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水利部部长 钮茂生 1
欢迎大家来谈水 水利部《人民日报》经济部 5
关于发展节水农业问题 陈俊生 7
海南也得警钟长鸣——海南省省长刘剑锋谈“水” 陈健 13
身在水边也忧水 《人民日报》编者 16
华北水资源告急! 杨纪珂 17
节水器具产销两难说明什么? 贾西平 21
节水也得软硬结合 《人民日报》编者 23
水——危险的“赤字” 柳絮 24
大家都要了解实情 《人民日报》编者 27
“跑、冒、滴、漏”小视不得 高惟智 28
从另一面找良方 柴生光 冀纯堂 30
并非无所作为 《人民日报》编者 32
还得“一把锹”管水 王学龙 33
大企业节水的潜力大 任兆欣 34
水的重要并不亚于 《人民日报》编者 36
可设立“报漏奖” 王彭栋 董玉星 37
铁路节水不可小看 张孝宏 38
强农固本 治水为先 程维高 40
要有这种胸怀 《人民日报》编者 44
大循环的“烟幕” 孟庆谦 45
莫让天水空自流——本溪断水的启示 王静 47
全社会都要为水出力 《人民日报》编者 49
家乡的坑塘 李银堂 50
沿海城市的供水对策 任光照 52
循环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荒的好办法 李振龙 54
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 《人民日报》编者 56
红旗渠再现青春 赵玉贤 57
老典型的新经验 《人民日报》编者 60
请加强“水”的宣传! 张遂旺 61
华北水危机探源及对策 吴国昌 62
华北应利用微咸水与咸水 任荣 64
我国也应有节水日 段宝宗 65
着眼长远 只争朝夕——湖南省省长陈邦柱谈“水” 凌志军 66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 于迅等 69
百年大计 宜长计议 《人民日报》编者 71
海岛巧留“天落水” 徐博龙 72
海水倒灌和淡水枯竭 杨庆文 74
华北不宜再上高耗水工业 肖凤桐 76
莫为“无水之炊” 《人民日报》编者 78
将水危机变为治水的动力 郭裕怀 79
知困而后省 于永利 82
水价应有助于节水 李继盛 84
水利只姓“农”吗? 《人民日报》编者 86
水利,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大家来谈水座谈会纪要 87
灾后谈水意更浓 水利部《人民日报》经济部 93
充分认识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 《人民日报》社论 95
居安思危说黄河 司毅民 97
重视水灾的人为因素 周魁一 100
沿海防潮不该遗忘 董国华 102
治淮是全社会的事业 袁国林 104
必须高度重视城市防洪工作 黄俊度 107
山区治水要更上一层楼 曹中厚 109
减轻我国洪涝灾害的一些建议 严恺等 110
增加投入 大兴水利 《人民日报》评论员 114
坚持自力更生治水 王琳 117
坚持投入才有效 虞国胜 119
把好事办好 杨文宪 121
造就一批新的水利“巨人” 《人民日报》评论员 124
大的好处与难处 张学俭 127
抓好“点、面、线”三配套 陈之强等 130
多建蓄水工程 孟庆谦 132
综合治理行蓄洪区 周本立等 134
水利也要坚持两手抓 孙玉钊等 137
涝年挖沟 早年造船 金清云 139
水利“共建”效果好 锦荣等 141
应根据条件采用机械施工 郭允苓 143
别忽视抓“七小”工程建设 余霞寿等 145
坚持团结治水 《人民日报》评论员 147
治水更需靠法制 柯礼丹 150
“搭界”要“无界”“联圩”须“连心” 王仁政 152
要给水留路 杨建章 154
治水要有个好规划 鲁道生等 156
搞好规划 联圩并圩 王智新 159
让水畅其流 水利部《人民日报》经济部 161
把福利水变成商品水 李平等 163
方城把水井水库承包到户 许淇等 166
蒲城两农民投巨资修水利 杨耕读等 168
侯马节水工程效益高 耿德顺 171
江山农村实行有偿供水制 毛国良 173
后门镇治水与开发相结合 邹锦华 175
德州水利系统借水生财 梁希忠等 177
多“龙”办水 一“龙”管水 李光芳 179
北京水利局自断“皇粮”自挣“口粮” 张学俭等 181
遵化农民浇地带钟表计算用水量 瑞增等 184
宁远兴办股份合作水库 陈颖川等 187
丹江口水库变弃水为能源 柳萍 189
莱芜出现三万水利股东 赵怀渝等 191
莒县水利设施完好率达95% 孟庆谦 193
北京水利旅游收益不薄 冉连起等 195
国庆乡水电设施管理严又细 孙力 197
谈谈水怎样流向市场 钮茂生 199
·特载·中国水资源合理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吴国昌 任光照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