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志 自然地理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合肥:黄山书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535894X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第一章 地貌 6

第一节 地貌轮廓及地貌发育过程 6

一、地貌轮廓 6

二、地貌发育过程 8

第二节 地貌类型 12

一、构造地貌 14

二、流水地貌 14

三、湖泊地貌 17

四、冰川地貌 20

五、冰缘地貌 21

六、风成地貌 24

七、重力地貌 26

八、黄土地貌 26

第三节 地貌分区 27

一、阿尔金--祁连山高山山原大区 30

二、柴达木--黄湟中海拔盆地大区 31

三、青南高原大区 33

第二章 山脉 35

第一节 祁连山脉 36

一、走廊南山 36

四、托来南山 37

二、冷龙岭 37

三、托来山 37

五、疏勒南山 38

六、大通山 38

七、达坂山 38

八、党河南山 39

九、土尔根达坂山 39

十、青海南山 40

十一、拉脊山 41

十二、柴达木盆地北缘诸山 41

第二节 东昆仑山脉 42

二、博卡雷克塔格山 46

一、阿尔格山 46

三、布尔汉布达山 47

四、祁漫塔格山 47

第三节 阿尼玛卿山脉 48

第四节 可可西里山脉 49

第五节 巴颜喀拉山脉 50

第六节 唐古拉山脉 51

第七节 阿尔金山脉 52

第八节 西倾山 53

一、日照 54

第三章 气候 54

第一节 气候要素 54

二、气温 55

三、降水 64

四、风 72

第二节 气候分区 74

一、气候区划概况 74

二、气候分区特征及其分布 80

第四章 河流、湖泊、冰川 86

第一节 河流 86

一、外流河 89

二、内陆河 128

第二节 湖泊 143

一、青南、青东外流--内陆湖 145

二、青北、青西内陆湖 148

第三节 冰川 160

第五章 植被 163

第一节 植物区系及地理成份 163

一、植物区系组成 163

二、植物区系的主要地理成份 163

第二节 植被类型 166

一、森林 166

二、灌木 171

三、草原 175

四、荒漠 177

五、草甸 181

六、垫状植被 187

七、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 187

八、沼泽与水生植被 188

第三节 植被分区 190

一、青南高原寒温性针叶林、高寒灌丛、高寒草甸区 190

二、青海东北部和青南高原西部草原区 192

三、柴达木高原盆地荒漠区 195

一、草场植被的利用和改造 196

第四节 植被资源的利用与改造 196

二、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98

三、其它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00

第六章 动物 202

第一节 动物区系及区系成分 202

一、高原类 203

二、北方高原类 204

三、中亚高原类 205

四、泛东洋界类 206

五、间断分布类 207

一、高地森林草原动物群 208

第二节 主要陆栖动物群 208

二、高地草甸草原动物群 209

三、高地荒漠动物群 211

四、高山裸岩及寒漠地带动物群 212

第三节 动物地理分区 213

一、华北区 214

二、蒙新区 215

三、青藏区 216

第四节 动物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217

一、动物资源类型 217

二、动物资源的保护利用 219

第七章 土壤 221

第一节 主要成土因素 221

一、地形与气候 221

二、母质 223

三、生物 224

四、人为活动的影响 227

第二节 土壤类型 229

一、高山寒漠土 229

二、高山漠土 230

三、高山草甸土 230

四、高山草原土 232

五、山地草原土 234

六、灰褐土 237

七、黑钙土 238

八、栗钙土 240

九、灰钙土 242

十、棕钙土 244

十一、灰棕漠土 245

十二、风沙土 247

十三、盐土 247

十四、沼泽土 250

十五、草甸土 251

十七、灌淤土 252

十六、潮土 252

第三节 土壤分区 253

一、东北部草原土、高山土地区 253

二、中部--西北部荒漠土地区 256

三、南部高山土、森林土地区 258

第八章 综合自然区划 261

第一节 综合自然区划研究简况 261

第二节 阿尔金-祁连山地区 269

一、区域范围和区域特征 269

二、区域内部分异 270

一、区域范围和区域特征 272

第三节 拉脊山地与河湟谷地区 272

二、区域内部分异 273

第四节 柴达木盆地区 274

一、区域范围和区域特征 274

二、区域内部分异 275

第五节 鄂拉山地与共和盆地区 277

一、区域范围和区域特征 277

二、区域内部分异 278

第六节 东昆仑山地区 278

一、区域范围和区域特征 278

二、区域内部分异 279

第七节 黄南山地高原区 280

第八节 青南高原区 282

一、区域范围和区域特征 282

二、区域内部分异 283

第九节 唐古拉山地区 287

第九章 自然灾害 288

第一节 地震灾害 288

一、 地震特点 288

二、 历代主要地震 291

一、 滑坡概况 295

二、 主要滑坡及危害 295

第二节 滑坡灾害 295

第三节 干旱灾害 296

一、 干旱特点 297

二、 历年主要干旱 299

第四节 大风灾害 301

一、 在风灾害特点 301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主要大风灾害 303

第五节 冰雹灾害 304

一、 冰雹灾害特点 304

二、 重大冰雹灾害 305

一、 霜冻特点 307

第六节 霜冻灾害 307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主要霜冻灾害 309

第七节 雪灾 311

一、雪灾特点 31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重大雪灾 311

第八节 洪涝灾害 313

一、洪涝灾害特点 313

二、历年主要洪涝灾害 315

第九节 虫鼠灾害 317

一、主要虫鼠类及其危害 317

二、历年重大虫鼠灾害 319

第十章 地理调查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