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21029237
  • 页数:7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本书的内容包括了贵州威宁建县的历史,地理概况,工业和农业发展,经济情况及发展,各个少数民族的分布、宗教情况,地方风俗、特产物产等等综述。

概述 1

大事记 5

第一篇 建置 30

第一章 建置 30

第一节 沿革 30

第二节 境域变迁 31

第二章 行政区划 31

第一节 清、民国 3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 33

第三章 区镇概况 33

第一节 草海镇 33

第二节 么站区 34

第三节 金钟区 35

第四节 二塘区 36

第五节 龙场区 37

第六节 黑石头区 38

第七节 观风海区 39

第八节 牛棚区 41

第九节 中水区 42

第十节 龙街区 43

第十一节 大街区 44

第十二节 羊街区 45

第十三节 小海区 46

第十四节 盐仓区 47

第二篇 自然地理 49

第一章 地质 49

第一节 地层 49

第二节 构造 53

第三节 矿藏 54

第二章 山脉 地貌 55

第一节 山脉 56

第二节 地貌 56

第三章 气候 57

第一节 要素 58

第二节 农业气候分区 61

第三节 物候 62

第四节 灾害性气候 63

第四章 水系 65

第一节 河流 65

第二节 水资源 66

第一节 类型 67

第五章 土壤 67

第二节 分区 69

第六章 动植物 72

第一节 植被 72

第二节 动物 73

第三节 植物 73

第七章 草海 74

第一节 成因和演变 74

第二节 草海资源 77

第三篇 民族、人口 82

第一章 彝族 82

第一节 迁徙及人口分布 82

第二节 家庭和社会 83

第三节 生活习惯 84

第四节 语言文字和文献碑刻 88

第五节 文学艺术 90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1

第七节 宗教与禁忌 94

第二章 回族 95

第一节 迁徙与人口 95

第二节 习俗与语言文字 95

第三节 经济发展概况 99

第四节 文卫体育 100

第五节 文学艺术 102

第三章 苗族 103

第一节 迁徙与人口 103

第二节 民间组织和变革 104

第三节 习俗与礼仪 105

第四节 文学艺术 107

第五节 教育、卫生、体育 108

第六节 语言文字 109

第四章 布依族 111

第一节 迁徙与人口分布 111

第二节 民间组织 111

第三节 生活习俗 112

第四节 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 113

第五节 教育、卫生 113

第五章 白族 114

第一节 迁徙及分布 114

第二节 识别经过 115

第三节 宗教、语言 115

第六章 汉族 116

第一节 迁徙与人口 116

第二节 生活习俗 119

第三节 信仰 126

第七章 民族工作 127

第一节 民族政策的宣传与贯彻 127

第二节 工作机构和民族团结 128

第三节 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129

第四节 民族识别 130

第八章 人口 131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人口 13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 132

第三节 人口构成 134

第四节 人口变动 138

第五节 人口控制 138

第二节 活动 140

第一节 国民党组织 140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 140

第四篇 党派、政权、政协、群团 140

第二章 中共威宁县组织 141

第一节 地下活动 141

第二节 县委会 143

第三节 工作机构 144

第四节 党员代表大会 145

第五节 党委、党组、总支、支部 146

第六节 区乡党组织 147

第七节 组织发展 147

第八节 宣传活动 148

第九节 纪律检查 149

第十节 统一战线 151

第十一节 信访工作 152

第十二节 党校 153

第十三节 剿匪及其它工作 154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 156

第一节 选举 156

第二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57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158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 162

第五节 代表联系制度 169

第四章 清代及民国政权机构 170

第一节 府署、州署 170

第二节 县政府 174

第三节 议政机构 174

第四节 群众团体 176

第五章 人民政府 177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177

第二节 直属机构 180

第六章 人事、劳动工资、民政、档案 183

第一节 人事 183

第二节 劳动工资 188

第三节 民政 192

第四节 档案 201

第七章 政治协商会改 203

第一节 历届政协会改 203

第二节 常委会 206

第三节 委员活动 206

第四节 提案处理 208

第八章 群众团体 209

第一节 县总工会 209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210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213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214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215

第六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217

第五篇 公安、司法 218

第一章 明、清、民国司法 218

第一节 明清司法 218

第二节 民国司法 219

第二章 公安 220

第一节 机构 220

第二节 清匪 220

第三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221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 223

第五节 治安管理 224

第六节 监所管理、社会改造 227

第一节 机构 228

第三章 检察 228

第二节 刑事检察 229

第三节 经济检察 230

第四节 法纪检察 233

第五节 监所检察 234

第六节 控申检察 234

第四章 审判 235

第一节 机构 235

第二节 刑事审判 236

第三节 民事审判 237

第四节 经济和行政审判 239

第五节 审判监督 239

第六节 复查改正案件 240

第二节 法制宣传 241

第一节 机构 241

第五章 司法行政 241

第三节 调解 242

第四节 律师事务 242

第六篇 军事 244

第一章 机构和驻军 244

第一节 清代 244

第二节 民国 244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驻军 245

第四节 县人民武装部 246

第五节 区、乡人民武装部 246

第二章 兵役 247

第一节 制度 247

第二节 兵员征集 248

第一节 组织 249

第三章 民兵 249

第二节 训练 250

第三节 活动 250

第四章 战事 251

第一节 少数民族战事 251

第二节 中国工农红军在威宁 254

第三节 威宁支队、海田游击大队、游击园 256

第四节 黑土河、团箐战斗 261

第五章 防空战备 264

第一节 防空 264

第二节 战备 265

第七篇 农业 266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266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266

第二节 土地改革 269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 271

第四节 人民公社 272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74

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 277

第一节 农机具 277

第二节 农机管理和维修 280

第三章 种植业 281

第一节 粮食作物 281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86

第三节 经济作物 287

第四节 果蔬 290

第五节 病虫害和防治 291

第一节 资源 294

第四章 林业 294

第二节 营林 297

第三节 木材加工与经营 300

第四节 林政管理 301

第五节 乡村林场 303

第五章 水利 304

第一节 蓄引 304

第二节 提水 308

第三节 防洪排涝 308

第四节 人畜饮水 309

第五节 水土保持 312

第六章 土地管理 313

第一节 土地征用和划拨 313

第二节 土地法规监察 314

第一节 区划工作 316

第二节 成果 316

第七章 农业区划 316

第三节 农业分区 317

第八章 乡镇企业 319

第一节 发展概况 319

第二节 企业 320

第三节 经营管理 326

第八篇 畜禽、水产 328

第一章 草场 328

第一节 牧草资源 328

第二节 天然草场 329

第三节 人工草场 330

第二章 畜禽养殖 332

第一节 畜牧发展概况 332

第二节 家畜养殖 333

第三节 家禽养殖 335

第四节 其他养殖 336

第三章 品种改良 337

第一节 技术引进 337

第二节 改良种类 337

第四章 疫病防治 339

第一节 疫病 339

第二节 防治 343

第五章 兽医与技术培训 344

第一节 兽医 344

第二节 技术培训 345

第六章 水产 346

第一节 水域 346

第二节 渔业 346

第一节 经营体制 347

第九篇 工业、城建、交通、邮电 347

第一章 工业 347

第二节 工业门类 350

第二章 城乡建设 361

第一节 县城 361

第二节 乡村 365

第三节 建筑业 368

第四节 环境保护 368

第三章 交通 370

第一节 古道 370

第二节 公路 371

第三节 桥梁、渡口 378

第四节 铁路 381

第五节 运输 382

第六节 交通管理 383

第四章 邮电 384

第一节 邮政 384

第二节 电信 389

第十篇 国民经济综合管理 392

第一章 国民经济发展纪略 392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39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392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 393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394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394

第六节 拨乱反正及改革开放时期 395

第二章 经济结构 396

第一节 所有制 396

第二节 产业 397

第三节 投资 399

第三章 计划统计管理 400

第一节 计划 400

第二节 统计 402

第四章 物资管理 405

第一节 体制 405

第二节 管理 406

第五章 物价管理 409

第一节 物价 409

第二节 管理 411

第三节 交换比价与物价指数 413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415

第二节 企业登记 41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16

第三节 个体工商 418

第四节 市场 419

第五节 经济合同 422

第七章 标准计量管理 423

第一节 度量衡 423

第二节 计量 423

第三节 标准化 424

第八章 人民生活 426

第一节 职工生活 426

第二节 农民生活 426

第十一篇 贸易 428

第一章 经营体制 428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428

第三节 供销合作 429

第二节 合作店(组) 429

第四节 公私合营 430

第五节 国营商业 431

第二章 粮油购销 432

第一节 征购 432

第二节 供应 435

第三节 储运 437

第三章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439

第一节 畜产品 439

第二节 中药材 440

第三节 烤烟收购 441

第四章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442

第一节 肥料 442

第二节 农药及器械 442

第三节 农具 443

第五章 生活资料供应 445

第一节 食盐 445

第二节 糖烟酒 445

第三节 棉布百货 446

第四节 五金交电 446

第五节 家庭日用杂品 447

第六节 民族特需商品供应 448

第七节 边远村寨供应工作 449

第六章 饮食服务 450

第一节 饮食业 450

第二节 旅社、理发、照相业 450

第七章 对外贸易 451

第一节 体制 451

第二节 出口商品 452

第一节 体制 453

第一章 财政 453

第十二篇 财税、金融 453

第二节 收入 454

第三节 支出 456

第四节 管理 460

第五节 审计监督 462

第六节 债券 463

第二章 税务 465

第一节 工商各税 465

第二节 农业税和耕地占用税 472

第三节 主要税源 476

第三章 金融 477

第一节 金融机构 477

第二节 货币 479

第三节 存款 480

第四节 信贷 481

第五节 保险 483

第十三篇 教育 484

第一章 官学和私学 484

第一节 官学 484

第二节 私学 485

第二章 幼儿教育和初等教育 488

第一节 幼儿教育 488

第二节 小学教育 488

附录一:威宁城关第一小学简介 490

附录二:威宁城关第二小学简介 491

附录三:小海区坡上民办小学简介 491

第三章 中等教育 497

第一节 中学 497

附录一:威宁民族中学介绍 502

附录二:石门民族学校介绍 503

第二节 师范教育 504

第三节 职业技术教育 507

第四章 成人教育 509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 50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成人教育 509

第五章 民族教育 511

第一节 发展概况 511

第二节 教育教学工作 514

第三节 教师、学生 514

第六章 教师 516

第一节 队伍 516

第二节 培训 518

第三节 待遇 520

第七章 教育行政 524

第一节 管理体制 524

第二节 科研 525

第三节 经费 527

第十四篇 文化 531

第一章 科学技术 531

第一节 科技管理 531

第二节 科研成果与应用 532

第三节 科技普及 536

第四节 地震测报 536

第二章 群众文化 538

第一节 文化机构 538

第二节 图书 539

第三节 电影 540

第四节 广播 542

第五节 电视 544

第三章 著述 545

第一节 文艺创作 545

第二节 民间文艺 547

附录一 诗文选 565

附录二 旧志叙录 574

附录三 新编地方资料集成 575

第四章 文物名胜 577

第一节 遗址 577

第二节 墓葬 578

第三节 古驿道 579

第四节 摩崖碑坊 579

第五节 古建筑 583

第六节 文物藏品 585

第七节 名胜 586

第五章 体育 587

第一节 体育设施 587

第二节 民间体育 588

第三节 民族体育 589

第四节 学校体育 591

第五节 体育竞赛 593

第十五篇 医药卫生 596

第一章 机构 596

第一节 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和群众团体 596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 597

第二章 卫生防疫 602

第一节 改水管粪 602

第二节 公共卫生 603

第三节 计划免疫 611

第四节 疫病防治 612

第五节 疾病调查 614

第三章 医疗 621

第一节 中医 621

第二节 西医 622

第四章 医药 623

第一节 中草药资源 623

第二节 药品生产 624

第五章 妇幼保健 625

第一节 新法接生 625

第二节 妇女保健 625

第三节 儿童保健 626

第一章 方言 628

第一节 语音 628

第十六篇 方言、宗教 628

第二节 同音字表 639

第三节 分类词表 654

第四节 语法特点 666

第二章 宗教 670

第一节 佛教 670

第二节 伊斯兰教 671

第三节 基督教 676

人物传 680

革命烈士英名录 695

抗日阵亡将士英名录 707

附录 708

建并撤后的行政区域 708

为县志提供资料的单位和个人 713

后记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