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原子结构 1
1-1 卢瑟福的实验和原子结构的模型 1
1-2 原子序数和原子质量 2
1-3 原子核的结构 3
1-4 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3
1-5 氢原子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5
1-6 氢原子的电离能 11
1-7 单电子原子的玻尔理论 12
1-8 物质波 14
1-9 测不准原理 15
1-10 原子轨道 16
1-11 波动方程和势箱中的粒子问题 17
薛定谔波动方程 17
势箱中粒子 18
1-12 氢原子的波动方程和量子数 22
量子数 22
轨道量子数的详细说明 24
1-13 多电子原子 34
1-14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电子互斥效应 38
1-15 原子的能量状态和谱项符号 41
多电子原子的能态 42
含有等价电子的多电子原子的能态 43
多电子原子的基态谱项 45
基态谱项符号的确定 45
原子能态和价轨道的电离能 46
第2章 原子和分子的性质 52
2-1 原子的路易氏(Lewis)结构 52
2-2 分子中的有效原子半径 53
2-3 电离能和轨道构型 54
电离能与周期性 58
原子实电子的电离能 59
2-5 共价键 60
2-4 电子亲和能 60
2-6 H2和H2+在磁场中的特性 63
2-7 双原子分子的路易氏结构 63
2-8 离子键 64
2-9 电负性 66
2-10 具有离子特性的共价键:HC1分子 68
2-11 多原子分子的路易氏结构 69
甲烷、氨和水 69
铍和硼的氢化物 70
氯化镁,离子分子 71
2-12 具有双键和三键的分子 72
氯化铵分子 72
2-13 重原子的成键 75
2-14 共振 76
2-15 分子的几何构型 79
价层电子对互斥方法与分子几何构型 79
VSEPR在空间(位)数大于6的分子中的应用 84
VSEPR规则的例外 85
2-16 应用路易氏结构推测分子的拓扑结构 86
2-17 分子对称性 89
2-18 极性和非极性多原子分子 92
3-1 氢分子的价键理论 100
第3章 化学成键的价键和杂化轨道描述 100
3-2 氟化氢分子的价键理论 105
3-3 水分子的价键理论 106
3-4 氨分子的价键理论 112
3-5 关于不含孤对电子的分子的价键理论 114
BeH2的价键理论 114
BH3的价键理论 116
CH4的价键理论 118
PH5和SH6的价键理论 119
3-6 关于碳化物中单键和重键的杂化轨道描述 122
乙炔 123
苯 125
3-7 杂化轨道的数学表示 127
3-8 硼烷的结构和成键 132
第4章 双原子分子电子结构的分子轨道理论和光谱性质 138
4-1 H2+的成键理论 138
分子轨道的能级 143
H2+的MO处理方面的改进 145
4-2 H2的分子轨道理论和价键理论 147
4-3 在具有1s价原子轨道的分子中净的键 149
4-4 分子光谱 150
4-5 光电子能谱:研究分子轨道的一种实验方法 160
4-6 具有s和P价原子轨道的分子 164
σ轨道 164
π轨道 166
s-Pσ混合 167
4-7 同核双原子分子 172
锂 173
铍 174
硼 174
氮 175
氧 175
碳 175
氟 176
氖 176
4-8 关于线性分子的光谱项符号 176
4-9 N2、O2和F2的光电子能谱 180
氮 180
氧和氟 180
N2、O2和F2原子实电子的光电子能谱 184
4-10 过渡元素的同核双原子分子 185
Cu2分子 189
4-11 异核双原子分子 189
Nb2分子 189
V2分子 189
氟化氢 191
一氧化碳 193
一氟化硼 194
其他异核双原子分子和离子的键性质 196
某些过渡金属的异核分子 199
第5章 多原子分子的电子结构、光电子能谱和反应的前线轨道理论 208
5-1 最简单的多原子分子H3+ 208
5-2 BeH2和H2O的离域分子轨道 209
甲硼烷分子 216
5-3 BH3和NH3的离域分子轨道 216
氨分子 220
5-4 CH4的离域分子轨道 223
5-5 等电子系列Ne、HF、H2O、NH3和CH4的光电子能谱 227
5-6 CO2和XeF2的离域分子轨道 229
CO2的分子轨道 229
CO2的光电子能谱 232
XeF2的分子轨道 234
5-7 分子轨道理论和分子拓扑结构 236
乙烯 238
5-8 碳化合物的离域分子轨道 238
苯 241
5-9 前线轨道的概念 243
质子亲和能与前线轨道概念 243
前线轨道概念在一氧化碳反应中的应用 247
化学反应的对称性规则 249
5-10 含有一个未饱和配位体的过渡金属分子的分子轨道理论 252
5-11 原子实电子的光电子能谱 256
第6章 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 264
6-1 结构和稳定性 264
硬、软金属离子和配位体 264
螫合作用和稳定性 268
6-2 异构现象 270
立体异构现象 270
结构异构现象 272
6-3 有效原子序数和稳定性 272
有效原子序数 273
金属羰基化合物 274
6-4 金属有机π配位化合物 276
6-5 双原子配位体的配位模型 278
6-6 ReC182-和Mo6C184+中的金属键 281
6-7 八面体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场理论 281
八面体配位化合物的光电子能谱 288
d-d跃迁和光吸收 290
影响△O值的因素 291
6-8 平面四方型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场理论 293
6-9 四面体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场理论 295
6-10 电荷转移吸收带 297
6-11 二苯铬的分子轨道理论 298
6-12 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形状 301
杨-泰勒效应 302
角重叠模型 303
AOM在四配位化合物中的应用 305
AOM在八面体和平面四方型配位化合物中的应用 310
6-13 八面体配位化合物中dz2和dx2-y2轨道的等价性 312
6-14 在四面体对称中d轨道重叠积分的确定 314
第7章 固体和液体中的成键 322
7-1 元素单质固体和液体 322
7-2 离子固体 328
7-3 分子固体和液体 329
范德华力 329
极性分子和氢键 335
极性溶剂分子 339
7-4 金属 340
金属与离子晶体特性的比较 341
金属中的电子能带 342
7-5 非金属网状固体 344
半导体 346
硅酸盐 346
7-6 离子固体中的点阵能 350
点阵能的计算 351
希腊字母 359
部分问题和习题答案 360
附录 376
物理常数和书中用的变换因子 376
索引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