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先秦的货币和信用 1
第一节 先秦的货币 1
一、古代货币的起源 1
二、古代货币的早期发展 3
三、黄金 6
四、春秋战国时代货币的特点 7
第二节 先秦的信用 7
一、信用的发生 7
二、春秋战国时代的信用 9
一、秦始皇统一货币 11
第一节 秦至隋朝的货币 11
第二章 秦至隋朝的金融 11
二、汉武帝改革币制 12
三、三国至隋朝的币制 14
第二节 秦至隋朝的信用 15
一、两汉的放款市场 15
二、典质的产生 18
第三章 唐宋元的金融 20
第一节 货币与币制 20
一、唐高祖改革币制 20
二、铁钱、黄金和白银的使用 21
三、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23
四、元朝的纸币及其管理 25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机构 27
一、唐朝信用事业的发展 27
二、宋朝的国家信用和货币兑换 30
第四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的金融 33
第一节 货币与币制 33
一、明朝的纸币制度 33
二、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 35
三、制钱 36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机构 36
一、典当业的发展 36
二、钱庄(银号、账局)的兴起 37
三、票号的产生 38
第五章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时期的金融 40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危机 40
一、落后的银两制度 40
二、自铸银元 42
三、从制钱到铜元 44
四、银贵钱贱 48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52
一、典当业由盛而衰 52
二、钱庄的发展 53
三、票号由兴盛到衰亡 58
四、官银钱号 65
五、清末金融风潮 67
第三节 资本主义金融势力的入侵 69
一、外国银行的设立及其扩张 69
二、外国银行的经济侵略与掠夺 76
三、国际银行团 85
第四节 中国的银行业兴起 87
一、中国银行业兴起的历史条件 87
二、中国通商银行的成立 88
三、户部(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设立 89
四、私人资本银行的出现 91
五、中国的银行业兴起所表现出的特点 92
一、汇丰银行夺取关税保管权 95
第一节 帝国主义在华金融势力的扩张 95
第六章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金融 95
二、外国银行势力的继续扩张 96
三、银行团的演变和“善后大借款” 100
第二节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102
一、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102
二、民族资本银行的发展 105
三、钱庄的继续发展 108
四、证券市场的兴起和信交风潮 110
第三节 混乱的货币流通 111
一、币制改革的争论 111
二、银元、铜元的铸造与流通 112
三、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113
第七章 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金融 115
第一节 英美日在中国的争夺 115
一、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 115
二、英美日对中国货币支配权的争夺 118
三、东北金融殖民地化 119
第二节 官僚资本金融垄断体系的建立 122
一、设立中央银行 122
二、控制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124
三、设立中国农民银行 125
四、设立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 127
五、推行合作金库 128
六、兼并民族资本银行和控制钱庄 129
第三节 币制改革 131
一、废两改元 131
二、美国白银政策与中国白银外流 133
三、实施法币政策 135
第四节 民族资本金融业的继续发展和钱庄走向衰落 138
一、金融业资产阶级对国民政府的经济支持 138
二、民族资本银行的继续发展 139
三、其他金融机构概况 141
四、金融市场的发展上海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 142
五、钱庄的衰落 144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金融体制 147
一、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金融业的畸形繁荣 147
第八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金融 147
二、战时金融管制 151
三、设立四联总处,强化中央银行职能 154
四、四行的联合贴放业务 159
第二节 法币的通货膨胀 161
一、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 161
二、法币的膨胀 163
三、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及其失败 167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资本金融业 171
一、民族资本银行的内迁及业务活动的受限制 171
二、民族资本银行在通货膨胀中分沾利益 173
第四节 日本帝国主义对关内沦陷区的金融掠夺 175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关内的金融掠夺 175
二、利用、排挤法币 178
三、实行通货膨胀 180
第九章 官僚资本金融的极度扩张及其崩溃 182
第一节 美国独占国统区金融市场 182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中国独占地位的确立 182
二、美国独占中国的金融市场 185
第二节 官僚资本金融的极度扩张 186
一、接收敌伪银行和清理敌伪钞券 186
二、官僚资本银行垄断地位的空前加强 188
一、法币加剧恶性膨胀 190
第三节 货币制度的总崩溃 190
二、法币继续恶性膨胀下的黄金政策 193
三、法币继续恶性膨胀下的外汇政策 195
四、金圆券的出笼及其崩溃 196
五、官僚资本外逃 199
六、银元券的垂死挣扎 200
第四节 民族资本金融业的衰落 203
一、国民政府对民族资本金融业的限制和打击 203
二、业务的萎缩 206
三、民族资本金融业的投机活动 207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金融的创立 209
一、摧毁旧的金融制度 209
第十章 新民主主义金融 209
二、革命根据地银行的建立 213
三、造币厂和印钞厂的建立 215
四、根据地银行的货币发行与管理 216
五、革命根据地银行的业务 219
六、“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对革命根据地金融业的影响 220
七、策略转变时期的金融政策 221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金融的发展 222
一、边区银行的建立及其任务 223
二、货币发行与货币流通 225
三、边区银行的信贷业务 228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金融的发展壮大 230
一、解放区银行的大发展 230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金融体系的形成 232
三、人民币的发行与全国货币的统一 233
四、对敌货币斗争的最后胜利 235
五、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 238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期间的金融 243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金融 243
一、建立新中国的金融体系 243
二、稳定金融物价 246
三、贯彻统一财经工作的决定与《共同纲领》的金融政策 247
四、为壮大国营经济提供信贷 249
五、配合土地改革,支持农业生产发展 250
六、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51
一、运用多种手段聚集资金 253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金融 253
二、集中资金支持国营经济发展壮大 255
三、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56
四、发行新人民币,健全货币制度 258
五、建立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 259
第十二章 “大跃进”时期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金融 262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的金融 262
一、经济盲目发展中的金融工作 262
二、金融工作失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金融工作中的纠“左”反“右” 264
第二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金融 266
一、国民经济调整初期的金融工作 266
二、“银行工作六条”及其贯彻实施 267
三、国民经济调整绩效在金融方面的主要表现 271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金融工作 274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中金融工作所受冲击和破坏 274
一、贷款大撒手与放松金融管理 274
二、金融业务受冲击,银行机构被合并 275
三、金融部门在困境中坚持工作 276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银行工作的两次转机与挫折 277
一、银行工作的第一次转机与挫折 277
二、银行工作的第二次转机与挫折 280
第一节 “拨乱反正”时期的金融 282
一、澄清是非与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282
第十四章 “拨乱反正”时期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金融 282
二、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 283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金融(上) 285
一、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地位的确立及新的金融 285
体系的形成 285
二、改革银行信用体系,发展多种信用形式与建立 288
资金市场 288
三、开拓发展国际金融合作关系 290
四、加强与改善金融宏观管理 292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金融(下) 294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294
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金融进行宏观调控 299
三、推进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