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纪兰慰,邱久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10561588
  • 页数:49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先秦时期 1

第一节 东北、内蒙古地区 1

一、概况 1

二、东夷族群的乐舞 2

三、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舞蹈 4

1.原始宗教舞蹈 5

2.狩猎舞蹈 8

3.战争舞蹈 9

4.娱乐舞蹈 9

5.爱情、生育舞蹈 10

第二节 西北地区 11

一、概况 11

二、舞蹈纹彩陶盆和宁夏、甘肃、青海岩画中的原始舞蹈 12

三、新疆岩画中的原始舞蹈 15

四、传说中的西部乐舞 19

第三节 西南地区 23

一、概况 23

二、西南地区的原始舞蹈文化遗存 24

1.原始狩猎习俗及其舞蹈 25

2.原始祭祀舞蹈 26

3.葫芦传说及葫芦笙舞 27

4.虎图腾崇拜及其舞蹈 28

三、《大韶》《咒乌》《禹步》 29

四、武王伐纣、歌舞以凌 31

五、云南岩画中的原始舞蹈 32

第四节 中南、东南地区 34

一、概况 34

二、广西、福建、广东、江苏、台湾岩画中的原始舞蹈 36

1.广西左江岩画中的原始舞蹈 36

2.福建华安岩刻中的原始舞蹈 38

3.广东珠海岩刻中的原始舞蹈 39

4.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的原始舞蹈 40

5.台湾万山岩雕群中的原始舞蹈 41

三、越人乐舞 42

四、楚国巫风与巫舞 44

第二章 秦汉时期 46

第一节 东北、内蒙古地区 46

一、概况 46

二、夫余乐舞 47

三、高句丽乐舞 49

1.高句丽民间舞蹈 49

2.高句丽古墓壁画乐舞 51

3.高句丽与其他民族的乐舞文化交流 54

四、匈奴乐舞 56

1.昭君出塞与《明君舞》 61

2.黄釉浮雕陶樽上的乐舞图 62

第二节 西北地区 62

一、概况 62

二、张骞出使西域与《摩珂兜勒》乐舞 64

三、西域乐舞及其与中原乐舞文化的交流 66

四、西羌乐舞 70

五、西匈奴乐舞 72

六、大小月支和乌孙乐舞 73

第三节 西南地区 75

一、概况 75

二、“滇人”青铜器乐舞纹饰及其舞蹈 76

1.铜鼓舞 77

2.羽人舞 77

3.葫芦笙舞 78

4.祭头舞 78

5.船祭舞 79

6.干戚舞 80

7.圆舞 80

8.双人盘舞 80

9.铃舞、蛙姿舞、滇人舞 81

10.翔鹭舞 82

三、《白狼歌》 82

四、掸国献乐 83

五、賨人《巴渝舞》 84

第四节 中南、东南地区 85

一、概况 85

二、中南、东南地区铜鼓上的乐舞纹饰 87

三、长沙马王堆古墓葬舞蹈彩绘 89

四、越人巫俗与巫舞 89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93

第一节 东北、内蒙古地区 93

一、概况 93

二、乌恒、鲜卑乐舞 95

1.舞乐俑 95

2.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的乐舞图 96

3.北魏“重俗轻雅”的舞风 97

4.北魏佛教乐舞 98

三、敕勒乐舞 100

第二节 西北地区 101

一、概况 101

二、西域乐舞及其与中原乐舞文化的交流 102

三、西域乐舞戏 106

四、吐谷浑乐舞 110

第三节 西南地区 111

一、概况 111

二、僚人舞蹈 112

1.铜鼓舞 113

2.猎头舞 113

3.食人习俗及其舞蹈 113

三、云南昭通晋墓壁画中的乐舞图 114

第四节 中南、东南地区 114

一、概况 114

二、祭槃瓠与《盘王舞》 116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 117

第一节 东北、内蒙古地区 117

一、概况 117

二、渤海乐舞 118

1.渤海民间舞蹈 119

2.渤海与其他民族乐舞文化的交流 120

三、北方民族乐舞 121

第二节 西北地区 123

一、概况 123

二、西域乐舞中的健舞、软舞及其东渐 124

三、高昌回鹘乐舞 131

四、敦煌乐舞 133

第三节 西南地区 136

一、概况 136

二、《南昭奉圣乐》及其与中原乐舞文化的交流 137

三、从云南、四川走向中原的乐舞 139

1.《菩萨蛮》 139

2.《柘枝舞》 140

3.《骠国乐》 141

4.《扶南乐》 142

四、《龟兹乐》与王建墓石雕乐舞图 142

五、滇西北各族《打歌》、《葫芦笙舞》 143

六、吐蕃乐舞 144

1.桑耶寺落成典礼上的歌舞活动 144

2.吐蕃与唐朝乐舞文化的交流 147

第四节 中南、东南地区 149

一、概况 149

二、击鼓跳丧习俗与土家族《跳丧舞》 150

三、“舂堂”劳动习俗与《打砻舞》 152

第五章 宋辽金西夏元时期 155

第一节 东北、内蒙古地区 155

一、概况 155

二、女真乐舞 156

1.女真民间舞蹈 157

2.女真宫廷乐舞 157

3.女真墓室壁画中的乐舞图 159

三、契丹乐舞 161

四、蒙古族宫廷乐舞 163

1.队舞 164

2.游皇城 165

3.质孙宴中的乐舞 165

4.《白翎雀》 167

5.《十六天魔舞》 168

6.《八层舞》《白沙细乐》 169

五、蒙古族民间舞蹈 170

1.绕树而舞、踏跺而舞、拍手而舞的舞风 171

2.《倒喇》 173

3.萨满教舞蹈 175

第二节 西北地区 177

一、概况 177

二、党项羌乐舞 179

三、回鹘乐舞 182

第三节 西南地区 186

一、概况 186

二、东巴舞蹈及其舞谱 187

三、大理国时的“五花爨弄” 190

四、西南蕃王贡献《芦笙舞》 191

五、云南巫舞 192

六、元《云南志略》中的民族舞蹈 193

七、古格舞蹈遗存《鲜》 194

第四节 中南、东南地区 195

一、概况 195

二、《师公舞》 196

三、“飞紽”与《绣球舞》 202

第六章 明清时期 204

第一节 东北、内蒙古地区 204

一、概况 204

二、满族乐舞 206

1.满族民间舞蹈 206

2.满族宫廷乐舞 210

3.清末宫廷舞蹈创作 213

三、赫哲族《萨满舞》 214

四、蒙古族民间舞蹈 216

1.蒙古族游戏习俗与舞蹈 216

2.土尔扈特蒙古舞 217

3.布里亚特蒙古舞 218

4.《好德格沁》《盅碗舞》 219

五、宗教舞蹈《查玛》 221

第二节 西北地区 223

一、概况 223

二、叶尔羌汗国与维吾尔族《木卡姆》乐舞 224

三、敦煌傩舞 228

四、维吾尔族《萨玛舞》 230

五、西北回族及伊斯兰教乐舞 233

第三节 西南地区 234

一、概况 234

二、明《百夷传》中的舞蹈 236

三、《傣族古歌谣》中的舞蹈 238

四、彝、哈尼、拉祜、阿昌诸族民间舞蹈 240

1.《松下踏歌图》与彝族《打歌》 240

2.彝族《铜鼓舞》 242

3.哈尼族“挥扇环歌”和《棕扇舞》 243

4.拉祜族《葫芦笙舞》 245

5.阿昌族《蹬窝罗》 246

五、蒲人《孔雀舞》 248

六、苗、侗、布依、水诸族民间舞蹈 249

1.苗族《木鼓舞》 250

2.苗族《芦笙舞》 253

3.侗族《芦笙舞》 255

4.布依族《织布舞》 258

5.水族《铜鼓舞》 259

七、藏族、羌族民间舞蹈 260

1.《噶尔》《囊玛》 261

2.藏传佛教舞蹈《羌姆》 264

3.藏戏舞蹈《拉姆》 266

4.《卓舞》 267

5.《大葬舞》《萨朗》 269

第四节 中南、东南地区 270

一、概况 270

二、壮族民间舞蹈 272

1.蚂?节和《蚂?舞》 272

2.壮族《铜鼓舞》 274

3.壮族岭头节与《跳岭头》 276

三、瑶族民间舞蹈 279

1.《盘王舞》 279

2.瑶族《长鼓舞》 282

3.瑶族《铜鼓舞》 287

4.祭祀舞蹈《坐洪门·杀吊猪》 289

四、土家族民间舞蹈 292

1.《摆手舞》 292

2.《毛古斯》 295

五、黎族民间舞蹈 297

六、畲族祭祀习俗及其舞蹈 299

七、高山族民间舞蹈 301

第七章 民国时期 304

第一节 东北、内蒙古地区 304

一、概况 304

二、满族民间舞蹈 305

1.《萨满舞》 305

2.《东海莽式》 307

三、赫哲族民间舞蹈 308

四、朝鲜族民间舞蹈 309

1.《农乐舞》 310

2.《假面舞》 313

3.《长鼓舞》 315

4.《刀舞》 317

五、蒙古族民间舞蹈 318

1.《安代》 318

2.《筷子舞》 320

六、达斡尔族民间舞蹈 321

七、鄂温克族民舞蹈 322

八、鄂伦春族民间舞蹈 324

第二节 西北地区 327

一、概况 327

二、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329

1.《赛乃姆》 329

2.《纳孜尔库姆》 330

三、塔吉克、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诸族民间舞蹈 332

1.塔吉克族民间舞蹈 332

2.哈萨克族《哈拉卓尔噶》 333

3.柯尔克孜族《比翼舞》 334

4.乌孜别克族《弹乃瓦尔舞》 334

四、卫拉特蒙古、锡伯、塔塔尔、俄罗斯诸族民间舞蹈 335

1.卫拉特蒙古族《沙吾尔登》 335

2.锡伯族《贝伦舞》《蝴蝶舞》 337

3.塔塔尔族节日舞 338

4.俄罗斯族《踢踏舞》 339

五、回、保安、东乡、撒拉诸族民间舞蹈 340

1.《宴席曲》《跳花儿》《白鹦哥》 341

2.《哈利舞》《对委奥依纳》 342

3.《念舞》《哲兹白》 343

六、土族、裕固族民间舞蹈 344

1.土族《安召》《纳东》 344

2.裕固族《护法舞》 346

第三节 西南地区 347

一、概况 347

二、彝族、白族、纳西族民间舞蹈 348

1.彝族《阿细跳乐》《烟盒舞》《都火》 348

2.白族绕三灵组舞 349

3.纳西族《哦热热》《阿哩哩》《勒巴舞》 351

三、昔米、傈僳、怒、独龙诸族民间舞蹈 353

1.普米族《搓磋》 353

2.傈僳族《跬其》《生产舞》 354

3.怒族《达比亚舞》 356

4.独龙族《剽牛舞》 357

四、哈尼、基诺、拉祜、景颇、阿昌诸族民间舞蹈 358

1.哈尼族《扭鼓舞》 358

2.基诺族《大鼓舞》 359

3.拉祜族《摆舞》 360

4.景颇族《目脑纵歌》 360

5.阿昌族《豪直腔》 362

五、傣、佤、布朗、德昂诸族民间舞蹈 362

1.傣族《孔雀舞》《嘎光》 362

2.佤族《木鼓舞》 364

3.布朗族《蜡条舞》 365

4.德昂族《水鼓舞》 366

六、苗、布依、侗、水、仡佬诸族民间舞蹈 367

1.苗族《板凳舞》《花鼓舞》《古瓢舞》 367

2.布依族《刷把舞》《铙钹舞》《香花舞》 370

3.侗族《匏颈龙舞》 372

4.水族《斗角舞》《角鼓舞》 373

5.仡佬族《踩堂舞》《酒礼舞》 375

七、藏族民间舞蹈 377

1.《热巴》 377

2.《弦子舞》 378

八、门巴族、珞巴族民间舞蹈 380

1.门巴族《贺新房》《门巴羌姆》 381

2.珞巴族《纽布舞》《伯格》《边布顿鲁》 382

第四节 中南、东南地区 384

一、概况 384

二、壮族、瑶族、土家族民间舞蹈 385

1.壮族《扁担舞》 385

2.瑶族《兴郎铁玖舞》《跳香火·龙王舞》 386

3.土家族《铜铃舞》《造旗舞》 388

三、仫佬族“依饭节”及其舞蹈 390

四、毛南族祭祀舞蹈《条套》 392

五、京族“哈节”及其舞蹈 395

六、黎族民间舞蹈 398

七、高山族民间舞蹈 399

第五节 少数民族舞蹈创作、教育及重大活动 401

一、概况 401

二、广西特训所的舞蹈活动 402

三、西南“边疆舞” 402

四、内蒙古舞蹈创作的兴起 405

五、启足的新疆舞蹈创作 406

六、东北民族舞蹈创作 408

七、滇、桂、黔边纵游击区的民族舞蹈活动 410

八、民族舞蹈教育的起步 411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92) 413

第一节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新发展 413

第二节 少数民族舞蹈、舞剧创作 416

一、概况 416

二、蓬勃发展的少数民族舞蹈、舞剧创作 416

1.背景述略 416

2.解放的喜悦与幸福生活题材 417

3.劳动、丰收题材 419

4.爱情题材 420

5.保卫边疆、拥军爱民题材 421

6.舞剧创作 422

三、惨遭劫难的“文革”十年 422

1.背景述略 422

2.颂扬题材 423

3.劳动生活题材 423

4.军民情谊、全民皆兵题材 424

四、少数民族舞蹈、舞剧创作的春天 425

1.背景述略 425

2.反映新生活赞美勤劳致富题材 426

3.爱情、婚俗题材 428

4.花鸟鱼虫题材 429

5.加工改编民间舞及文献岩画舞蹈题材 430

6.舞剧创作 431

第三节 少数民族舞蹈教育 433

一、概况 433

二、少数民族舞蹈教育的初创与发展 433

三、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机构 436

1.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 436

2.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系 439

3.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舞蹈系 441

4.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 442

5.西北民族学院音舞系 443

6.西藏艺校舞蹈科 443

7.云南艺术学院舞蹈系 444

8.广西艺术学院中专部舞蹈班 445

第四节 少数民族舞蹈理论研究 446

一、概况 446

二、少数民族舞蹈理论的初创与发展 446

1.民族舞蹈创作中继承遗产问题 446

2.民族舞蹈作品的内容、形式与风格 448

3.民族民间舞蹈研究 449

4.文献、岩壁画舞蹈研究及编著 450

三、新时期少数民族舞蹈理论研究的繁荣 452

1.民族舞蹈作品的个性特征 453

2.民族舞蹈创作的发展基础 453

3.民族文化与民间舞蹈的关系及其特征 455

4.少数民族舞蹈史研究 457

5.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及舞研机构 460

6.著书立说 462

附录: 465

一、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活动大事记 465

二、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492

后记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