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最佳“结合”总论 11
第一章 领导结合艺术是综合性的科学方法 11
第一节 领导和“结合”艺术的含义 11
一、领导的科学定义 11
二、“结合”是对立双方内在本质的联系 13
三、“结合”艺术是社会人的创造性劳动 14
第二节 “结合”的实质 15
一、“结合”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16
二、“结合”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要求 17
三、“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要求 19
四、“结合”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要求 20
五、“结合”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统一的要求 22
第三节 “结合”的特征 24
一、“结合”的贯穿性 25
二、“结合”的整体性 25
四、“结合”的有机性 26
三、“结合”的同向性 26
第二章 现代领导结合艺术的基本原则 27
第一节 求实务实的原则 27
一、按客观规律办事 28
二、“结合”的可行性 28
三、“结合”的效益性 29
第二节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1
一、改造世界需要理论开拓作先导 31
二、辩证地、科学地看待实践 33
三、探求“结合”的中心环节 34
四、解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 36
第三节 系统性、灵活性和技巧性原则 37
一、系统性原则 37
二、灵活性原则 38
三、技巧性原则 40
第四节 对上负责与对下服务相统一的原则 42
一、对上负责 42
二、对下服务 43
三、对上负责与对下服务的一致性 44
第三章 现代领导要研究和掌握“结合”艺术 46
第一节 现代领导工作的新特点 46
一、复杂性和综合性 47
二、多变性和竞争性 48
三、整体性和层次性 48
四、对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依赖性 49
五、机构分设、智囊团和“思想库”的出现 49
第二节 “结合”是领导者的基本实践活动 50
一、“结合”是领导活动的起点 51
二、“结合”是领导工作的核心 52
三、“结合”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53
第三节 “结合”艺术是现代领导的基本技能 55
一、“结合”使领导决策有创造性 56
二、“结合”使领导工作有灵活性 56
三、“结合”使领导工作有多样性 57
第四节 正确掌握领导结合艺术 58
四、“结合”使领导才能有综合性 58
一、“结合”的运用范围和客观基础 59
二、“结合”艺术的正确把握 60
三、“结合”在新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 64
第二篇 最佳“结合”典范 67
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67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67
一、马列主义是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科学 67
二、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与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69
三、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70
第二节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72
一、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72
二、实事求是是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74
三、实事求是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75
第三节 坚持群众路线的方法 77
一、向领导机关负责和向人民群众负责相结合 77
二、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相结合 78
四、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 79
三、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79
五、民主和集中的正确结合 80
第四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思想 81
一、运动的源泉在自身 81
二、走适合自己国情的路 82
三、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独立性的关系 83
四、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84
第五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 86
第一节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87
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87
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89
第二节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92
一、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 93
二、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 94
第三节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95
一、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 95
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 96
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 97
四、在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问题上 98
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 99
第四节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 99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100
二、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102
三、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103
第六章 党的基本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104
一、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首要问题 105
第一节 制定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 “初级阶段”为依据 105
二、初级阶段国情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依据 107
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09
第二节 “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的结合 110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10
二、“两个基本点”离不开“一个中心” 111
三、“一个中心”离不开“两个基本点” 112
第三节 “两个基本点”之间的结合 113
二、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 114
一、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内容 114
三、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15
四、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坚持党的领导 115
五、在改革开放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16
第四节 完整地理解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17
一、坚持“三要素”的有机结合 117
二、“三要素”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整体 118
三、完整理解和把握“三要素” 119
一、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121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共性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征相结合的典范 121
第一节 我国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121
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123
三、适应现阶段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 125
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127
一、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 127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性 128
三、市场经济能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容 129
四、以系统观点看待计划与市场 130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新体制 132
一、继续深化企业制度改革 132
二、加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培育 134
三、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36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37
第四节 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一体化” 138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8
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上体现精神文明要求 140
三、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141
第三篇 最佳“结合”要素 143
第八章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43
第一节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143
一、立场的含义 143
二、无产阶级利益和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一致性 144
三、人民大众的利益同共产党的利益的一致性 144
四、革命性与科学性的内在统一 145
一、观点的含义 146
第二节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46
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正确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指南 147
三、用马克思主义的所有观点作立论根据 148
四、用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事物 148
第三节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149
一、方法的含义 149
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致的 149
三、要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体系 150
第四节 关于加强工作中的“四性” 151
一、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 151
二、加强工作中的系统性 153
三、加强工作中的预见性 155
四、加强工作中的创造性 157
第九章 掌握中国的基本国情 160
第一节 国情的概念与属性 161
一、国情的概念 161
二、国情的属性 161
第二节 研究国情的实质是解决 “结合”问题 162
一、国情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163
二、国情决定党的基本路线 164
三、国情决定经济发展方针 167
第三节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 170
一、分析研究我国国情的基本内容 170
二、国情要求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 171
三、国情要求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72
第四节 用科学态度辩证地认识国情 173
四、国情要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方针 173
一、站在人民立场上认识国情 174
二、用历史的观点看待国情 174
三、要辩证地分析国情 175
第十章 把握基本矛盾中的“结合度” 176
第一节 必须强化“度”的意识 177
一、“度”的概念 177
二、“度”的作用 178
三、“度”的特征 180
第二节 理论定向、政策导向、操作取向的“结合度” 181
一、社会良性运行的尺度与标志 182
二、不可忽视的机制性病患 183
三、非良性运行带来的恶果 185
四、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186
第三节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结合度” 187
一、把握“度”的客观性 187
二、把握“度”的联系性 188
三、把握“度”的内在统一性 188
四、把握“度”的条件性 190
五、把握事物的动态性 191
第十一章 领导者“结合”的基本功 194
第一节 政策功 194
一、政策的功能与作用 194
二、制定政策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195
三、贯彻政策要坚持原则性、灵活性及创造性的完美结合 196
一、坚持调查研究 197
第二节 求实功 197
二、坚持“从群众中来” 198
三、提高主体认识能力 199
四、排除陈旧观念和非理性因素 200
第三节 信息功 202
一、建立多渠道信息网络 202
二、认真筛选加工信息 203
第四节 预见功 203
二、与群众一起预见 204
一、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 204
三、审时度势,把握机遇 205
第五节 决策功 207
一、决策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 207
二、遵循制定决策的基本原则 208
三、组织决策实施的程序方法 209
第四篇 最佳“结合”方法 211
第十二章 领导“结合”的综合性思维方法 211
一、思维对行为具有驱动和制约作用 212
第一节 思维的作用及观念的形成 212
二、养成与时代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213
三、改革实践引起人们思维方式变革 214
第二节 领导“结合”活动的思维方法 215
一、分析与综合的“结合”方法 215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结合”方法 218
三、逻辑与历史一致的“结合”方法 220
第三节 领导“结合”的思维方式变革 222
一、由单维型变为多维型 222
二、由封闭型变为开放型 224
三、由演绎型变为创造型 226
第十三章 领导“结合”的联系性思想方法 229
第一节 联系方式的系统与要素结合 230
一、什么是系统和要素 230
二、系统与要素的联系和结合 231
第二节 联系领域的整体与局部“结合” 233
三、用系统观点看问题 233
一、牢牢抓住整体联系 234
二、不可忽视局部联系 235
三、掌握整体统筹全局 236
第三节 联系环境的开放与搞活“结合” 237
一、开放的系统与状态 238
二、封闭的系统与状态 239
三、打破封闭坚持开放 241
一、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 242
第四节 联系空间的横向与纵向“结合” 242
二、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243
三、纵横结合发挥系统作用 244
第十四章 领导“结合”的创造性领导方法 247
第一节 吃透“上情”是创造性“结合”的前提 247
一、“上情”的含义 248
二、对“上情”要防止两种倾向 248
三、吃透“上情”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249
一、“外情”的含义 251
第二节 明白“外情”是创造性“结合”的条件 251
二、“外情”的作用 252
三、收集“外情”应注意的问题 254
第三节 摸准“下情”是创造性“结合”的基础 254
一、“下情”的含义 254
二、对“下情”认识要注意的问题 256
三、如何摸准“下情” 257
第四节 “三情”结合是创造性工作的关键 257
一、政策上的具体化 258
二、工作上的微观突破 259
三、组织上的疏通协调 261
第十五章 领导“结合”的技巧性工作方法 264
第一节 四知信息技巧 264
一、上知政策 265
二、下知实情 266
三、外知信息 267
第二节 五向联想技巧 268
四、远知趋势 268
一、纵向联想 269
二、逆向联想 269
三、横向联想 270
四、外向联想 272
五、多向联想 273
第三节 五种启发技巧 274
一、综合启发 275
三、移植启发 276
二、组合启发 276
四、杂交启发 277
五、改变启发 277
第四节 四类“结合”技巧 278
一、要素类的“结合” 279
二、纵横类的“结合” 280
三、宏微类的“结合” 281
四、科学类的“结合” 283
后记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