

建筑师只注重外观。国外的类似发展 181

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新哥特式风格 182

美国的新古典风格。本国文艺复兴或重新流行 183

公共建筑规模宏大 185

一个以平面的而非立体的设计为特征的时期。结果使雕塑贫乏 186

这个时期的法国绘画 188

德拉克洛瓦的作品 189

绘画的现实主义是这个时期的特征 192

米勒和库尔贝 194

工业革命对绘画没有产生多少影响 196

拉斐尔前派画家 198

印象主义。后期的维多利亚派 202

第七章想象文学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大学学院德语教授埃里希·黑勒著小说在文学领域中占主导地位 205

实现一种信仰的愿望;对“心理学”日益关注 206

文学作为一种探索工具 208

19世纪的现实主义 209

意识到当代的社会问题 211

“教育小说” 212

传统的英雄式主人公不再流行 215

维克托·雨果狂放不羁的天才 217

“历史”小说。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表达方式 218

文学与社会的联系 220

俄国小说界 222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也夫斯基的比较 224

福楼拜的现实主义 226

这个时期散文的现实主义和诗的浪漫主义 227

这个时期的诗 229

法国 230

德国 233

英国 235

波德莱尔和埃德加·爱伦·坡 239

涅克拉索夫和沃尔特·惠特曼 241

戏剧创作水平低于小说和诗所达到的水平 242

德国、奥地利和俄国的戏剧 244

第八章自由主义与宪政的发展伯明翰大学近代历史和政体教授J.A.霍古德著政体的变化 249

向自由与民主制度的进展不是持续的 250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挑战 253

最初的民主制度。法国、比利时、英国和德国的基本改革 254

德意志各邦的宪政演变。经过修改的法国1830年宪章 255

比利时的1831年宪法 257

英国的议会改革及其影响 258

美国和比利时为制宪者提供了模式 261

美国对德国国民议会的影响 262

瑞士的1848年宪法。哈布斯堡帝国的联邦改革和失败 264

克雷姆泽尔宪法草案 265

1848—1849年意大利在宪法问题上的困境 267

1848年的皮埃蒙特宪法及其作为国家象征的重要性 269

革命与反动的年代 272

19世纪50年代是一个暂时停顿和巩固的时期 274

解放农奴 275

自由主义受到左右两方面的威胁 276

行政机构的改进 278

加紧控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机构 279

在德国和奥地利缺少自治传统 280

联邦思想的变化波折 281

联邦思想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失败 282

联邦思想在德国和墨西哥重新抬头,在加拿大获得胜利 283

1867年是出现奇迹的一年 285

第九章民族与民族主义J.P.T.伯里著民族的定义 287

1832年民族事业的前景 288

1848年以前法国以及巴黎和其他西欧城市的作用 290

爱尔兰民族主义 293

法国的民族主义 295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296

泛斯堪的纳维亚运动 298

佛兰芒运动 299

比利时脱离荷兰 299

瑞士民族运动 301

马志尼与意大利民族主义 303

德意志民族主义 306

波兰问题揭示出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分离 310

东欧的民族主义 311

俄国传统的民族主义 312

芬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313

斯拉夫文化优越论者与泛斯拉夫主义者 315

布拉格斯拉夫人代表大会的失败 317

1831年大规模的波兰移民出境 319

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三国统治下的波兰 320

1863年的波兰起义。立陶宛人 321

波兰的诗人。奥地利是民族自决的反对者 322

奥地利帝国的文学与学术的黄金时代 324

匈牙利的民族冲突 325

奥斯曼帝国 327

巴尔干各国的出现 328

犹太人 332

民族主义的发展 334

第十章联盟体系与力量均势普林斯顿大学历史教授戈登·克雷格著欧洲在外交上的分裂 336

1830年的比利时危机显示出联盟体系的灵活性 337

帕默斯顿使列强接受比利时的独立 338

法国的政策模棱两可 340

东欧列强默认比利时问题和平解决的原因 341

东西欧列强之间的鸿沟的扩大。近东问题 342

苏丹向俄国求援。1833年的俄土条约 344

葡萄牙和西班牙事务。四国同盟,西方对洪基尔-斯凯莱西条约和明亨格列兹声明的回答 345

英法协约的分裂趋势。1839—1840年的近东危机 346

克里米亚战争处置不当 348

马哈茂德的军队的失败。四国大使在维也纳会晤 348

沙皇派遣布伦诺夫出使伦敦,破坏英法两国之间的关系 349

四国协定。法国的孤立与战争的危险 350

俄国企图使法国的孤立正式化。梅特涅在法国与其他列强之间进行调解。1841年的海峡公约 352

英俄关系更为友好 353

英法协约的瓦解。法国企图与奥地利达成谅解 353

1848年的革命威胁了力量均势 355

拉马丁的“致各国宣言” 355

普鲁士的反俄政策和伦巴第与威尼斯的反叛危害了和平 358

帕默斯顿,俄国,匈牙利反叛 360

奥普战争的威胁。普鲁士在奥尔米茨投降。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361

欧洲协同体的最后一次成功的会议。力量均势的含义 362

列强愿意维持和平。克里米亚战争成为历史转折点 363

克里米亚战争的后果 365

英国倾向于退出欧洲大陆事务 367

联盟和外交联合不再以防御为目的 369

政治家们没有能力或者不愿实行合作 371

第十一章武装力量和军事艺术:海军已故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历史教授迈克尔·刘易斯著英国海军处于完全优势 373

装备的广泛迅速变化 374

贝汉设想的新型作战力量 376

早期的汽船 377

螺旋浆开始被采用 378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汽船。加煤问题 380

从木头过渡到铁。法国和英国的犹豫态度 381

在英国海军中汽船战胜了帆船 381

木与铁的争议的结束。采用旧式球形炮弹还是新式炮弹。法国又成为先驱 384

惠特沃斯和阿姆斯特朗彻底改革重炮 387

装甲钢板对付炮弹。舷炮变得过时 388

“金属撞角”的暂时成功。塔炮的功效 389

水雷、潜艇、鱼雷 391

皇家海军中的“尉官”、“准尉”和“水手” 392

资历 393

提升障碍。得不到任命的军官。恩赐官职 393

海军作为一种固定职业 396

实行“总任命书”制。“现役人员”和“退役人员”名册。参加海军的条件 396

高级军官选择自己的继任人。入伍考试制度的实行 398

海军学院训练军官候补生。任命范围的扩大 399

“指挥军官”与轮机军官之间的猜忌 401

强征服役的弊端。服役条件的改善 401

长期服役制的建立。舰队后备役。“蓝夹克”称呼的由来 403

水兵地位的改变 403

美国和法国的海军 405

格雷厄姆的新海军登记册。皇家海军志愿预备役制的形成 408

皇家海军的指挥和行政工作 409

第十二章武装力量和军事艺术;陆军B.H.利德尔·哈特著以人数计算武装力量的实力 412

燧发枪与引爆系统 413

来福枪的发展。后膛装药 413

大炮与机关枪的发展 416

法国的霰弹炮 418

铁路的军事用途 419

部队需要快速集中和部署 420

电报 421

普鲁士的“总参谋部” 422

征兵制 424

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的影响 426

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 436

拉德茨基在1848—1849年奥意战争中的杰出指挥 436

俾斯麦看出法国和奥地利的军事弱点 439

1859年的意大利战争 439

1866年七周战争的战略 440

普法战争的战略模式 441

美国南北战争 444

第十三章联合王国及其全球利益剑桥大学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院长、历史讲师戴维·汤姆森著农村的、农业的社会变为城市的、工业的社会 449

人口的增长与转移 450

修建铁路的时代 451

横渡大西洋的航运 451

煤、铁与棉花 451

英国成为世界强国。政治制度的改变 453

议会的两院 454

选举区的重新划分 455

选举与选民。1867年的改革法 456

地方政府改革。文官和官员的增加 456

文官制度 457

政党的联合与组织 458

内阁的团结一致与集体负责。女王关于帕默斯顿的备忘录 460

奴隶制的废除 461

工厂工人条件的改善 462

废除谷物法 464

1844年银行特许状法 466

工人阶级自助的和志愿的组织 467

早期的工会 467

“托尔普德尔蒙难者” 469

宪章运动 469

合作运动 471

英国的和平政策 472

关于帝国与联邦的新概念 472

殖民地的发展。帝国利益均势的改变 473

寻求市场 475

殖民地管理的目标是自治 476

加拿大的叛乱。德拉姆报告 478

澳大利亚、新西亚和开普殖民地的宪政发展 480

帝国防务体系集中体现的英国发展的总特征 481

第十四章俄国在欧洲和亚洲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J.M.K.维维安著俄国的制度和思想的残存和再现 483

十二月党人的起义 484

1826年法令规定的政治警察和书刊检查制度 485

国务会议 487

1826年的科丘别伊委员会 488

沙皇对土地改革的兴趣 489

地方农民起义的增加。1830年的波兰起义 489

教育大臣乌瓦罗夫 491

俄国法律编成法典 492

经济政策的改变 492

俄国对普鲁士和奥地利加强反对国际革命感兴趣 494

革命精神从军队和沙龙传到学者和政治家 495

西方派与斯拉夫派 496

在文艺批评掩盖下的政治争议 498

军队是个人发迹的主要途径 500

新皇帝亚历山大二世 500

解放农奴 501

以国内为基地的密谋活动和宣传鼓动 505

虚无主义与民粹主义 506

1863年的波兰起义。芬兰的表面自由化 509

1864年地方政府改革法令 511

1864年的新司法制度 512

1866年暗杀沙皇未遂 513

“人民”小学 513

实行普遍兵役制 514

俄罗斯银行的改革 514

克里米亚战争后的经济状况 515

土地革命在经济上的失败 517

西伯利亚的行政管理 519

阿拉斯加售予美国 521

牺牲中国利益的新推进政策 522

平定外高加索 523

对希瓦、布哈拉和浩罕三汗国的远征 524

第十五章1848年的革命巴黎大学荣誉教授夏尔·普塔著革命前的状况 529

煽动者——知识分子;他们受到法国的鼓舞 530

关于民族的不同概念 531

社会问题的意义 532

2月24日的巴黎革命 533

它对欧洲的影响 535

维也纳是中欧革命的策源地 537

伦巴第和威尼斯的解放 537

革命的一些结果 539

柏林的起义及其后果 539

法国革命的退潮 541

对欧洲的影响 543

路易·拿破仑的当选 547

普鲁士制宪议会的解散 548

法兰克福议会 549

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威廉拒绝接受德意志王位 551

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政治革命的告终 552

法国和德国的革命陷于停顿 553

德意志邦联的改革。普鲁士的耻辱 555

路易·拿破仑政变(1851年) 556

革命的结果 556

第十六章地中海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历史讲师C.W.克劳利著轮船和铁路的影响 562

地中海的范围 562

气候条件 563

“旅游者”的到来 564

地中海各港口活动的比较 565

地中海各港口的人口 567

帕默斯顿计划建立防御俄国的堡垒,但法国非正式地试探和平 567

欧洲港口 568

俄国接受条件,宣告停战。伤亡数字 569

地中海东部各国港口 571

北非港口 574

传统的、贸易的、王朝的和民族的竞争 575

希腊成为独立的王国 577

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一股扰乱力量 578

穆罕默德·阿里与法国占领阿尔及尔 579

穆罕默德·阿里侵入叙利亚和小亚细亚 580

苏丹在奈齐卜被击败。1840年的伦敦协定强加的解决办法 581

法国在地中海东部各国的影响。英俄角逐是地中海政治中的新因素 583

英国在地中海政治中是主导势力 584

定期轮船航线 584

英国显示海军力量 587

苏伊士运河计划 587

谢瓦利埃关于修建洲际铁路和运河的主张 590

昂方坦关于开凿一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运河的信念 591

英国、法国和奥-德三个集团达成协议 593

关于修建一条铁路的计划取得了进展 594

德·莱塞普斯获得正式特许权 595

德·莱塞普斯发表计划书,工程开始 596

运河完工 598

第十七章法兰西第二帝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史密斯学院历史系客座讲师保罗·法默著路易·拿破仑的早年生活;他的唯一目标是恢复帝国 600

他修改宪法的企图遭到失败 602

1851年12月政变;新宪法(1852年1月) 604

帝国复辟 605

拿破仑三世的持各种政见的支持者 606

他的机会主义的逻辑 608

他的统治的两个时期:(1)个人统治时期 609

立法会议和参议院的职能 610

鼓励经济发展——信贷、铁路和降低关税 612

这个政权逐渐被接受 613

(2)不稳定的平衡时期 614

国内在宗教问题上的争论 614

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上和政治上的分裂 615

共和主义的复活。拿破仑变得左倾 617

外国投资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增长 620

经济发展的原因。资产阶级突出的社会地位。普通人民的变化 621

思想领域落后于经济事业 623

重建巴黎。新兴的富人 623

拿破仑在外交政策方面的目的 625

克里米亚战争和1859年的对奥战争 626

法国在墨西哥的干涉 629

拿破仑在普奥斗争中的作用 630

事态的发展在色当战役中达到顶点 632

第二帝国的崩溃。它在法国历史上留下的痕迹 632

第十八章克里米亚战争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研究员阿加莎·拉姆著俄土两国关系的背景 634

战争的起因。关于圣地的争议 635

拿破仑面对沙皇侮辱时的克制。俄国认识到战争的可能性,向土耳其提出进一步要求 636

俄国肢解奥斯曼帝国的计划 638

土耳其依从奥地利的最后通牒 640

缅希科夫的使命 640

土耳其拒绝俄国的要求 641

英法舰队奉命开往贝希卡湾。俄国军队占领多瑙河防线 642

维也纳照会。埃及舰队的到达 644

俄国外交部文件泄漏给报界。英法两国舰队在君士坦丁堡 646

土耳其小舰队在锡诺普的失败。英法舰队进入黑海 647

西方列强宣战。军事行动进展缓慢 649

奥地利在战争期间占领两公国。克里米亚半岛成为战场 650

失去的机会。奥地利签署法英联盟 650

新的谈判。在英国强烈抗议进行战争。帕默斯顿任首相 653

奥地利势力的衰落。塞瓦斯托波尔的陷落 654

撒丁参加英法同盟。对瑞典的提议 656

报刊报道了管理不善情况,结果导致对英军的后勤工作进行改组 660

战争在法国、俄国和土耳其的影响 660

和平会议及其产生的条约 662

会议转向波兰、希腊和意大利事务 664

奥地利和俄国的外交威信的下降;它们转向法国 667

对土耳其的瓜分推迟 668

俄英之间的敌视继续存在 669

第十九章普鲁士与德意志问题,1830—1866年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研究员、副院长詹姆斯·乔尔著自由主义在德意志全境复兴 671

德意志关税同盟和税收同盟的形成 672

普鲁士的行政体制成为全欧洲自由派的羡慕目标 674

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即位引起了实现政治统一和实行更自由的政策的希望 675

各邦的政治形势 676

勃兰登堡伯爵内阁领导下的普鲁士 678

哈布斯堡王室要求领导德意志。弗里德里希·威廉拒绝德意志皇位 679

法兰克福议会的失败 680

三王国联盟。奥地利的经济计划 682

拉多维茨的普鲁士联邦计划的失败 683

普鲁士在奥尔米茨受辱。奥地利未能进入德意志关税同盟 684

普鲁士的保守主义。自由派与权力和主权之间的联系 686

普鲁士日益扩大的经济。奥地利的经济地位削弱 687

意大利战争。奥普关系 688

德意志邦联的机构。德意志民族协会 690

普鲁士王子威廉任摄政 692

罗恩关于改革普鲁士军队的方案 693

摄政遭到议会的强烈反对。进步党 694

俾斯麦成为政府首脑 696

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的演说——“用铁与血” 697

奥地利在德意志保持优势地位的最后企图 697

普鲁士需要俄国的善意 698

威廉一世拒绝参加法兰克福的各邦君主会议 699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701

俾斯麦在法国中立问题上下赌注并实现与意大利结盟 704

俾斯麦解散邦联并准备战争 705

争夺霸权的斗争告终 707

北德意志邦联的形成 709

第二十章奥地利帝国及其问题,1848—1867年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研究员、副院长C.A.麦卡特尼著对19世纪中叶奥地利历史的习惯划分引起的困难 711

“革命”与“反动”双方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 712

“反动”力量牢牢地控制奥地利 713

“历史单元”与“县”的设立。斐迪南由弗兰茨·约瑟夫继位 715

匈牙利人的失败。适用于整个帝国的新宪法(1849年3月) 716

伦巴第和威尼斯处于军事控制下。政府关于匈牙利的计划 717

匈牙利人宣布独立。海瑙的镇压 719

解决特兰西瓦尼亚和南部斯拉夫地区问题的方案。巴赫的影响 720

农民的解放。司法和教育的改革。大力发展工业 722

德语成为官方语言 723

弗兰茨·约瑟夫在政治上大权独揽。彻底的独裁制度 724

1855年的政教协定使罗马天主教会处于国家的特殊保护之下 726

比较容易的物质生活影响帝国的西半部接受专制制度 727

经济发展与不断增加的国家支出 728

匈牙利的局势。不满情绪继续存在 730

战争的前景。1857年的证券交易危机 733

意大利战争(1859年)。弗兰茨·约瑟夫放弃专制主义 734

“拉克森堡宣言”(1859年8月)。匈牙利问题 736

经过加强的帝国咨政院建议重建君主国 737

对匈牙利的让步。“十月文告” 738

匈牙利拒绝“十月文告” 741

施默林的“二月特许令”不受欢迎 742

弗兰茨·约瑟夫设法接近匈牙利 745

奥普战争。安德拉希劝说弗兰茨·约瑟夫放弃联邦制 748

与匈牙利达成最后协议 749

第二十一章意大利剑桥大学彼得豪斯学院研究员、历史讲师马克·史密斯著人们希望一个好的政府,但丝毫没有民族意识 751

撒丁-皮埃蒙特是建立一个较大王国的核心。1831年的小规模起义 752

奥地利恢复了秩序,旧政权继续保存下来 754

皮埃蒙特-撒丁的查理·阿尔贝特 755

新归尔甫党作家 759

马志尼的影响。教皇庇护九世的当选 761

奥地利未经慎重考虑进入摩德纳和弗拉拉。巴勒莫的骚乱 763

各个统治者同意颁布宪法。教皇国与托斯卡纳之间的关税联盟 764

米兰的叛乱促使战争爆发。查理·阿尔贝特被迫采取行动 766

查理·阿尔贝特拒绝加里波第的合作,在库斯托扎和诺瓦拉遭到失败 767

那不勒斯、罗马和威尼斯的革命失败。意大利再次成为被占领地 770

查理·阿尔贝特的退位和逝世。维克托·埃马努埃尔部分地重建王权 772

西卡尔迪法令获得通过。加富尔加入德·阿泽利奥内阁 773

加富尔取代德·阿泽利奥。他的方法 774

皮埃蒙特干预克里米亚战争 776

教士的反抗增加。加富尔与马志尼 777

加富尔与奥地利的外交决斗。奥地利在马让塔和索尔费里诺两次战役中败北 779

加富尔辞职和重新掌权 781

马志尼对意大利统一的信念。加里波第占领巴勒莫 782

那不勒斯被加里波第攻陷,皮埃蒙特军队进入教皇国。意大利王国宣告成立 783

1861年2月议会在都灵召开。加富尔去世 785

西西里的内战。获得威尼斯和罗马 786

第二十二章普法战争的起因与德意志的再造已故牛津大学政治学讲师迈克尔·富特著战争爆发的责任并不全在于俾斯麦。俾斯麦与拿破仑三世的主要区别 789

普鲁士的领土和人口的增加。俾斯麦削弱其议会中的政敌的政策 792

俾斯麦利用普法条约草案 793

拿破仑因为普鲁士获得好处而要求法国得到补偿。计划购买卢森堡大公国 793

列强保证卢森堡的中立地位 796

拿破仑继续幻想与奥地利结盟 798

计划中的三国同盟以僵局告终。法国军队的改组 799

法国和普鲁士均未作好战争准备。弗勒里和达吕的秘密行动 801

拿破仑重新计划缔结三国同盟。西班牙的伊萨贝拉在法国避难 802

霍亨索伦的利奥波德亲王成为西班牙王位候选人 803

利奥波德被说服接受西班牙王位 806

法国铸成两大错误 808

为了和平而进行活动的力量 811

法国相信暂时的军事优势 812

卡尔·安东以他儿子的名义放弃对西班牙王位的任何要求 814

格拉蒙建议威廉一世写信向拿破仑道歉 815

贝内德蒂与威廉一世会晤,俾斯麦的埃姆斯急电的公开文本 818

法国内阁决定动员 819

法国在没有同盟的情况下宣战 821

拿破仑的投降与第二帝国的崩溃。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北部 822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824

第二十三章美国的国家力量与地方力量耶鲁大学美国历史教授D.M.波特著发展的进程与欧洲不同 826

国会、政府和最高法院转向国家主义。日益加强的经济统一 827

国家主义继续占优势的两个障碍 828

杰克逊政府时期的两个主要冲突 830

北方与南方的对照 835

沿海殖民地与内地的对抗 836

北部与西部趋向于成为互惠市场和原料来源 838

轧棉机的发明。种植园制在南方的发展 839

北部与南部的四点冲突 840

缺乏完全的地方统一 842

对奴隶制的反应 844

南方为了保卫奴隶制而团结。北方富于战斗性的反奴隶制运动 845

奴隶制成为一个联邦问题 849

得克萨斯的兼并 850

墨西哥战争 852

1850年的妥协案与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 853

联邦感情的明显衰退 856

亚伯拉罕·林肯任总统 858

美国南部联盟的形成 859

林肯认识到志愿效忠的重要性 861

第二十四章美国南北战争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历史教授T.哈里·威廉斯著美国历史上的决定性事件 864

对抗双方的人力 865

北部比较占优势的经济潜力 866

铁路的重要性与南部海岸线被封锁 868

南部联盟相信欧洲列强会进行干预 870

南部联盟的事业并非毫无希望 870

欧洲列强承认南部联盟为交战国。林肯的《解放宣言》 872

北部在外交上占全面优势。缺少棉花造成的后果 873

英国舆论转向支持北部。特伦特号事件 874

阿拉巴马号事件的损失要求。莱尔德撞角军舰事件 876

法国在墨西哥的野心 877

北部经济体制的扩展 878

共和党的战时立法 878

北部的战费和军队招募工作。伤亡数字 881

林肯大胆行使他的战时权力 884

主要政党内部的派别 885

林肯的《解放宣言》。1864年的总统选举 886

南部联盟的宪法 889

杰斐逊·戴维斯和他的内阁 889

南方的财政、募兵工作和各州的权利 890

战争的总战略 894

敌对双方军队的指挥系统 894

战争的结果 899

巴西帝国 901

第二十五章拉丁美洲国家伦敦大学拉丁美洲史教授R.A.汉弗莱斯著前西班牙和葡萄牙领地成为独立国家 901

巴西逐步过渡到独立 902

唐·佩德罗的统治 906

智利与1833年的智利宪法 907

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经济发展 908

曼努埃尔·蒙特的总统任期 908

佩雷斯总统治下的不断自由化。与西班牙的战争 910

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911

秘鲁的繁荣与混乱。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 912

拉普拉塔河联合省 914

“阿根廷邦联”的罗萨斯时代 915

阿根廷的宪法问题与经济发展。巴拉圭警察国家 917

巴拉圭战争 919

墨西哥君主政体后出现的不稳定的共和国和分裂运动 921

圣安纳被推翻。贝尼托·华雷斯当选为总统 922

实行激烈的革新 923

华雷斯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他最后重新当选为总统 923

英、法、西三国军队登陆。马克西米连大公接受王位 925

中美洲各国 926

马克西米连之死;华雷斯重新任总统 926

英国与莫斯基托印第安人的联系 928

横穿地峡的运河计划;克莱顿-布尔沃条约 929

英美之间的进一步摩擦。英属洪都拉斯殖民地 930

海地黑人共和国与多米尼加共和国 931

考迪略主义 932

到70年代拉丁美洲进入一个新时期 934

第二十六章远东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研究员G.F.赫德森著北京控制的庞大政治机体 935

与其他列强缺少正常的外交往来 936

鸦片贸易 937

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的制度 937

律劳卑勋爵任商务监督 939

九龙事件(1839年) 940

英国远征军包围南京。中国屈服,接受了南京条约(1842年) 941

最后导致战争的局势 942

南京条约的条款 943

上海公共租界 945

外国人被拒绝享有旅行自由。关于援用条约,特别是“进入广州的权利”条款的摩擦 946

西方传教士的活动 947

太平军起义 948

太平天国宣布南京为首都。它的政权的衰落 950

它的宗教狂热。与太平天国作战而招募的军队 952

乔治·文翰爵士试图接触太平军 953

小刀会占领上海 954

英、法军队进入广州(1857年) 954

美、俄使节与英、法全权代表联合。俄国侵入中国 955

占领大沽炮台 956

天津条约同意外国派遣外交代表和享受旅行权。拒绝接受缔约特使 957

背信弃义袭击打着停战旗帜行进的英法使节。皇帝的出逃被俄国利用 958

太平军叛乱最后被镇压 959

慈禧太后摄政 959

镇压中国穆斯林叛乱。复兴的帝国同西方列强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961

继续发生排外暴力事件 962

法国兼并交趾支那与对朝鲜的远征 964

日本的闭关自守政策 965

神奈川条约。德川幕府时期的政治体制 966

对西方侨民的袭击结果引起联合军事行动 968

西方列强迫使天皇批准条约。明治维新 968

索引 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