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理论 1
1.互动:修辞的运作方式 1
2.关于汉语修辞学体系的几点认识 6
3.语言规范与言语变异 13
二、语用原则论 20
1.语言运用中的等价原则 20
2.语言运用中的适应原则 28
3.语言运用中的虚拟原则 41
4.语言运用中的替换原则 52
三、句法修辞论 66
1.变异性含“的”偏正结构及其语值考察 66
2.变异性含“地”偏正结构及其语值考察 71
3.变异性含“得”述补结构及其语值考察 76
4.联合结构的变异运用 82
5.蒙太奇式句群的组接规律 85
6.存现句的变异运用 89
7.数量短语的变异运用 94
8.“V成”结构的变异运用 97
四、语义修辞论 105
1.义素变异与文学语言的功能强化 105
2.汉英比较:语义多层转换异同论 113
3.词语超常搭配的语义特征 122
五、语音修辞论 131
1.汉语声响形态及其变异特征 131
2.言语表达中的谐音变异 137
3.景颇语、汉语四音格词比较研究 143
六、语体修辞论 159
1.文学语言规范的语体意识 159
2.文艺作品中词语的语体变异 167
3.口语中的追加修辞 172
4.论文学语言的特殊表征 175
七、环境修辞论 185
1.论语境的类别及其特征 185
2.论言语表达者对地域环境的适应 197
3.论言语表达者对民族文化心理的适应(上) 204
4.论言语表达者对民族文化心理的适应(下) 218
5.上下文语境中词语的选择关系 228
6.上下文语境与语法分析 234
八、修辞方法论 240
1.先秦诸子比喻学说论析 240
2.刘白羽散文的比喻艺术 250
3.毛泽东著作中的排比句 260
4.“非A的A”,一种有用的言语表达方式 274
5.以比评诗 279
6.张晓风散文量词的变异运用及其功能 288
九、超常搭配论 296
1.词语超常搭配的多方位考察 296
2.超常搭配的语用价值 306
3.论超常搭配的变换及语用价值 314
4.浅论超常组词 321
5.超常搭配的分布和功能 330
6.词语搭配中的规范问题 336
7.定中式超常搭配中的色彩词 340
8.色彩词在定中式超常搭配中的隐喻性 345
9.超常搭配的通感效应 352
10.词语的超常搭配及其研究的意义 358
十、修辞短札 365
1.说“这个”,道“那个” 365
2.说“炒” 366
3.标点符号的一种特殊用法 369
4.“着”的变异用法 370
5.形名错位 373
6.写作中词语的语境同义 375
十一、修辞评述 378
1.从同义结构出发的句子修辞研究 378
2.当前中国修辞学学术争鸣述要 383
3.略述中国古代学者的“语境适应论” 390
4.古今学者论述“比、兴”的几种观点 397
5.西方现代学者论“语境适应问题” 403
6.追根溯源·审同辨异·语丰格全 410
7.思辨·探索·创新 416
8.郑子瑜评述《苕溪渔隐丛话》的修辞论 418
9.郑远汉的修辞学研究和贡献 427
后记 433
再版补记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