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统计方法在医学科学研究及疾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1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对象 1
第三节 几个基本概念 2
第四节 正确的观点与思想方法 3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来源和整理 5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来源 5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整理 7
第三章 平均数与标准差 11
第一节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11
第二节 中位数和百分位数 15
第三节 标准差 18
第四章 均数的抽样误差、可信限与t分布 24
第一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 24
第二节 均数的可信限与t分布 25
第五章 t检验 29
第一节 t检验一般步骤 29
第二节 同一批对象实验(或处理)前后差别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30
第三节 两个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32
第四节 方差不齐时两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 34
第五节 两种检验与两类错误 35
第六章 方差分析(一) 37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37
第二节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37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41
第四节 各组均数间的相互比较 42
一、各组含量相等时的比较 42
二、各组含量不等时的比较 43
第五节 几个处理组均数与一个对照组均数比较 45
第六节 拉丁方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46
第七节 方差齐性检验 48
一、各样本含量相等时检验方差齐性的步骤 49
二、各样本含量不等时检验方差齐性的步骤 50
第八节 近似F检验法 51
第九节 方差分析中的数据转换 53
第一节 2×2析因实验设计数据的方差分析 57
第七章 方差分析(二) 57
第二节 “23设计”或“2×2×2设计”资料分析 59
第三节 各组次级组含量不等的方差分析 62
一、两因素各次级组的含量不等,但呈一定的比例 63
二、次级组含量不等且不呈现比例 64
第四节 不同模型资料的F检验 69
第八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 69
第一节 直线回归 72
第二节 相关 82
第九章 多元线性回归与曲线回归 87
第一节 多元线性回归 87
一、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87
第二节 曲线回归 91
一、概述 91
二、复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 91
二、医学上常用曲线的配合方法 93
三、曲线配合的拟合度--相关指数 98
第十章 协方差分析 100
第一节 协方差分析法的意义和应用 100
第二节 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进行协方差分析的步骤 101
第三节 简化计算协方差分析方法 104
第十一章 相对数的分析 107
第一节 相对数 107
第二节 率的差别显著性检验 110
第三节 率的标准化法 113
第一节 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 121
第十二章 卡方检验(一) 121
第二节 行x列表的x2检验 123
第三节 四格表精确检验法 125
第四节 配对计数资料的x2检验 128
第十三章 卡方检验(二) 131
第一节 2×C表x2的计算公式和x2值的分割 131
第二节 组内分组资料的卡方检验 133
第三节 内部构成不同的两个率的差别显著性检验 135
一、加权x2检验法(Cochran检验) 135
二、x2值相加法 138
三、x值相加法 138
第四节 分表理论数合并法 139
一、2×2表理论数合并法 139
二、行×列表理论数合并法 140
第五节 行×列表的分割 141
一、2×k表的分割 142
二、行×列表的分割 143
第六节 2×C表线性回归的显著性检验 144
一、按性质分组的资料的百分率(比)趋势的显著性检验 145
二、按数量分组的资料的百分率趋势的显著性检验 146
三、当百分率很小(或很大)时的趋势的显著性检验 147
四、药物疗效比较 147
第十四章 二项分布与普哇松分布 149
第一节 二项分布 149
第二节 普哇松分布 153
一、符号检验法 160
第一节 成对资料的显著性检验 160
第十五章 非参数统计 160
二、符号等级检验法(Wilcoxon法) 162
第二节 成组比较资料显著性检验 163
一、两样本等级和检验法(Wilcoxon,Mann and Whitney法) 163
二、中位数检验法 164
第三节 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检验 165
一、H检验法(Kruskal and Wallis法) 165
二、中位数检验法 166
第四节 随机区组资料的非参数统计法 167
一、M检验法(Friedman法) 167
二、中位数检验法 168
第五节 等级相关(Spearman法) 169
第一节 样本与总体比较 171
第十六章 Ridit分析 171
第二节 两组平均Ridit比较 175
第三节 多组平均Ridit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176
第十七章 序贯检验 179
第一节 序贯检验的意义 179
第二节 单一处理效果的检验--单向检验 180
第三节 两种处理的配对比较--双向检验 184
第四节 闭锁型序贯检验 188
第十八章 逐步回归分析 19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92
第二节 计算方法和步骤 192
第三节 逐步回归分析注意事项 197
第十九章 判别分析 199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99
第二节 两类判别,两个指标 200
第三节 三个指标的两类判别 204
第二十章 半数效量 206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06
第二节 目测法 207
第三节 加权直线回归法 209
第四节 Karber氏法(寇氏法) 214
第五节 序贯法 215
第六节 半数效量的有关应用 216
第一节 直接法 218
第二十一章 生存率统计 218
第二节 寿命表法 220
第二十二章 研究设计 224
第一节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224
第二节 不同场合的研究设计 227
一、调查研究设计 227
二、临床研究设计 227
三、动物实验设计 228
第三节 研究设计的类型 228
一、完全随机化设计 228
二、随机区组设计 229
三、拉丁方设计 231
五、其他设计 234
四、序贯设计 234
第二十三章 抽样设计 235
第一节 单纯随机抽样 235
第二节 机械抽样(系统抽样) 236
第三节 分层抽样 236
第四节 整群抽样 238
第二十四章 样本大小 241
第一节 对平均数作抽样调查时的样本大小 241
第二节 对率作抽样调查时的样本大小 242
第三节 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别作显著性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 243
第四节 成组比较即两个样本均数的差别作显著性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 244
第五节 成对比较(或自身前后对比)作显著性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 245
第六节 对两个率的差别显著性检验所需样本大小 246
第一节 统计表 247
第二十五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247
第二节 统计图 249
附录一 统计用表 256
附表1 正态分布表 256
附表2 t值表 257
附表3 F值表(双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用) 258
附表4-1 F值表(单侧检验,方差分析用)P=0.05 260
附表4-2 F值表(单侧检验,方差分析用)P=0.01 261
附表5 各均数间相差显著时所需之Q值 262
附表6-1 Dunnettt表(单侧检验) 263
附表6-2 Dunnettt表(双侧检验) 264
附表7 相当于百分比之角度(A=sin-1?) 265
附表8 r值表 267
附表9 由r转Z值表 268
附表10 x2值表 268
附表11 lgn!数值表 269
附表12 四格表的显著性检验用表(C值表) 270
附表13-1 二项分布中95%可信限(百分比) 278
附表13-2 二项分布中99%可信限(百分比) 279
附表14 普哇松分布用的上下可信限 280
附表15 符号等级检验表(Wilcoxon成对比较用) 280
附表16 等级总和数临界值(双侧检验) 281
附表17 H值与概率对照表 282
附表18 计数资料单向序贯检验边界系数表 284
附表20 等级相关系数的显著性界限表 286
附表19 M值的界限值(P=0.05) 286
附表21 计量资料单向序贯检验?值表 287
附表22 配对计数资料序贯检验边界系数表 288
附表23 配对计量资料序贯检验边界系统表 288
附表24 计数资料闭锁型序贯检验边界(U、L)和中间线(M、M′)坐标 288
附表25 计量资料序贯检验闭锁线坐标n′、y′n数值 289
附表26 百分率与概率单位对照表 290
附表27 概率单位与权重系统对照表 290
附表28 作业用概率单位之极小值、极大值及全距 291
附表29 随机数目表 292
附表30-1 对平均数作抽样调查,S/δ取不同的数值时所需样本大小n(a=0.05) 293
附表30-2 对平均数作抽样调查,S/δ取不同的数值时所需样本大小n(a=0.01) 293
附表31-2 对率作抽样调查时所需样本小小n(a=0.01) 294
附表31-1 对率作抽样调查时所需样本小大n(a=0.05) 294
附表32 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别作显著性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n 295
附表33 对两个样本均数的差别作显著性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n 296
附表34-1 对两个率的差别作显著性检验时每组所需样本大小n(a=0.05,β=0.10) 297
附表34-2 对两个率的差别作显著性检验时每组所需样本大小n(a=0.01,β=0.05) 297
附表35 平方表 298
附表36 平方根表(?和?) 300
附表37 常用对数表 304
附表38 反对数表 306
附录二 统计符号表 308
附录三 参考文献 311
附录四 常用统计公式证明 312
附录五 希腊字母表 318
附录六 汉英名词对照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