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崇厚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32301397
  • 页数:477 页
图书介绍:

1.1 中药化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1

1. 绪论 1

1.2 中药化学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中的作用 2

1.2.1 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2

1.2.2 改进药物剂型,提高临床疗效 4

1.2.3 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4

1.2.4 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根据 5

1.2.5 开辟药源、创制新药 6

1.3 国内外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概况 7

1.4.2 甙类 9

1.4.4 树脂 9

1.4.3 有机酸 9

1.4.1 生物碱 9

1.4 各类成分简介 9

1.4.5 挥发油 10

1.4.6 糖类 10

1.4.7 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12

1.4.8 鞣质 12

1.4.9 植物色素 13

1.4.10 油脂和蜡 13

1.4.11 无机成分 14

2.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一般方法 16

2.1 提取法 16

2.1.1 溶剂提取法 16

2.1.2 水蒸汽蒸馏法 21

2.2.1 系统溶剂分离法 22

2.2 分离和纯化 22

2.2.2 两相溶剂萃取法 23

2.2.3 沉淀法 28

2.2.4 盐析法 29

2.2.5 结晶法 29

2.2.6 透析法 31

2.2.7 升华法 31

2.2.8 分馏法 32

2.2.9 层析法 33

2.2.10 分离技术的发展 34

2.3.1 物理常数的测定 35

2.3.2 分子式的测定 35

2.3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35

2.3.3 化合物功能基和分子骨架的推定 36

2.3.4 化合物结构式的确定 36

2.3.5 旋光谱 37

2.3.6 圆二色光谱 41

2.3.7 晶体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 43

3. 生物碱 49

3.1 生物碱的含义、分布及存在 49

3.2 生物碱的分类 50

3.2.1 杂环衍生物类 50

3.2.1.1 吡咯类衍生物 50

3.2.1.2 吡啶类衍生物 51

3.2.1.4 莨菪烷类衍生物 53

3.2.1.5 喹啉类衍生物 53

3.2.1.3 吲哚里西啶类衍生物 53

3.2.1.6 异喹啉类衍生物 54

3.2.1.7 吲哚类衍生物 57

3.2.1.8 吖啶酮类衍生物 58

3.2.1.9 咪唑类衍生物 58

3.2.1.10 喹唑啉类衍生物 59

3.2.1.11 嘌呤类衍生物 59

3.2.1.12 其他含氮杂环衍生物类生物碱 59

3.2.2 萜苹衍生物类 60

3.2.3 甾衍生物类 60

3.2.4 有机胺类生物碱 61

3.2.5 肽生物碱类 61

3.3.1 物理性状 62

3.3 生物碱的一般性质 62

3.3.2 碱性 63

3.3.2.1 共轭酸碱的概念及碱性强弱的表示 63

3.3.2.2 生物碱的分子结构和碱性的关系 63

3.3.3 溶解性 63

3.2.5 显色反应 70

3.4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70

3.4.1 总生物碱的提取 70

3.4.1.1 水或酸水提取法 70

3.4.1.2 醇类溶剂提取法 71

3.4.1.3 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 71

3.4.2 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 71

3.4.2.1 沉淀法 71

3.4.2.2 溶剂法 72

3.4.3.1 生物碱的初步分离 73

3.4.3.2 生物碱单体的分离 73

3.4.3 生物碱的分离 73

3.5 生物碱的检识 79

3.5.1 化学方法 79

3.5.2 层析定性 79

3.5.2.1 生物碱的薄层层析 79

3.5.2.2 生物碱的纸层析 84

3.5.2.3 生物碱的高效液相层析 84

3.5.2.4 气相层析法 85

3.6.1 生物碱分子的化学裂解法 86

3.6.1.1 霍夫曼降解法 86

3.6 生物碱的结构测定 86

3.6.1.2 Emde降解法 87

3.6.1.3 Von Braun裂解反应 88

3.6.1.4 其他裂解方法 88

3.6.2 波谱分析在生物碱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89

3.6.2.1 UV光谱 89

3.6.2.2 IR光谱 89

3.6.2.3 核磁共振谱(NMR) 90

3.6.2.4 质谱(MS) 94

3.7 含生物碱中药实例 97

3.7.1 麻黄 97

3.7.2 黄连 101

3.7.3 汉防已 105

3.7.4 延胡索 107

3.7.5 苦参 110

3.7.6 洋金花 111

3.7.7 番木鳖 115

3.7.8 乌头 117

4. 甙类 123

4.1 结构和分类 125

4.2 理化性质 128

4.2.1 一般形态和溶解性能 128

4.2.2 旋光性 128

4.2.3 甙键的裂解 128

4.3 提取方法 130

4.4.2 进行元素分析 131

4.4.3 稀酸水解 131

4.4 甙类的结构研究 131

4.4.1 测定各种物理常数 131

4.4.4 确定甙键的构型 133

4.4.5 确定糖和糖之间、糖和甙元之间联接位置 137

4.4.6 甙类中糖和糖之间联接顺序的决定及甙元结构的测定 139

5. 蒽衍生物 141

5.1 结构类型 141

5.1.1 单蒽核类 141

5.1.2 双蒽核类 144

5.2.3 溶解性 146

5.2.2 升华性 146

5.2.4 酸碱性 146

5.2 理化性质与呈色反应 146

5.2.1 性状 146

5.2.5 呈色反应 147

5.3 提取分离方法 149

5.4 结构测定 152

5.4.1 化学试验 152

5.4.2 波谱分析 155

5.5 含蒽醌中药的实例--大黄 161

5.6 蒽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164

5.6.1 泻下作用 164

5.6.2 抗菌作用 164

6. 香豆素和木脂素 165

6.1 香豆素 165

6.1.1 结构和分类 166

5.4.3 结构鉴定举例 169

6.1.2 理化性质 169

6.1.3 提取和分离 171

6.1.4 检识方法 172

6.1.5 波谱分析 173

6.1.6 含香豆素的中药实例 176

6.1.6.1 秦皮 176

6.1.6.2 白芷 176

6.1.6.3 白花前胡 177

6.1.6.4 川独活 177

6.2 木脂素类 177

6.2.1 结构和分类 178

6.2.2 理化性质 182

6.2.4 鉴定方法 183

6.2.3 提取分离 183

6.2.5 含木脂素的中药实例 188

6.2.5.1 牛蒡 188

6.2.5.2 连翘 188

6.2.5.3 细辛 188

6.2.5.4 五味子 189

7. 黄酮类化合物 191

7.1 结构和分类 191

7.1.1 黄酮类 193

7.1.2 黄酮醇类 193

7.1.3 双黄酮类 194

7.1.5 二氢黄酮类 196

7.1.4 异黄酮类和二氢异黄酮类 196

7.1.6 二氢黄酮醇类 197

7.1.7 查耳酮类 198

7.1.8 二氢查耳酮类 199

7.1.9 噢哢类 199

7.1.10 花色素类 199

7.1.11 黄烷醇类 200

7.1.12 其他黄酮类 201

7.2 理化性质 201

7.2.1 形态 201

7.2.2 颜色和荧光 201

7.2.3 旋光性 202

7.2.4 溶解性 202

7.2.5 酸碱性 203

7.2.6 显色反应 204

7.3.1 提取方法 207

7.3 提取和分离 207

7.3.2 分离方法 208

7.3.3 提取分离实例 216

7.3.3.1 满山红叶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216

7.3.3.2 卫矛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218

7.3.3.3 葛根中异黄酮的提取分离 218

7.4 鉴定和结构测定 219

7.4.1 利用UV光谱分析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219

7.4.2 利用NMR光谱分析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227

7.4.3 利用MS分析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237

7.4.4 碱性降解 242

7.4.5 结构确定示例 243

7.5.1 黄芩 245

7.5 含黄酮类化合物中药实例 245

7.5.2 槐花米 247

7.5.3 陈皮 248

7.5.4 满山红 249

8. 强心甙 251

8.1 结构与分类 251

8.1.1 甙元部分 251

8.1.2 糖部分 254

8.1.3 糖和甙元的连接方式 254

8.2 结构和强心作用的关系 258

8.2.1 甙元结构与强心作用的关系 258

8.2.2 构成强心甙的糖对强心作用的影响 258

8.3.2 溶解性 260

8.3.3 脱水反应 260

8.3.1 性状 260

8.3 性质和颜色反应 260

8.3.4 水解反应 261

8.3.5 颜色反应 264

8.4 提取分离 268

8.4.1 去乙酰毛花洋地黄甙丙(西地蓝)的提制 269

8.4.2 黄花夹竹桃中强心甙的提取分离 272

8.5 鉴定方法 273

8.5.1 纸层析和薄层层析 273

8.5.2 波谱分析 274

8.6 含强心甙的中药实例 277

8.6.1 铃蓝 277

8.6.2 福寿草 278

8.6.3 羊角拗 279

8.6.4 杠柳 282

8.6.5 万年青 283

9. 皂甙 285

9.1 概述 285

9.2 甾体皂甙 285

9.2.1 甾体皂甙元结构特点 286

9.2.2 甾体皂甙的结构类型 286

9.3 三萜皂甙 289

9.3.1 五环三萜皂甙 289

9.3.2 四环三萜皂甙 290

9.3.3 其他 290

9.4.4 溶血性 292

9.4.3 发泡性 292

9.4 皂甙的性质 292

9.4.2 溶解性 292

9.4.1 性状 292

9.4.5 熔点和旋光度 293

9.4.6 皂甙的水解 293

9.5 皂甙的提取分离方法 293

9.5.1 皂甙及皂甙元的提取 293

9.5.2 皂甙的分离、精制 295

9.5.2.1 分段沉淀法 295

9.5.2.2 铅盐沉淀法 295

9.5.2.3 胆甾醇沉淀法 295

9.5.2.4 吉拉尔试剂法 295

9.5.2.5 层析分离法 296

9.6 皂甙的检识和结构研究 298

9.6.1 皂甙的检识 298

9.6.1.1 化学方法 298

9.6.1.2 波谱分析法 299

9.6.2 皂甙的结构研究 308

9.7 含皂甙的中药实例 311

9.7.1 人参 311

9.7.2 甘草 314

9.7.3 柴胡 317

9.7.4 桔梗 321

10.1.1 萜类的含义和分类 323

10.1.2 萜类的生源关系 323

10. 萜类和挥发油 323

10.1 概述和理化性质 323

10.1.3 萜类的重要理化性质 326

10.1.3.1 萜类的重要化学反应 327

10.1.3.2 萜类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329

10.2 单萜 331

10.2.1 链状单萜 331

10.2.1.1 月桂烯和罗勒烯 332

10.2.1.2 ?牛儿醇和香?醇 332

10.2.1.3 柠檬醛和香茅醛 333

10.2.2 单环单萜 334

10.2.2.1 对-薄荷烷型 335

10.2.2.2 环香叶烷型 336

10.2.3.1 ?烷型和葑烷型衍生物 337

10.2.3 双环单萜 337

10.2.3.2 蒎烷型衍生物 338

10.2.3.3 莰烷型衍生物 339

10.3 环烯醚萜和环烯醚萜甙 340

10.3.1 概述和结构类型 340

10.3.2 环烯醚萜类 341

10.3.3 环烯醚萜甙 342

10.3.3.1 4-位无取代基的环烯醚萜甙 342

10.3.3.2 4-位有取代基的环烯醚萜甙 342

10.3.4 裂环环烯醚萜甙 343

10.3.4.1 龙胆苦甙和獐牙菜甙 344

10.3.4.2 金吉甙和女贞甙 344

10.3.5 环烯醚萜类的理化性质 344

10.3.6.1 铅盐沉淀法 345

10.3.6 环烯醚萜甙的提取分离 345

10.3.6.2 活性炭吸附法 346

10.4 倍半萜 347

10.4.1 概述和结构类型 347

10.4.2 开链倍半萜 347

10.4.3 单环倍半萜 348

10.4.3.1 没药烷型衍生物 348

10.4.3.2 蛇麻烷型衍生物 349

10.4.3.3 其他大环衍生物 349

10.4.4 双环倍半萜衍生物 350

10.4.4.1 桉烷型衍生物 351

10.4.4.2 薁类衍生物 352

10.4.5 倍半萜内酯提取实例 353

10.5.1 概述和结构类型 354

10.5 二萜 354

10.5.2 单环二萜 355

10.5.3 双环二萜 356

10.5.4 三环二萜 356

10.5.5 四环二萜 358

10.5.5.1 贝壳杉烷型衍生物 358

10.5.5.2 木藜芦毒烷型衍生物 358

10.5.5.3 大戟二萜醇型辅致癌剂类 359

10.5.6 分离提取实例 359

10.5.6.1 穿心莲内酯 359

10.5.6.2 芫花酯乙 360

10.6.2.2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361

10.6.2.1 挥发油的通性 361

10.6.2 挥发油的通性和化学组成 361

10.6.1 概述 361

10.6 挥发油 361

10.6.3 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 362

10.6.3.1 挥发油的提取 362

10.6.3.2 挥发油的分离 363

10.6.4 挥发油的鉴定 366

10.6.4.1 化学常数的测定 366

10.6.4.2 功能基的鉴定 366

10.6.4.3 气液层析(GLC) 367

10.6.4.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368

10.6.5 挥发油实例 369

10.6.5.1 薄荷油 369

10.6.5.2 细辛挥发油 370

10.6.5.3 莪术油 372

11.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 374

11.1 胆汁酸类及含该类成分的重要中药 374

11.1.1 胆汁酸的结构特征、命名及其在动物界的分布 374

11.1.2 胆汁酸的化学性质和颜色反应 375

11.1.3 主要胆汁酸的提取分离方法 377

11.1.4 胆汁酸的鉴定 378

11.1.5 牛黄和熊胆 379

11.2 蟾蜍浆和蟾酥 380

11.2.1 蟾蜍浆和蟾酥的化学成分 380

11.2.2 蟾毒配基、结合型蟾毒配基、强心甾烯蟾毒类的分离 384

11.2.3 蟾蜍甾二烯类的鉴定 387

11.3.1 化学成分 390

11.3 麝香 390

11.3.2 麝香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391

11.4 阿胶 394

12. 其他成分 396

12.1 有机酸 396

12.1.1 提取分离方法 397

12.1.2 检识方法 398

12.1.3 实例 398

12.1.3.1 北升麻 398

12.1.3.2 四季青 399

12.2 醌类 399

12.2.1 结构和分类 399

12.2.2 理化性质及检识反应 399

12.2.4.1 白雪花 401

12.2.4.2 紫草 401

12.2.3 提取分离方法 401

12.2.4 实例 401

12.3 环酮 402

12.4 植物甾醇 403

12.4.1 谷甾醇类 403

12.4.2 豆甾醇类 403

12.4.3 菠甾醇类 403

12.4.4 实例 404

12.4.4.1 人参 404

12.4.4.2 青蒿 404

12.5 昆虫变态激素 405

12.5.1 结构与提取方法 405

12.4.4.3 荷莲豆 405

12.5.2 实例 406

12.5.2.1 土牛膝 406

12.5.2.2 怀牛膝 406

12.6 有机含硫化合物 407

12.6.1 大蒜 407

12.6.2 蔊菜 408

12.7 氨基酸 409

12.7.1 检识反应 409

12.7.2 提取分离方法 410

12.8.1 提取分离方法 411

12.8 蛋白质和酶 411

12.7.3.2 使君子氨酸 411

12.7.3.1 南瓜子氨酸 411

12.7.3 实例 411

12.8.2 实例 412

12.8.2.1 天花粉蛋白 412

12.8.2.2 雷丸素 413

12.8.2.3 半夏蛋白 413

12.9 多糖 413

12.9.1 特性 413

12.9.2 实例 413

12.9.2.1 人参多糖 413

12.9.2.2 黄芪多糖 414

12.10 鞣质 415

12.10.1 分类 415

12.10.3 两类鞣质的区别 419

12.10.2 通性 419

12.10.4 提取分离方法 420

12.10.5 实例 420

12.10.5.1 虎杖 420

12.10.5.2 四季青 420

12.10.6 鞣质的生物活性 421

13. 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422

13.1 概述 422

13.2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途径 422

13.2.1 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进行研究 423

13.2.2 中药单味药的研究 425

13.2.3 中药复方的研究 427

13.2.4 从分子生物学的途径研究中药 428

13.3.2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431

13.3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方法 431

13.3.1 调查研究 431

13.3.3 确定生物活性或药理作用的筛选模型及方法 436

13.3.4 化学成分的分离 438

13.4 研究举例 440

13.4.1 青黛治疗白血病的研究 440

13.4.2 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 443

附录 中药研究文献参考 448

一、目录与索引类 448

二、重要古典著作 448

三、近代重要中药著作 448

四、近代国外文献 448

中(草)药化学成分汉英索引 450

中(草)药化学成分英汉索引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