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我意识的基本问题 1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理论 1
一、自我意识的心理学内涵 1
前言 1
二、自我意识的心理功能 7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结构 9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21
一、自我意识的产生 21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22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30
二、自我意识的多维性 32
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特征 32
一、自我意识的组织性 32
三、自我意识的层次性 33
四、自我意识的稳定性 34
五、自我意识的发展性 34
六、自我意识的评价性 35
第二章 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意义和方法 36
第一节 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意义 36
一、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 36
二、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意义 39
一、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方法论原则 41
第二节 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方法 41
二、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具体方法 46
第三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特点 56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56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且趋于稳定 56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 58
三、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 64
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66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69
一、大学生WAI反应的类别特点 69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一般特点 72
一、自我知觉 75
第四章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75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心理基础 75
二、对他人的知觉 76
三、人际知觉 98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心理历程 106
一、通过“投射自我”认识自己 106
二、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己* 106
三、通过“内省法”认识自己 117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认知中的几种失误 118
一、拒绝认识自己 118
二、归因不当 119
四、回避他人 120
三、抱负水平不切实际 120
第五章 大学生的自我统合与转化 122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统合与转化的意义 122
一、大学生的自我统合与转化 122
二、大学生自我统合与转化的意义 124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统合与转化的一般类型 126
一、自我认知中的“高估”与“低估” 126
二、自我体验中的“自尊”与“自卑” 129
三、自我控制中的“独立倾向”与“反抗倾向” 133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统合与转化的特殊类型 135
一、“自我肯定型”与“自我否定型” 135
二、“统合迷失型”与“自我矛盾型” 137
三、“自我扩张型”与“自我萎缩型” 141
第六章 大学生的自我完善 146
第一节 自我完善的标准 146
一、传统的观点 146
二、大学生自我完善的基本标准 160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途径与方法 164
一、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途径 164
二、大学生自我完善的方法 168
第七章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与自我矫治 177
第一节 挫折的自我调适 177
一、挫折及其特点 177
二、挫折心理机制的假设性解释 179
三、挫折的基本类型和反应方式 180
四、处理挫折的策略 185
第二节 烦恼的自我化解 188
一、烦恼及其表现 188
二、大学生烦恼的成因 189
三、大学生烦恼的自我化解 191
第三节 孤独感的自我解脱 194
一、孤独感的涵义 194
二、大学生孤独感的特点、成因及自我解脱 196
第四节 偏见及偏见的消除 202
一、有关偏见的理论 202
二、大学生应当怎样消除偏见 205
第五节 嫉妒的防治与克服 207
一、嫉妒的涵义 207
二、嫉妒的表现 209
三、嫉妒的特点 211
四、嫉妒的危害 213
五、嫉妒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 215
六、嫉妒的防治与克服 217
第六节 浮躁心理的自我调整 220
一、浮躁心理及其表现与危害 220
二、大学生产生浮躁心理的原因 223
三、大学生浮躁心理的自我调整 226
后记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