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壮族 9
第一节 来源与分布 9
第二节 语言与文字 10
北部壮语方言 11
南部壮语方言 14
古壮字 17
第三节 传统家庭与社会组织 20
第四节 传统经济生活 23
农业 24
家庭饲养业 28
手工业 29
商业 31
渔猎业 31
第五节 生活习俗 33
饮食 33
服饰 35
居住 36
民间运输 37
第六节 习俗礼仪 37
婚俗 37
生育 41
丧葬 42
传统节日 44
禁忌 49
第七节 宗教信仰 50
自然崇拜 50
图腾崇拜 51
祖先崇拜 52
生殖崇拜 52
占卜预兆 53
神职人员 53
第八节 文化教育 54
教育 54
民间文学 55
民间舞蹈 61
民间乐器 62
民间工艺 62
民间医药 63
民间体育 65
第二章 汉族 66
第一节 来源与分布 66
第二节 语言与文字 68
第三节 传统家庭与社会组织 69
第四节 传统经济生活 70
第五节 生活习俗 72
饮食 72
居住 74
服饰 74
民间运输 75
第六节 习俗礼仪 75
婚俗 75
生育与寿辰 82
丧葬 83
传统节日 84
禁忌 89
第七节 宗教信仰 90
第八节 文化教育 90
教育 90
民间文学 92
民间舞蹈 95
民间戏剧 97
民间乐器 100
民间工艺 100
民间医药 102
民间体育 106
第九节 水上居民 108
第三章 回族 116
第一节 来源与分布 116
第二节 传统经济生活 116
第三节 宗教信仰 117
第四节 传统节 日 118
第五节 婚姻习俗 119
第六节 丧葬习俗 120
第四章 其他民族 124
第一节 瑶族 124
第二节 苗族 125
第三节 侗族 126
第四节 其他民族 127
第五章 民族关系 128
第一节 古代民族关系 128
第二节 近代民族关系 130
第三节 现代民族关系 131
新民主主义时期 131
社会主义时期 132
第六章 民族工作 135
第一节 机构 135
南宁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135
南宁市推行壮文工作委员会 136
南宁市少数民族联谊会 136
第二节 解放以前的民族政策 137
第三节 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 139
党的民族政策 139
党中央的关怀 139
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 141
巨大成就 144
后记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