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引论:敦煌心史序说 1
一 心史说 2
二 唐学与庄学 3
三 礼乐文明论 6
四 研究的轨辙 8
艺术篇 13
上编 图像与解释 13
敦煌的“画行”与“画院” 13
一 沙州“画行”与“知画行都料” 13
二 沙州“画院使”与“院生” 22
三 “都画匠作”与官府作坊中的画匠 25
四 后论 26
论敦煌的“画师”、“绘画手”与“丹青上士”——敦煌的画家作品与六朝隋唐的“画体”及“画样”的比较研究 32
一 “画师”、“绘画手”与“丹青上士” 33
1.1画师 33
1.2绘画手 34
1.3丹青上士 35
二 说“画体”与“画样” 36
三 与张家样之疏体的比较(附论阎立本的影响) 41
四 与曹家样稠叠体的比较 43
五 与吴家样画体的比较 45
六 敦煌画与“妙创水月之体”的周家样 47
七 晚唐敦煌画家笔墨奇葩——宋代文人画马和之的前驱 49
“天”的图像与解释 55
——以敦煌莫高窟285窟窟顶图像为中心 55
一 敦煌西魏间中国传统礼祭天神图像出现的背景 56
二 礼祀中的天神图像:日、月、天皇大帝、天一、太一 57
三 有翼天神图像与北朝畏兽天神图像的比较 60
四 285窟天龙图像的佛学解释 66
五 后论 69
敦煌的写真邈真与肖像艺术 77
一 写真与生前写真 78
二 邈真与真堂 82
三 论“邈影如生” 86
下编 艺术史与交流 95
论呾密石窟寺与西域佛教美术中的乌浒河流派——兼论敦煌艺术与贵霜大夏及小贵霜时代艺术的关连 95
一 导言:呾密古城发掘与乌浒河派美术的倡说 95
二 贵霜大夏的呾密石窟寺 99
2.1呾密石窟寺考古的早期阶段(1926—1937年) 100
2.2卡拉切佩的石窟寺组合(1961—1977年发掘工作) 101
三 呾密石窟寺壁画及其“图像学类型” 107
3.1卡拉切佩发现的壁画的种类 108
3.2呾密壁画佛像的“背光”出现的意义与贵霜艺术中的“图像学类型” 109
四 呾密石雕中佛传图像及乌浒河美术中的泥塑 112
五 后论:与敦煌的比较 117
莫高窟隋说法图中龙王与象王的图像学研究——兼论有联珠纹边饰的一组说法图中晚期犍陀罗派及粟特画派的影响 125
一 引言 125
1.1问题的提出 125
1.2中亚艺术史上的图像志与图像学 126
二 敦煌隋壁画中的龙王图像 128
2.1 隋说法图中龙王图像的来龙去脉 128
2.2犍陀罗艺术中的龙王图像 130
2.3中亚艺术中的龙王图像 130
2.4 隋敦煌龙王图像与犍陀罗、中亚的比较 131
2.5敦煌龙王图像的人文解释 133
三 敦煌壁画中的象王与誐尼沙毗那夜迦天图像 134
3.1象头人身图像中的两种类型 134
3.2印度与中亚的誐尼沙图像 136
3.3敦煌莫高窟中毗那夜迦与象王的图像 137
3.4莫高窟隋说法图中象头人身图像的人文解释 140
四 后论:画派与图像及装饰纹样 143
4.1 ?哒——西魏时期粟特画派的图像学特点 143
4.2隋敦煌所见联珠纹样与粟特画派 144
4.3希腊——波斯棕榈纹的影响 147
4.4对杜拉·欧罗伯斯的追溯 149
4.5中国粟特画派与敦煌壁画中粟特风格影响的背景 150
敦煌壁画与粟特壁画的比较研究 157
一 阿弗拉西阿勃康国宫廷壁画与敦煌壁画的比较 158
二 品治肯特壁画与敦煌壁画中伎乐图的比较 165
三 贵霜艺术、粟特艺术与敦煌艺术的历史联系 169
四 阿弗拉西阿勃壁画的希腊—中国风与敦煌式中国画样对粟特的输出 174
敦煌白画中的粟特神祇 179
一 敦煌白画中持犬女神与粟特神 179
二 敦煌白画中持日月蛇蝎女神与粟特神 185
三 “摩醯首罗”式样祆神与粟特维施帕卡(Veshparkar)神 187
四 后论 192
宗教篇 199
上编 敦煌的中国道教精神 199
论敦煌本《本际经》的道性论 199
一 《本际经》以前的道性论 200
二 道性与中道:自然—真空论 202
2.1道性:真空、正空与相似空的对立 203
2.2道性与无相道:法性与无相 204
2.3道性:皆与自然同 205
三 道性与道本 207
3.1关于道性、“本身”与本体的讨论 207
3.2 “本身”与身相 208
3.3真道性与“真一本际” 209
四 道性与道慧 211
4.1 “两半”义与一切智、道种慧及一切种智 211
4.2双观与兼忘 214
4.3重玄:无上正真道意 215
五 《本际经》对唐代道教道性论及佛教禅宗的影响 217
5.1 《本际经》对其后道性论发展的影响 218
5.2 《本际经》对禅宗的影响 219
5.3后论:论庄子之学在重玄学说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221
《本际经》与敦煌道教 225
一 敦煌道教与长安道教:“入京写一切经”与《本际经》的传入 226
二 释“真一本际” 228
三 《本际经》的道性论 234
四 兼忘重玄之道 237
五 徐来勒、张道陵、窦子明与上相青童君:《本际经》所见南北道教的交融 240
六 后论 245
沙州道门亲表部落释证 253
一 释“道门” 254
二 沙州道门源流与道众人口考索 256
三 “亲表”与“道门亲表” 259
四 沙州道门亲表部落的成立 261
道释相激:道教在敦煌 266
1.1黄老道 267
一 黄老道、方仙道与天师道在敦煌与佛教相遇 267
1.2方仙道 268
1.3天师道 280
二 敦煌早期佛教对道教的借鉴与格义时代的道释相通 283
2.1敦煌早期佛教对道教的依托 283
2.2格义余绪:道释相融 286
三 敦煌所见灵宝经的推行与重玄学说的弘扬 288
3.1敦煌本古灵宝经发现的意义 288
3.2“内教”论与“道本”论:敦煌所见重玄学派与佛教中道空观 294
3.3唐敦煌道教鼎盛期以灵宝经为主干的三洞经戒授受 298
3.4唐代敦煌道释二家研习老庄 300
3.5敦煌道教鼎盛期的家庭设斋、邑人斋会与佛道融合 305
四 归义军时期的敦煌道教:民间信仰与官式礼祭 307
4.1道教礼仪融入官府礼仪 308
4.2敦煌所见的道教庚申信仰 310
4.3从洗心修性向修仙的回归 311
五 后论 313
下编 敦煌的中国大乘佛教 323
敦煌毗尼藏主考 323
一 文书和壁画题记中所见的毗尼藏主 324
二 敦煌文书和壁画题记所记的毗尼藏 328
三 毗尼藏主与律宗在敦煌的传承 332
敦煌戒坛与大乘佛教 340
一 沙州戒坛与临坛大德 341
二 大乘菩萨戒与布萨文 347
三 大乘方等道场 354
论禅宗在敦煌僧俗中的流传 360
一 顿悟大乘贤者与顿悟大乘优婆夷 361
二 敦煌高僧与禅宗南北宗 368
三 后论 372
敦煌本乘恩帖考证 380
一 乘恩帖文及其年代 381
二 唯识学者都教授乘恩 386
三 《乘恩帖》所见教授制度 389
变文的南方源头与敦煌的唱导法匠 395
一 引言 395
二 变文释义:“变文易体”与“变态”“宣唱” 397
三 庐山慧远对唱导的革新与变文在南朝的生成 400
四 敦煌的唱导法匠与俗讲 406
五 “表白法师”与“宣白法师” 412
六 敦煌的讲畅布施与诵戒唱道 415
——《大唐开元礼》与开元时期的书仪 425
一 “仪注”在礼学中的意义 425
礼乐篇 425
唐礼与敦煌发现的书仪 425
上编 敦煌礼论 425
二 开元间书仪对旧仪的革新 427
三 礼与令 431
四 《开元礼》吉礼与开元前后书仪所见婚仪的关系 435
五 后论 439
唐贞元、元和间礼的变迁 442
——兼论唐礼的变迁与敦煌元和书仪文书 442
一 贞元、元和间“变礼”的时代背景 443
二 贞元年间《大唐郊祀录》出现的意义 446
三 元和“变礼”与《礼阁新仪》 448
四 礼的仪注化:《曲台新礼》与《续曲台礼》 450
五 朝廷遵行的《元和新定书仪》与礼仪日用化 452
六 后论 455
沙州傩礼考 459
一 《大唐开元礼》与沙州傩礼 460
二 从《儿郎伟》看沙州傩礼中的“音声” 462
三 大傩礼中的“傩词”与沙州《儿郎伟》中的“学童咒愿” 464
四 沙州大傩礼中所见的诸神谱与群鬼谱的变迁 467
五 后论:傩礼与傩戏的分野——论大傩军礼的蜕变 471
高昌胡天祭祀与敦煌祆祀 477
——兼论其与王朝祭礼的关系 477
一 高昌文书所见“萨薄”及其对麴氏地方政权祭礼的参与 478
二 高昌“大坞阿摩”试释 485
三 论敦煌祆寺与神主系列 489
四 沙州祆祠与雩祭之礼 494
五 敦煌大傩礼及赛祆中的“安城大祆” 495
六 后论 500
下编 敦煌乐论 509
敦煌音声人略论 509
一 寺院设乐与寺属音声人 509
二 寺属音声人的身份 515
三 敦煌乐营、乐营使、乐行与官府音声人 517
四 官府音声人的地位 521
五 后论 524
敦煌悉磨遮为苏摩遮乐舞考 527
一 引言 527
二 踏悉磨遮即苏摩遮乐舞 529
三 二月八日踏悉磨遮:与焉耆二月八日娑摩遮同俗 537
4.1金凤调《苏莫遮》 539
四 敦煌本苏幕遮曲子与胡曲 539
4.2水调《苏幕遮》 541
五 后论:敦煌所见的河西“胡音声”、“法曲”、与“花间燕乐” 543
唐令舞考 550
——兼论陈寅恪先生《元白诗证史》的文化阐释 550
一 敦煌文书中所见之“令舞” 552
二 “上酒曲子”与“曲拍” 556
三 “交舞”与“打令” 560
四 后论 565
敦煌“令舞”曲谱的再发现 571
——兼论王朝“法度礼乐”与歌酒“乐章舞曲”的消长 571
一 问题的提出:敦煌上酒曲子字谱的性质 571
二 论“拍板谱”与“曲拍”谱字 573
三 令舞为“交舞”说新证 580
四 后论:王朝“法度礼乐”与歌酒“乐章舞曲”的消长 583
后论:鸣沙余韵与中国情怀 592
一 一个民族处于青春期的心态 592
二 中国的脊梁与西部开拓精神 594
三 对相邻文明的恢弘气度 596
四 中国情怀:敦煌的遗产在我们心中的启示 596
跋 601
附录 604
一 部分文献、术语、人名、地名索引 604
二 部分中文参考论著目录 609
三 日文参考文献举要 614
四 西文参考文献举要 618
五 姜伯勤著作编年目录 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