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结合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伯民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209020756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结合”理论的新突破--推荐《邓小平的结合理论与实践》[赵中天] 1

绪论 1

第一章 “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精髓 9

一、“结合”艺术的科学含义 9

(一)“结合”是对立双方内在本质的联系 9

(二)“结合”艺术是社会人的创造性劳动 11

(三)“结合”艺术是现代领导的基本技能 12

二、“结合”的实质 14

(一)“结合”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15

(二)“结合”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要求 16

(三)“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要求 17

(四)“结合”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要求 18

(五)“结合”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统一的要求 19

三、“结合”的特征 21

(一)“结合”的贯通性 21

(二)“结合”的整体性 22

(三)“结合”的同向性 23

(四)“结合”的求实性 24

第二章 “结合”思想是毛泽东留给的宝贵精神财富 26

一、“结合”思想是时代和国情的需要 26

(一)“结合”思想是时代需要 27

(二)“结合”思想是国情需要 29

二、“结合”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和理论的结晶 30

(一)“结合”思想是共产党人实践的结晶 30

(二)“结合”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理论智慧结晶 32

三、“结合”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 34

(一)“结合”思想是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34

(二)“结合”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6

(三)“结合”思想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方面的灵魂 37

(四)“结合”是毛泽东构造自己思想理论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37

(五)违背“结合”思想也是毛泽东晚年的失误之处 38

(一)邓小平突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39

四、“结合”思想是邓小平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39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结合”的产物 40

(三)邓小平在“结合”中的坚定性、独创性和彻底性 42

第三章 从社会主义实际出发是邓小平结合理论的逻辑起点 44

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点 45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经典论述 45

(二)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 47

(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 48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的要求 5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自实践 5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发展形成 52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55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55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突出特点 57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最终归结 58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辩证关系 59

(一)“结合”理论的起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60

四、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60

(二)实践的发展提出了“结合”的新问题 62

(三)解决新问题需要实现新结合 63

第四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结合”理论的基本前提 66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66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67

(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69

二、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两大历史性贡献 72

(一)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73

(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73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5

(一)从实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 77

(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7

(三)实事求是及时总结经验 78

四、坚持基本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79

(一)“结合”必须有深度 80

(二)“结合”必须求实 80

(三)“结合”必须有创新 81

(四)“结合”必须有效 82

第五章 按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结合”理论的首要表现 84

一、邓小平辩证思想的特色 84

(一)战略设计活动的辩证法 85

(二)两点论的矛盾运筹辩证法 86

(三)社会系统工程的辩证法 88

二、关于一般和个别、“结合”和创造 91

(一)一般和个别关系的原理 92

(二)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是“结合”与创造的理论基础 92

(三)“结合”和创造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93

三、关于两点论和重点论、全面性和针对性 95

(一)用两点论和重点论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 95

(二)以两点论和重点论为指导,全面地、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97

(三)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充实新内容 97

(四)加强辩证思维方法训练,自觉地做好“结合”文章 98

(一)抓大局就是抓矛盾统一体 99

四、对立统一规律中关于矛盾统一体理论是邓小平“结合”理论的重大贡献 99

(二)“结合”理论对矛盾统一体发展理论的贡献 100

(三)“结合”理论对矛盾统一性质的理论贡献 101

(四)矛盾统一体发展环境理论是邓小平“结合”理论对对立统一规律的重大贡献 101

第六章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结合”理论的落脚点 103

一、“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提出的背景及其实质 103

(一)“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提出的背景 103

(二)“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实质 105

(一)什么是生产力标准 106

二、生产力标准是衡量邓小平“结合”理论运行效果的根本标准 106

(二)坚持生产力标准,消除由其他标准替代的作法 108

(三)坚持生产力标准,推动改革和开放 109

三、综合国力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综合指标 110

(一)邓小平综合国力论的含义 110

(二)正确认识和运用综合国力理论 113

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116

(一)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层次性 116

(二)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结合”理论和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117

五、全面把握三条标准,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120

(一)“三个有利于”之间内在联系 120

(二)坚持三条标准,正确认识资本主义 121

(三)坚持三条标准,发展社会主义 123

第七章 邓小平的“结合”理论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26

一、“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一个小国”的辩证观点 126

(一)毛泽东同志对大小问题的辩证观点 126

(二)邓小平同志对“大国”与“小国”辩证统一问题的创新与发展 127

二、“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依据 130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 130

(二)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3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35

(一)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135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36

四、研究国情的实质是解决“结合”问题 139

(一)国情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140

(二)国情决定党的基本路线 141

(三)国情决定经济发展方针 143

第八章 邓小平的“结合”理论与制定党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145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高度概括 145

(一)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145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147

(三)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50

二、“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的结合 153

(一)“一个中心”离不开“两个基本点” 154

(二)“两上基本点”离不开“一个中心” 155

三、“两个基本点”之间的结合 156

(一)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内容 157

(二)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 157

(三)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58

(四)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坚持共产党领导 158

(五)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58

(一)坚持“三要素”的有机结合 159

四、“三要素”有机结合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整体特征 159

(二)“三要素”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整体 160

(三)完整理解和把握“三要素” 161

第九章 邓小平的“结合”理论与优化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163

一、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163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立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163

(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65

(三)“一种为主”与“多种并存”相结合是邓小平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有益探索 167

二、建立和完善各种责任制,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170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70

(二)邓小平同志关于按劳分配的科学论述 172

(三)建立和完善各种责任制是贯彻按劳分配的良好开端 174

三、先富、后富、共同富裕是对不平衡规律的运用和发展 176

(一)先富、后富、共同富裕是对不平衡规律的运用 176

(二)先富、后富、共同富裕是对不平衡规律的发展 177

(一)必须根本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180

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历史的必然 180

第十章 邓小平的“结合”理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0

(二)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 18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188

(一)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 188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性 189

(三)市场经济能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容 189

(四)以系统观点看待计划与市场 190

三、建立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新体制 192

(一)继续深化企业制度改革 192

(二)加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培育 194

(三)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95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96

第十一章 邓小平的“结合”理论与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198

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必须协调发展 198

(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99

(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201

(三)努力实现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202

二、坚持激发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活力 204

(一)坚持和完善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204

(二)坚持和完善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206

三、充分发挥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 207

(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08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9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210

四、大力挖掘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与文化潜力 212

(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12

(二)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216

第十二章 邓小平的“结合”理论与构想“一国两制” 218

一、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218

(一)香港问题的历史由来 218

(二)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 219

(三)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 220

(一)我党对祖国统一方式的探索 221

二、“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21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23

三、“一国两制”构想和依据 226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涵义 226

(二)“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 229

四、“一国两制”的意义 232

(一)“一国两制”是稳定世界局势的一个新方法 232

(二)“一国两制”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的一个新创举 233

(三)“一国两制”是通向人类最高理想社会的一个新途径 236

五、香港回归是重铸历史辉煌的伟大丰碑 237

(二)香港稳定与繁荣的可靠保证 238

(一)香港回归显示“一国两制”的威力 239

(三)互惠互利、共创辉煌 239

第十三章 邓小平创造性“结合”的基本要素 242

一、结合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243

(一)三面理论旗帜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必然性和党的理论创造性 243

(二)在学习上实现同“老祖宗”的结合问题 245

(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46

(一)认清国情是认清一切问题的根本依据 248

二、结合研究中国国情 248

(二)邓小平求实求知认识国情的科学态度 249

三、结合研究国际环境和国际格局变化 254

(一)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 254

(二)邓小平的全球意识与开放国策 255

(三)在学习中借鉴,在吸收中创造,在合作中共进 257

(四)邓小平关于中国对待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258

第十四章 邓小平创造性“结合”的思维方式 260

一、思维的作用及观念的形成 260

(一)思维与思维方式 260

(二)观念的形成和变革 263

二、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容 264

(一)传统思维方式变革及“左”的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264

(二)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容 266

(一)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69

三、思维方式变革的途径 269

(二)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 271

(三)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的智慧中吸收养料 273

(四)投身改革实践是变革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 274

四、邓小平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 275

(一)务实性 275

(二)系统性 276

(三)创新性 277

(四)开放性 279

第十五章 邓小平创造性“结合”的运作过程 281

一、掌握客观信息 281

(一)上知政策 282

(二)下知实情 283

(三)外知信息 283

(四)远知趋势 284

(二)坚持真理,不受本本约束,不迷信权威 285

(一)高举旗帜,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权威 285

二、学马列“要管用” 285

(三)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286

(四)准确判断形势,抓住重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87

(五)研究新问题,提出新的思想观点和理论 288

三、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活动 289

(一)分析与综合的“结合”法 289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结合”法 291

(三)逻辑与历史一致的“结合”法 292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94

(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邓小平思想的哲学基础 294

(二)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运用与发展 297

第十六章 邓小平创造性“结合”的艺术技巧 299

一、整体性“结合” 299

(一)整体性“结合”的哲学基础 299

(二)全面规划社会主义建设宏伟蓝图 300

(三)全方位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03

二、联系性“结合” 304

(一)统揽全局,兼顾局部 305

(二)自力更生,扩大对外开放 306

(三)打击经济犯罪,为改革开放护航 308

三、主体性“结合” 310

(一)以经济为中心,否定“以阶段斗争为纲” 310

(二)利用港、澳、台的资本主义促进大陆社会主义主体发展 312

(三)利用多种所有制形式,巩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主体地位 313

四、时空性“结合” 315

(一)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一切向前看 315

(二)立足现实国情,面向世界,推开关闭大门 317

(三)把握百年不变的路线 320

五、战略性“结合” 321

(一)战略与策略相结合 322

(二)站在世界大格局的高度考虑中国问题 323

(三)设计总体战略,让人们明确奋斗目标 326

后记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