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导言 1
第一部分 当代中国农业三次大波折的动因、影响及其恢复、发展 4
一、第一次农业大波折 4
(一)基本概况 4
(二)主要动因 6
(三)严重的后果 21
(四)农业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的恢复 23
二、第二次农业大波折 26
(一)基本特点 26
(二)主要动因 28
(三)第二次农业大波折的影响 34
(四)农村率先改革推动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36
三、第三次农业大波折 39
(一)基本情况 40
(二)主要动因 41
(三)产生的影响 45
(四)粮食生产在治理整顿中走出徘徊 46
(五)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农业发展面临深层问题 48
第二部分 深刻的历史教训 50
一、长期实行工业偏斜发展战略 50
(一)工业偏斜战略的形成、表现和运行的制度保证 50
(二)工业偏斜运行对农业三次大波折的影响 54
二、生产关系的变革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 59
(一)追求和固守单一公有制的经济成分 60
(二)固守单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方式 63
(三)平均主义的财产“归大堆”和收益分配制度 65
三、传统的计划经济束缚农业生产力 68
(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经济领域的建立和强化 69
(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农业大波折的影响 73
四、严重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79
(一)在生产关系改变和生产措施的采取上违反自愿和互利的原则 80
(二)压制农民谋求增加生产和收益的首创精神 82
(三)剥夺农民家庭财产的占有和积累权 85
(四)强加给农民不合理的负担和“打白条”收购农产品等 88
五、固守某些传统观念论和“左”的指导思想 89
(一)经济组织“一大二公”的指导思想 89
(二)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传统理论 93
(三)阶级斗争理论的扩大化 97
第三部分 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102
一、纠正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工业偏斜战略 102
(一)真正树立起“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 103
(二)增加对农业投资和财政支出的份额,建立农业资金积累、投入的机制 104
(三)调整工农、城乡之间的利益关系 105
(四)加快发展农用工业 106
(五)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107
二、深化改革、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107
(一)全面放开农产品购销价格,彻底改革统(派)购统销制度 108
(二)培育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农村劳动力开发利用的社会化、商品化 109
(三)推进农用土地、农村资产和资金等产权的社会化 110
(四)建立和发展农户与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组织程度 113
三、要依靠科技、教育援兴农业 114
(一)要制定农业科技、教育事业经费的保障制度 115
(二)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116
(三)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 116
(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117
(五)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教育的领导 118
四、推进民主、实行法治,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118
附录 122
表1 全国农业总产值 122
表2 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主要农产品产量 123
表3 全国猪牛羊肉和水产品产量 124
表4 工农业总产值 125
表5 工农业总产值指数 126
后记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