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部分 1
第一章 台湾简史 1
第二章 地理概况 10
第一节 地理位置 10
第二节 海陆变迁 10
第三节 岛屿与面积 11
第四节 山脉与丘陵 12
一 山脉 12
二 丘陵 14
第五节 平原与盆地 14
一 平原 14
二 盆地 15
第六节 河流与湖泊 16
一 河流 16
二 湖泊 18
第七节 气候与雨量 18
第八节 火山与地震 20
第九节 台湾海峡 21
第三章 行政区划与市、县简介 22
第一节 行政区划的沿革 22
第二节 市、县简介 23
一 台北市 23
二 高雄市 25
三 基隆市 26
四 新竹市 27
五 台中市 28
六 嘉义市 29
七 台南市 30
八 台北县 31
九 宜兰县 32
十 桃园县 33
十一 新竹县 34
十四 彰化县 36
十三 台中县 36
十二 苗栗县 38
十五 南投县 38
十六 云林县 38
十七 嘉义县 39
十八 台南县 40
十九 高雄县 41
二十 屏东县 42
二十一 台东县 43
二十二 花莲县 43
二十三 澎湖县 44
第四章 人口、民族与风谷 46
第一节 人口构成 46
第二节 民族 47
第三节 语言 48
第四节 风俗习惯 49
一 衣食住行 49
二 婚丧喜庆 50
三 礼赠禁忌 52
第五节 民间活动 53
一 民间节庆 53
二 宗教信仰 54
三 祭典活动 56
四 同乡、宗亲团体 59
五 优异人才选拔 60
第五章 台湾政治 61
第一节 政党 61
一 中国国民党 61
二 中国青年党 67
三 中国民主社会党 68
四 民主进步党 70
五 中国自由党 72
六 台湾工人党 72
一 《中国民国宪法》 74
二 “国民大会” 74
第二节 “国民大会” 74
三 “国大”代表及选举 75
四 宪政研讨委员会 76
第三节 政府机关 76
一 “中央”政府 76
二 地方政府 82
第四节 台湾的社会问题 84
一 青少年犯罪严重 84
二 黑帮组织与竹联帮 86
三 色情泛滥成灾 88
四 “大家乐”风靡全台 89
第六章 台湾军事 91
第一节 军事组织机构 91
一 “总统” 91
二 “国家安全会议” 91
三 “国防部” 91
附二 台湾当局的历任“国防部长”简表 92
四 “参谋本部” 92
附一 台湾军事组织结构表 92
第二节 兵力及装备 93
一 陆军 93
二 海军 94
三 空军 94
第七章 台湾的物产资源 96
第一节 农牧资源 96
一 农业资源 96
二 动物资源 98
第二节 林业资源 99
第三节 海洋资源 101
第四节 能源资源 102
第五节 矿藏资源 103
一 金属矿藏 103
二 非金属矿藏 105
一 台湾经济的发展历程 106
第一节 台湾经济综述 106
第八章 台湾经济 106
二 四十年来的台湾经济 107
第二节 工业概况 112
一 概述 112
附 台湾十大私营集团企业 116
二 制造业 118
三 电力工业 122
四 矿业 123
六 印刷工业 124
五 营造业 124
七 加工出口区工业 125
第三节 农业概况 126
一 概述 126
二 种植业 128
三 畜牧业 130
四 渔业 132
五 林业 134
一 概述 135
第四节 对外贸易概况 135
二 进出口结构 136
附 1986年台湾进出口贸易结构情况表 137
三 主要出口产品 137
四 主要进出口市场 141
第五节 交通运输概况 142
一 概述 142
二 公路交通 143
三 铁路交通 146
四 海上运输 148
五 民用航空 151
六 通信 153
附 三大经济建设计划简介 154
一 十项重要建设计划简介 155
二 十二项重要建设计划简介 155
三 十四项重要建设计划简介 156
第一节 财政预算 158
一 预算体制 158
第九章 台湾财政与金融业 158
二 赋税制度 159
第二节 国际收支 160
一 国际收支 160
二 外贸巨额顺差及问题 160
第三节 金融业 161
一 金融机构 161
二 货币制度 162
三 物价 162
四 保险业 163
五 三大资本 163
第十章 台湾的文化与教育 166
第一节 文学 166
一 台湾乡土文学 166
二 台湾作家的构成 167
四 琼瑶和她的小说 168
三 台湾出现“阿城热” 168
第二节 电影 170
一 台湾电影发展史 170
二 电影奖评 172
附 台湾1987年十部最佳影片 172
三 电影制片机构简介 173
第三节 新闻与大众传播事业 174
一 报纸 174
二 通讯社 182
三 杂志 183
四 图书出版发行业概况 184
五 博物馆 187
六 广播电台 189
七 电视台 190
第四节 教育事业 191
一 学制 191
附 台湾现行学制 192
二 教育动向 193
三 人才外流 194
四 高等院校简表 196
第十一章 科技、体育与医疗卫生 201
第一节 科学技术 201
一 科技发展十年计划 201
二 科研机构简介 201
三 科学工业园区 202
第二节 体育概况 203
第三节 医疗卫生概况 205
第一节 旅游业 206
第十二章 台湾的旅游业与风景名胜 206
第二节 风景名胜简介 209
一 著名风景区 209
二 主要一级古迹 216
香港部分 219
第一章 香港简史 219
第二章 地理概况 223
第一节 面积与地势 223
第三节 人口与构成 224
第二节 气候 224
第三章 香港政府机构简介 226
第一节 政制 226
一 香港总督 226
二 行政局 227
三 立法局 227
四 司法系统 228
五 市政局 228
六 民政区委员会及分区委员会 229
七 新界地区的行政管理机构和民意组织 229
八 驻港英军 230
第二节 行政 230
一 行政主体 230
二 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 231
三 地区管理委员会和区议会 231
附表 香港当局政制与行政结构表 232
一 香港经济的发展 234
第一节 香港经济的发展、原因及特征 234
第四章 香港经济 234
二 香港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235
三 香港经济的特征 236
第二节 工业概况 237
一 纺织制衣工业 237
二 电子工业 238
三 塑胶工业 238
四 钟表工业 238
六 印刷工业 239
五 玩具制造业 239
第三节 商业贸易 240
一 对外贸易 240
二 与内地的贸易 241
第四节 财政金融业 242
一 财政 242
二 金融机构 243
三 货币制度 244
四 股票市场 245
五 黄金市场 246
附 汇德丰股权争夺战 247
第五节 房地产业 249
一 房地产业 249
二 建筑业 250
第六节 交通运输 251
一 海运 251
二 空运 251
三 对外陆运 252
四 城市交通 253
五 邮政与电讯 254
第五章 文化教育事业 256
第一节 文化艺术 256
一 普通话的推广 256
二 文艺团体 256
三 电影制片厂简介 256
一 报纸 258
第二节 新闻出版业 258
二 广播电台 264
三 电视台 265
四 出版社 266
第三节 教育事业 269
一 教育概况 269
二 学前教育 269
三 小学教育 270
四 中等教育 270
五 高等教育 271
第六章 香港的社会生活与问题 273
第一节 医疗卫生 273
一 医疗设施 273
二 环境卫生 273
第二节 水、电、煤气供应 274
一 水 274
三 煤气 275
二 电 275
第三节 黑社会组织 276
一 乱世兴“家” 276
二 “黑”与“黄” 277
三 “黑”与“白” 277
四 狱中有“黑” 277
第四节 色情事业 278
第一节 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280
第七章 香港的旅游业 280
第二节 重要旅游点简介 282
一 太平山 282
二 海洋公园 283
三 浅水湾 283
四 宋城 284
五 太屿山风景区 284
六 太空馆 285
第八章 香港问题的和平解决 286
第一节 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严正立场 286
第二节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订 287
第三节 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重大意义 288
附 赴港会亲旅居常识 290
澳门部分 294
第一章 澳门简史 294
第二章 地理概况 297
第三章 政制与行政 29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98
一 澳门总督 298
二 立法会 299
第二节 行政机构 299
第四章 澳门经济 301
第一节 工业概况 301
第二节 对外贸易 302
第三节 建筑地产业 303
一 财政 304
第四节 财政、金融业 304
二 金融业 305
第五章 澳门的文化与教育事业 306
第一节 新闻传播事业 306
一 报纸 306
二 通讯社 308
三 广播电台 308
第二节 教育事业 309
四 电视台 309
第六章 澳门的旅游、博彩业 311
第一节 旅游业 311
第二节 博彩业 312
人物简介部分 314
二画 314
丁肇中 314
丁懋时 314
于右任 315
三毛 315
司徒华 315
卜少夫 315
三画 315
马临 316
马璧 316
马纪壮 317
马英九 317
马树礼 317
马俊贤 317
四画 318
王升 318
王拓 318
王又曾 318
王章清 319
王叔铭 319
王文兴 319
王义雄 319
王惕吾 320
尤清 320
凤飞飞 320
方毫 321
方育平 321
邓文仪 321
邓丽君 321
孔祥熙 322
孔德成 322
五画 322
古金水 322
白先勇 323
叶曙 323
石慧 323
石璋如 323
归亚蕾 323
白崇禧 324
白景瑞 324
包玉刚 325
邝广杰 325
司徒福 325
司徒美堂 325
六画 326
成龙 326
吕秀菱 326
刘秀莺 327
刘季洪 327
朱汇森 327
刘兆田 327
邬维庸 327
刘宜良 328
刘皇发 328
刘泳尧 328
关中 328
江鹏坚 329
安子介 329
许鞍华 330
许水德 330
许家屯 330
阮维周 331
孙科 331
孙运璇 331
纪弦 331
纪政 332
七画 332
杨传广 332
杨青矗 333
杨亮功 333
杨惠珊 333
李行 334
李焕 334
苏贞昌 334
芮逸夫 334
李璜 335
李小龙 335
李亦园 335
李兆基 335
李国宝 336
李国鼎 336
李政道 336
李柱名 337
李登辉 337
李嘉诚 337
严家淦 338
李福善 338
李福恩 338
连战 339
连震东 339
吴大猷 339
吴文嘉 340
吴伯雄 340
吴俊才 340
吴家玮 340
邱创焕 341
何应钦 341
谷正纲 342
余俊贤 342
余纪忠 342
何宜武 342
闵建蜀 343
汪道渊 343
沈昌焕 343
宋长志 344
宋美龄 344
宋楚瑜 344
宋瑞楼 345
邹济勋 345
张毅 345
张大千 345
张学友 346
张国英 346
张艾嘉 346
张明敏 346
张学良 347
张宝树 347
张建邦 347
张曼玉 348
陆小芬 348
陈诚 348
陈果夫 349
陈若曦 349
陈立夫 349
陈大庆 349
陈坤厚 350
陈奇禄 350
陈映真 350
陈雪屏 350
林凤娇 351
八画 351
邵玉铭 351
邵恩新 351
陈履安 351
林丽韫 352
林青霞 352
林挺生 352
林洋港 352
林海音 353
林楚楚 353
欧阳兆和 354
周台英 354
周至柔 354
周应龙 354
郑为元 354
郑正训 355
於梨华 355
胡金铨 356
胡适 356
九画 356
柯俊雄 356
胡宗南 357
胡慧中 357
郝柏村 357
查良镛 357
查济民 358
赵守博 358
钟理和 358
钟肇政 358
钟镇涛 359
侯孝贤 359
俞大维 359
洪寿南 360
洪金宝 360
俞国华 360
施启扬 360
姚一苇 361
费希平 361
费彝民 362
十画 362
秦汉 362
秦孝仪 362
聂华苓 363
顾祝同 363
秦祥林 363
袁守谦 363
钱穆 364
钱剑秋 364
倪文亚 364
高铭辉 365
徐贤修 365
高育仁 365
徐枫 365
徐庆钟 365
高魁元 366
郭宗德 366
郭南宏 366
郭泰源 366
唐纵 366
涂阿玉 367
梅艳芳 367
十一画 367
唐振楚 367
凌峰 367
唐宝云 367
黄杰 368
黄少谷 368
黄丽松 368
黄顺德 369
黄保欣 369
黄昆祥 369
黄春明 369
黄梦花 370
黄彰健 370
黄尊秋 370
曹圣芬 370
康宁祥 371
梁永章 371
十二画 371
琼瑶 371
彭明聪 372
彭孟缉 372
彭雪芬 372
董浩云 372
蒋介石 373
蒋经国 374
蒋纬国 374
蒋孝武 374
蒋彦士 375
蒋复璁 375
释觉光 375
曾琦 375
谢东闵 376
谢冰莹 376
谢长廷 376
游锡坤 376
谢雪红 377
十三画 377
楚松秋 377
赖名汤 378
甄珍 378
十四画 378
蔡进旺 378
廖瑶珠 378
黎玉玺 379
十五画 379
谭惠珠 379
谭耀宗 379
潘振球 380
十六画 380
薛岳 380
霍英东 380
十七画 381
戴炎辉 381
戴瑞明 381
魏秋桦 381
大事记部分 383
大事记(1949、10.1-1988.1) 383
附件: 439
台湾省政府台湾省警备司令部布告--戒严令(1949年5月19日) 439
“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法”(1987年6月23日) 441
附录 度量衡换算表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