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业务指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付仲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6776532
  • 页数:6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业务指南,收集了1994年以来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文件。本书除基本法规及有些不便删节的文件全文编入外,均采用摘编形式,十分实用。

第一编 基本法规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137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3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 (94)财法字 第3号 6

第二编 税政规定 19

1.概述 19

1.1 纳税人 19

1.1.1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判定标准 19

1.1.2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范 19

1.1.3 特殊行业、企业集团作为纳税人的规定 20

1.1.4 特殊情况下纳税人的认定 22

1.2 征税对象及范围 24

1.3 税率 27

1.3.1 法定税率 27

1.3.2 照顾性税率 27

1.3.3 地区性税率 28

1.3.3.1 经济特区税率 28

1.3.3.2 浦东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苏州工业园区税率 29

1.3.3.3 特定经济开放区税率 30

1.3.3.4 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税率 31

1.3.4 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税率 31

1.3.5 确定适用税率的其他问题 32

1.3.5.1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所得的适用税率 32

1.3.5.2 预征和清缴的适用税率 32

1.3.5.3 不同税率地区的成员企业汇总纳税时的适用税率 32

1.3.5.4 税务部门查出以前年度所得的适用税率 33

2.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34

2.1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规定 34

2.1.1 应纳税所得额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4

2.1.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原则 34

2.2 收入总额的确定 35

2.2.1 收入总额的范围 35

2.2.1.1 生产、经营收入 35

2.2.1.2 财产转让收入 35

2.2.1.3 利息收入 35

2.2.1.4 租赁收入 36

2.2.1.5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36

2.2.1.6 股息收入 36

2.2.1.7 其他收入 36

2.2.2 计入收入总额的一些具体项目 36

2.2.2.1 减免或返还流转税款的处理 36

2.2.2.2 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的处理 37

2.2.2.3 自产自用产品的处理 39

2.2.2.4 接受捐赠的处理 39

2.2.2.5 折扣销售、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处理 40

2.2.2.6 坏账损失收回的处理 41

2.2.2.7 纳税人向买方收取的各种价内外基金(资金、附加)和收费的处理 41

2.2.2.8 逾期未返还包装物押金的处理 42

2.2.2.9 保险无赔款优待的处理 42

2.2.2.10 除国债外的其他债券利息收入的处理 43

2.2.2.11 从事股票、国债、期货交易取得的所得的处理 43

2.2.2.12 买卖基金单位和从事基金管理活动取得收入的处理 43

2.2.2.13 申购资金被冻结期间存款利息的处理 44

2.2.2.14 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的处理 44

2.2.2.15 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有关收入的处理 44

2.2.2.16 拆迁收入的处理 45

2.2.2.17 供水设施增容费的处理 46

2.2.2.18 使用人防工程从事经营活动取得所得的处理 46

2.2.2.19 体育彩票发行收入的处理 46

2.2.2.20 其他收入的处理 46

2.2.3 不计入收入总额的一些具体项目 48

2.2.3.1 出口退税款的处理 48

2.2.3.2 国债利息的处理 48

2.2.3.3 上交财政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益的处理 49

2.2.3.4 基金存款利息收入的处理 49

2.2.3.5 收入时间的确认问题 49

2.2.4 确定收入的其他问题 50

2.3 税前扣除项目 51

2.3.1 税前扣除遵循的原则 51

2.3.2 成本 52

2.3.3 费用 53

2.3.4 税金 54

2.3.5 损失 54

2.3.5.1 流动资产损失 55

2.3.5.2 固定资产损失 55

2.3.5.3 无形资产损失 56

2.3.5.4 坏账损失 56

2.3.5.5 对外投资损失 57

2.3.5.6 有关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核管理 58

2.3.6 准予税前扣除的一些具体项目 61

2.3.6.1 保险费用、专项基金 61

2.3.6.2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63

2.3.6.3 劳动保护支出 64

2.3.6.4 坏账准备金和商品削价准备金 64

2.3.6.5 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费用 65

2.3.6.6 资助科研开发费用 73

2.3.6.7 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 75

2.3.6.8 佣金 75

2.3.6.9 会员费、行业会费 75

2.3.6.10 经济补偿金 76

2.3.6.11 汇兑损益 77

2.3.6.12 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 80

2.3.6.13 固定资产修理(装修)支出 80

2.3.6.14 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扣除问题 81

2.3.6.15 住房公积金、补贴 83

2.3.6.16 计入存货成本的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84

2.3.6.17 应付未付费用 84

2.3.7 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进行税前扣除的项目 85

2.3.7.1 工资薪金 85

2.3.7.1.1 计税工资范围 85

2.3.7.1.2 计税工资人员基数 86

2.3.7.1.3 不同性质企业工资的列支方法 87

2.3.7.1.3.1 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企业 87

2.3.7.1.3.2 实行计税工资标准的企业 90

2.3.7.1.3.3 事业单位工资所得税前扣除规定 90

2.3.7.1.3.4 律师事务所税前工资的扣除规定 91

2.3.7.1.3.5 软件开发企业工资的扣除规定 92

2.3.7.1.3.6 饮食服务企业工资的扣除规定 93

2.3.7.1.4 不同时期的计税工资标准 93

2.3.7.1.4.1 1995年12月31日前计税工资标准 93

2.3.7.1.4.2 1996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计税工资标准 94

2.3.7.1.4.3 2000年1月1日后计税工资标准 95

2.3.7.2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 96

2.3.7.3 业务招待费 97

2.3.7.3.1 1999年12月31日前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 97

2.3.7.3.2 2000年1月1日后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 98

2.3.7.4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99

2.3.7.5 借款利息 101

2.3.7.6 租赁费 104

2.3.7.7 公益救济性捐赠 105

2.3.7.7.1 公益救济性捐赠的解释 105

2.3.7.7.2 公益救济性捐赠的扣除比例和计算 106

2.3.7.7.3 限额列支的捐赠支出 107

2.3.7.7.3.1 向第67届男子、第9届女子世界举重锦标赛集资委员会的捐赠 107

2.3.7.7.3.2 向宣传文化事业的捐赠 107

2.3.7.7.3.3 向洪涝灾害地区的捐赠 110

2.3.7.7.3.4 向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的捐赠 111

2.3.7.7.3.5 向九运会的捐赠 111

2.3.7.7.3.6 向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捐赠 111

2.3.7.7.3.7 向中国绿化基金会的捐赠 111

2.3.7.7.3.8 向中国之友研究基金会的捐赠 112

2.3.7.7.3.9 向光华科技基金会的捐赠 112

2.3.7.7.3.10 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捐赠 112

2.3.7.7.3.11 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捐赠 113

2.3.7.7.3.12 向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的捐赠 113

2.3.7.7.3.13 向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捐赠 113

2.3.7.7.3.14 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捐赠 113

2.3.7.7.3.15 向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的捐赠 114

2.3.7.7.3.16 向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捐赠 114

2.3.7.7.3.17 向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天文馆(站、台)和气象台(站)、地震台(站)、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公众开放的科普基地的捐赠 114

2.3.7.7.3.18 向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捐赠 115

2.3.7.7.3.19 向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捐赠 115

2.3.7.7.3.20 向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的捐赠 116

2.3.7.7.3.21 向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的捐赠 116

2.3.7.7.4 全额列支的捐赠支出 116

2.3.7.7.4.1 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 116

2.3.7.7.4.2 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 117

2.3.7.7.4.3 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 119

2.3.7.7.4.4 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 119

2.3.7.7.4.5 向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的捐赠 119

2.3.7.7.4.6 向第29届奥运会的捐赠 120

2.3.7.7.4.7 向防治非典型肺炎事业的捐赠 120

2.3.7.7.4.8 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捐赠 121

2.3.7.7.5 对外捐赠的财务处理 121

2.3.7.8 总机构管理费 122

2.3.7.8.1 总机构管理费的税前扣除 122

2.3.7.8.2 提取总机构管理费的范围和条件 123

2.3.7.8.3 总机构管理费的核定 124

2.3.7.8.4 总机构管理费的申报和审批 125

2.3.7.9 行政管理费和其他管理费 129

2.3.7.10 发给职工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办公通讯费用 132

2.3.7.11 律师事务所发生的与取得业务收入有关的变动费用 132

2.4 不得税前扣除的项目 132

2.4.1 资本性支出 132

2.4.2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133

2.4.3 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133

2.4.4 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133

2.4.5 非公益、救济性捐赠和超出扣除标准.范围的公益、救济性捐赠 134

2.4.6 各种赞助支出 134

2.4.7 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各种准备金 134

2.4.8 担保人承担归还的与自身应税收入无关的贷款本息 136

2.4.9 年度内应计未计的扣除项目 136

2.4.10 已出售或出租住房的折旧费用、维修费及出售职工住房的损失 137

2.4.11 粮食类白酒的广告宣传费 137

2.4.12 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超过规定比例而发生的借款费用 138

2.4.13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支出 138

2.4.14 为投资者或雇员投保的人寿保险、个人财产险、基本保障外的补充保险 138

2.4.15 承包费 139

2.4.16 超过或高于扣除范围和标准的部分 139

2.4.17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140

2.5 亏损弥补 140

2.5.1 年度亏损的确认 140

2.5.2 弥补亏损年限和范围 142

2.5.3 弥补亏损的方法 143

2.5.4 不得弥补亏损的规定 143

2.5.5 亏损弥补的审批 144

2.5.6 几种特殊情况的亏损弥补处理 145

2.5.6.1 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单位)的亏损弥补 145

2.5.6.2 企业发生亏损,分回的投资收益的处理 146

2.5.6.3 企业境内外业务的亏损弥补 147

2.5.6.4 企业免税所得的亏损弥补 147

2.5.6.5 承包企业的亏损弥补 147

2.6 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48

2.6.1 关联企业的认定 148

2.6.2 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的原则 148

2.6.3 关联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调整范围和调整期限 149

2.6.4 税务机关对关联企业之间业务往来应纳税额调整的方法 150

2.7 境外所得 150

2.7.1 境外所得的计算 150

2.7.2 境外所得税的抵扣 150

2.7.3 应纳税额的计算 152

2.8 清算所得 153

2.8.1 清算所得的概念 153

2.8.2 清算所得的计算 153

3.资产的税务处理 154

3.1 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154

3.1.1 固定资产的认定和分类 154

3.1.2 固定资产的计价 154

3.1.2.1 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 154

3.1.2.2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调整 155

3.1.3 固定资产折旧 155

3.1.3.1 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55

3.1.3.2 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56

3.1.3.3 计提折旧方法 156

3.1.3.4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157

3.1.3.5 加速折旧的规定 160

3.1.4 固定资产的转让 162

3.1.5 固定资产盘亏、毁损和报废 162

3.1.6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162

3.2 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163

3.2.1 无形资产的概念 163

3.2.2 无形资产的计价 163

3.2.3 无形资产的摊销 163

3.3 存货的税务处理 164

3.3.1 存货的计价 164

3.3.2 存货的清查 165

3.4 递延资产的税务处理 165

3.4.1 递延资产的概念 165

3.4.2 开办费 165

3.4.3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165

3.5 其他有关资本支出的税务处理 166

3.5.1 计算机硬件所附软件 166

3.5.2 微型电子计算机、解码器等终端设备 167

3.5.3 加油机税控装置 167

3.6 资产评估增值的税务处理 168

3.6.1 清产核资时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的税务处理 168

3.6.2 以非现金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的税务处理 168

3.6.3 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的税务处理 169

3.6.4 重组改制资产评估增值的税务处理 171

3.7 城镇集体企业、单位清产核资税收财务处理 172

4.投资的税务处理 183

4.1 联营分回利润、股息红利收入的税务处理 183

4.1.1 从联营企业分回利润的补税问题 183

4.1.2 股息、红利的补税问题 185

4.1.3 从中外合资企业分回利润补税问题 185

4.2 股权投资业务的税务处理 185

4.2.1 股权投资所得的税务处理 185

4.2.1.1 股权投资所得的概念 185

4.2.1.2 被投资企业分配非货币性资产的税务处理 186

4.2.1.3 股权投资所得的确认时间及要求 186

4.2.2 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损失)的税务处理 187

4.2.2.1 股权转让所得或损失的概念 187

4.2.2.2 股权转让所得(损失)的税务处理 187

4.2.2.3 其他规定 188

4.2.3 以部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税务处理 188

4.2.4 整体资产转让的税务处理 189

4.2.4.1 整体资产转让的概念及所得税处理 189

4.2.4.2 可给予免税待遇的企业整体资产转让 189

4.2.4.3 股权(资产)成本的的确定 190

4.2.5 整体资产置换的税务处理 190

4.2.5.1 整体资产置换的概念 190

4.2.5.2 企业整体资产置换的税务处理 191

4.2.6 公允价值的概念及确定 193

4.2.7 其他规定 193

5.改组改制业务的税务处理 194

5.1 企业合并、兼并业务的税务处理 194

5.1.1 合并和兼并的概念 194

5.1.2 纳税人的规定 194

5.1.3 资产计价的税务处理 195

5.1.4 企业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195

5.1.5 减免税优惠的处理 197

5.1.6 亏损弥补的处理 197

5.2 企业分立的税务处理 198

5.2.1 分立的概念 198

5.2.2 纳税人的规定 199

5.2.3 资产计价的税务处理 199

5.2.4 分立业务所得税的处理 199

5.2.5 减免税优惠的处理 200

5.2.6 亏损弥补的处理 200

5.3 股权重组的税务处理 201

5.3.1 股权重组的概念 201

5.3.2 股票发行溢价的税务处理 201

5.3.3 资产计价的税务处理 202

5.3.4 减免税优惠的处理 202

5.3.5 亏损弥补的处理 202

5.3.6 股权转让收益或损失的税务处理 203

5.4 资产转让、受让的税务处理 203

5.4.1 资产转让的概念 203

5.4.2 资产转让损益的税务处理 203

5.4.3 受让资产计价的税务处理 204

5.4.4 减免税优惠的处理 204

5.4.5 亏损弥补的处理 205

6.债务重组业务的税务处理 206

6.1 债务重组的概念和方式 206

6.2 债务重组所得(损失)及其计税成本的确认 206

6.3 关联方之间债务重组的税务处理 207

6.4 其他规定 208

7.税务检查发现问题的处理 209

7.1 查增所得额的处理 209

7.2 在企业减免税期间查出问题的处理 209

7.3 企业虚报亏损和多报亏损的处理 209

7.4 企业在所得税预缴中少缴税款的处理 211

7.5 其他规定 211

8.税收优惠政策 212

8.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212

8.1.1 经济特区 212

8.1.2 浦东新区 215

8.1.3 民族自治地方 216

8.1.4 民贸企业 217

8.1.5 “老、少、边、穷”地区 217

8.1.6 西部地区 219

8.2 促进科技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223

8.2.1 民营科技企业 223

8.2.2 技术创新优势企业 223

8.2.3 高新技术企业 224

8.2.4 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32

8.2.5 软件开发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集成电路生产企业 233

8.2.6 从事信息高速网络项目的企业 239

8.2.7 非营利性及公益性科研机构 239

8.2.8 技术性服务收入 242

8.2.9 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 244

8.2.9.1 “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有关概念 244

8.2.9.2 享受抵免所得税优惠的条件 245

8.2.9.3 抵免方法及有关事项 245

8.2.9.4 抵免申报与抵免程序 246

8.2.9.5 抵免的审批权限 250

8.2.9.6 汇总、合并纳税企业投资抵免的管理规定 251

8.2.9.7 抵扣凭证 251

8.3 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252

8.4 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 253

8.4.1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253

8.4.2 环保产业 255

8.5 促进劳动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256

8.5.1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及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企业 256

8.5.2 新办随军家属就业企业 274

8.5.3 新办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就业企业 275

8.5.4 工会企业 276

8.6 推进行业(企业)改制的税收优惠政策 277

8.6.1 高校后勤实体及经营学生公寓 277

8.6.2 科研机构转制企业 278

8.6.3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及地质勘察企业 282

8.6.3.1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 282

8.6.3.2 地质勘察企业 283

8.6.4 机关服务中心 284

8.6.4.1 国务院各部门机关服务中心 284

8.6.4.2 中央各部门机关服务中心 288

8.6.5 司法公证机构改制 290

8.6.6 主辅分离辅业业改制企业 290

8.7 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296

8.7.1 民政福利企业 296

8.7.2 老年服务机构 297

8.7.3 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 297

8.7.4 残联所属企事业单位 298

8.7.5 福利彩票发行机构 298

8.8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300

8.8.1 一般规定 300

8.8.2 宣传文化单位 302

8.8.3 医疗卫生机构 305

8.8.4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 306

8.8.5 民间组织 308

8.8.6 中国科学院所属事业单位 308

8.8.7 人民防空办公室 310

8.8.8 其他规定 310

8.9 支持金融、证券市场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310

8.9.1 证券投资基金 310

8.9.2 金融企业 312

8.9.2.1 政策性银行 312

8.9.2.2 农村信用社 313

8.9.2.3 保险企业 314

8.9.2.4 其他规定 315

8.10 特定用途基金(收费)的税收优惠政策 317

8.10.1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317

8.10.2 社保基金 317

8.10.3 基金(资金、附加、收费) 318

8.10.4 职工技协会费 319

8.10.5 其他规定 320

8.11 支持农、林、牧、渔、水利、电力、邮电通信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321

8.11.1 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 321

8.11.2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321

8.11.3 国有农?企事业单位 323

8.11.4 林业企业 330

8.11.5 渔业企业 331

8.11.6 电力供应业 332

8.11.7 邮电通信业 334

8.11.8 其他规定 335

8.12 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336

8.13 司法军办企事业单位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342

8.13.1 劳改、劳教企业 342

8.13.2 军办企事业单位 343

8.14 特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345

8.14.1 受灾企业 345

8.14.2 乡镇企业 346

8.14.3 生产副食品的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 347

8.14.4 铁路运输多种经营国有企业 348

8.14.5 境外企业 349

8.14.6 企业出口商品贴息 349

8.14.7 中国金币总公司 350

8.14.8 其他规定 351

8.15 已停止执行的财政返还优惠政策 357

8.16 减免税相关规定 365

8.16.1 新办企业的概念 365

8.16.2 减免税的执行期限 366

8.16.3 减免税政策交叉问题 367

8.16.4 关于新办企业、单位开业之日计算问题 367

8.16.5 关于清算期间执行优惠政策问题 368

8.16.6 其他规定 368

8.17 减免税管理 369

8.17.1 减免税的报批范围 369

8.17.2 减免税申请报送资料 370

8.17.3 减免税审批要求 370

8.17.4 减免税审批权限 371

8.17.5 减免税审批程序 375

8.17.6 减免税的监督管理 375

8.17.7 减免税的统计上报 376

第三编 征管规定 379

1.企业所得税税收管理权和收入级次的划分 379

1.1 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前征收管理权的划分 379

1.1.1 国税系统的征收管理范围 379

1.1.2 地税系统的征收管理范围 380

1.1.3 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债转股企业所得税的征管 381

1.1.4 其他规定 383

1.2 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征收管理权的划分 384

1.3 所得税分享范围、分享比例及预算级次的划分 386

2.纳税申报 389

2.1 申报方式 389

2.2 申报期限 390

2.2.1 预缴申报期限 390

2.2.2 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期限 390

2.2.3 年度中间破产或终止生产经营的申报期限 391

2.2.4 纳税人境外所得的申报期限 391

2.2.5 电子申报方式申报时间的确定 392

2.3 申报内容 392

2.4 延期申报 392

3.税款征收 394

3.1 纳税年度 394

3.2 纳税地点 394

3.3 税款征收方式 395

3.3.1 查账征收 395

3.3.2 核定征收 397

3.3.2.1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适用范围 397

3.3.2.2 核定征收的方式 399

3.3.2.3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计算公式 400

3.3.2.4 核定应纳税额的方法 401

3.3.2.5 其他规定 402

3.4 税款的缴纳 404

3.4.1 预缴和汇算清缴 404

3.4.1.1 一般规定 404

3.4.1.2 企业境外所得的税款的预缴和清缴 410

3.4.1.3 延期缴纳税款的审批 410

3.4.2 汇总(合并)缴纳 411

3.4.3 预提所得税的扣缴 431

3.5 外币所得的纳税规定 432

4.账簿、凭证管理 433

5.滞纳金 435

6.税务检查 437

7.其他征管规定 439

7.1 外出经营单位所得税管理问题 439

7.2 小规模纳税人的所得税征管问题 439

第四编 特殊行业(企业)的税收规定 443

1.金融保险业 443

1.1 一般规定 443

1.1.1 纳税人 443

1.1.2 税率 446

1.1.2.1 1996年12月31日前的税率 446

1.1.2.2 1997年1月1日后的税率 448

1.1.2.3 农村信用社税率 448

1.1.3 收入的确定 448

1.1.3.1 利息收入 448

1.1.3.1.1 应收利息核算办法及税务处理 448

1.1.3.1.1.1 1996年12月31日前应收利息核算年限 448

1.1.3.1.1.2 1997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应收利息核算年限 449

1.1.3.1.1.3 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应收利息核算年限 449

1.1.3.1.1.4 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应收利息核算年限 450

1.1.3.1.1.5 2002年1月1日后应收利息核算年限 451

1.1.3.1.2 确定利息收入的其他问题 452

1.1.3.2 代办手续费及劳务费收入 452

1.1.3.3 经营国库券的所得 453

1.1.3.4 各项罚款收入 453

1.1.3.5 收回的不良资产 454

1.1.3.6 收回的以物抵债的非货币财产 454

1.1.3.7 境外所得 455

1.1.3.8 其他规定 455

1.1.4 扣除项目的规定 456

1.1.4.1 一般规定 456

1.1.4.2 工资性费用 456

1.1.4.3 代办(理)手续费和佣金支出 458

1.1.4.4 管理费 460

1.1.4.5 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460

1.1.4.6 防预费 462

1.1.4.7 准备金、保障基金 462

1.1.4.8 呆账准备金、呆账损失和坏账损失 463

1.1.4.9 财产损失 476

1.1.4.10 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 476

1.1.4.11 固定资产修理费、装修工程支出 477

1.1.4.12 列入成本的经营性租赁费用 480

1.1.4.13 融资租赁费用 481

1.1.4.14 递延资产的摊销 481

1.1.5 其他规定 482

1.2 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 486

1.2.1 收入的确定 486

1.2.1.1 利息收入 486

1.2.1.2 其他收入 486

1.2.2 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487

1.2.3 扣除项目的规定 488

1.2.3.1 一般规定 488

1.2.3.2 利息支出 488

1.2.3.3 工资支出 489

1.2.3.4 手续费支出 490

1.2.3.5 业务宣传费、广告费和业务招待费 490

1.2.3.6 安全防范费 491

1.2.3.7 呆账核销 491

1.2.3.8 奖金 492

1.2.3.9 固定资产修理费(装修费)支出和长期待摊费用 494

1.2.3.10 其他成本 496

1.2.3.11 资金、财产损失 498

1.2.4 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499

1.2.4.1 固定资产的认定和分类 499

1.2.4.2 固定资产折旧 500

1.2.4.3 固定资产的购建 501

1.2.5 城市信用社加入城市合作银行财务处理问题 501

1.2.6 城市信用社清理整顿后有关税收、财务处理 502

1.2.7 其他规定 503

1.3 城乡信用社(包括城市信用社、城市信用合作联社、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及其他集体所有制的金融企业) 504

1.3.1 收入的确定 504

1.3.2 扣除项目的规定 505

1.3.2.1 一般规定 505

1.3.2.2 工资性费用 506

1.3.2.3 代办业务手续费 506

1.3.2.4 业务招待费 507

1.3.2.5 呆账准备金 507

1.3.2.6 安全防卫费 507

1.3.2.7 营业外支出 508

1.3.2.8 保值储蓄贴补息 509

1.3.2.9 固定资产修理费 509

1.3.2.10 列入成本的经营性租赁费用和融资租赁费用 510

1.3.2.11 递延资产 510

1.3.3 其他规定 511

1.4 城市合作银行 512

1.4.1 纳税人 512

1.4.2 管理费的提取 512

1.4.3 呆账处理 513

1.4.4 亏损弥补 514

1.4.5 占用有关部门资产的财务处理 515

1.4.6 清产核资 515

1.4.7 财务管理 516

1.5 农村信用社 517

1.5.1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517

1.5.2 扣除项目的规定 517

1.5.2.1 利息支出 517

1.5.2.2 工效挂钩工资 519

1.5.2.3 主管部门提取的管理费 526

1.5.2.4 代办手续费 529

1.5.2.5 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 530

1.5.2.6 安全防卫费 530

1.5.2.7 广告费 530

1.5.2.8 保险费、退职补偿费 530

1.5.2.9 地(市)级农村信用社联社的开办费 531

1.5.2.10 专项奖金 531

1.5.2.11 呆账准备金、呆账核销及坏账损失 532

1.5.2.12 资金、财产损失 543

1.5.2.13 固定资产修理费、装修工程支出 544

1.5.2.14 其他成本 546

1.5.2.15 递延资产 547

1.5.3 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548

1.5.3.1 固定资产的认定和分类 548

1.5.3.2 固定资产折旧 549

1.5.3.3 购建固定资产支出 550

1.5.3.4 运钞车、计算机及配套设备 551

1.5.4 农村信用社脱离农业银行资产增减变化的财务处理 552

1.5.5 清产核资 554

1.5.6 其他资产 555

1.6 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机构的税收规定 556

1.6.1 收取的席位占用费和年会费 556

1.6.2 提取准备金的规定 556

1.6.3 监管费 556

1.6.4 临时招聘工作人员工资 557

1.6.5 支付的会员资格费、席位占用费和年会费 557

1.6.6 固定资产折旧 557

1.6.7 实行会员制改造后亏损弥补 558

2.房地产开发企业 559

2.1 收入的确认 559

2.1.1 收入时间的确认 559

2.1.2 预售收入的确认 560

2.1.3 视同销售的确认 561

2.2 成本和费用的扣除 561

2.3 适用范围和执行时间问题 564

3.邮政电信业 565

3.1 纳税人 565

3.2 收入总额的确认 566

3.2.1 邮政企业的收入额 566

3.2.2 电信企业的收入额 567

3.3 扣除项目 568

3.3.1 邮政企业的扣除项目 568

3.3.2 电信企业的扣除项目 571

3.3.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移动)及所属公司的费用扣除 573

3.4 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有关税收问题 576

3.5 纳税申报 577

4.电力供应业 578

4.1 电力企业的纳税人 578

4.2 收入总额的确定 579

4.3 扣除项目 580

4.3.1 成本费用支出 580

4.3.2 工资支出 580

4.3.3 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 581

4.3.4 业务招待费 581

4.3.5 技术开发费 581

4.3.6 坏账准备金 582

4.3.7 固定资产修理费 582

4.3.8 财产损失、亏损弥补、总机构管理费 582

4.4 电力企业的税务登记 582

4.5 电力企业所得税申报 583

4.6 其他规定 583

5.铁道部所属企业 585

5.1 纳税人 585

5.2 铁路运输多经企业成本费用扣除 586

5.3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规定 586

6.民航企业 587

6.1 纳税人 587

6.2 航空公司部分资产的折旧年限 588

6.3 民航企业融资租赁飞机残值的财务处理 589

6.4 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的处理办法 589

6.5 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问题 590

6.6 其他规定 591

7.外贸企业 592

7.1 纳税人、纳税地点 592

7.2 汇兑损益计税问题 592

7.3 出口退税款税收处理 592

7.4 工资扣除的规定 593

7.5 业务招待费的列支标准 593

7.6 外贸企业亏损弥补 594

7.7 外贸企业的税款缴纳 594

8.烟草行业 595

8.1 纳税人 595

8.2 烟草公司罚没收入的税务处理 595

8.3 扣除项目的规定 595

8.4 亏损的弥补 596

9.供销合作社 597

10.农口单位 600

10.1 纳税人 600

10.2 其他规定 601

11.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603

11.1 基本规定 603

11.2 分类规定 614

11.2.1 纳税人 614

11.2.2 扣除项目 615

11.2.3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管规定 616

11.3 民间组织的税务登记 618

11.4 民办非企业单位票据管理 619

第五编 附录 62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 2000年5月16日 国税发[2000]84号 623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1994年6月29日 (94)财会字第25号 632

财政部关于印发《股份有限公司税收返还等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2000年7月4日 财会[2000]3号 636

财政部关于税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有关企业财务问题处理的通知 1994年3月2日 (94)财工字第42号 637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摘转广东省人民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及各部门审批核准事项清理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0年8月23日 粤地税发[2000]203号 640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精简行政审批权限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2年9月10日 粤国税发[2002]234号 645

广东省经济委员会 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广东省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广东省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1999年10月29日 粤经科[1999]638号 646

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关于印发《广东省重点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0年3月31日 粤经贸[2000]330号 649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广东省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0年7月11日 粤科高字[2000]148号 654

广东省信息产业厅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广东省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1年1月21日 粤信厅[2001]11号 657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信息产业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1年7月24日 计高技[2001]1351号 661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颁发《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考核和更名办法》的通知 2001年11月2日 粤科高字[2001]266号 663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人事厅 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同意《广东省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试行)办法》的复函 2002年6月12日 粤办函[2002]200号 667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国家计划委员会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通知 1996年11月28日 国经贸资[1996]809号 671

广东省经济委员会 广东省贸易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7年11月7日 粤经能[1997]605号 677

广东省经济委员会 广东省贸易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暨1999年我省申报工作安排的通知 1998年12月10日 粤经能[1998]610号 679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2003年9月24日 粤府令第83号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