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1
凡例 1
概述 1
序二 3
大事记 7
地理编 59
第一章 自然环境 59
第一节 位置 境域 59
第二节 地质 60
第三节 地貌 62
第四节 气候 64
第五节 灾害性天气 68
第六节 河流 73
第二章 自然资源 76
第一节 土地 76
第二节 水 79
第三节 矿藏 82
第四节 植物 动物 83
第一节 建置沿革 85
第三章 建置 政区 85
第二节 政区演变 86
第三节 现行政区 91
政治编 9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襄城县地方组织 97
第一节 党的重要活动纪略 97
第二节 党的代表大会与代表会议 108
第三节 机构设置 114
第五节 组织建设 118
第四节 内务工作 118
第六节 宣传教育 121
第七节 纪律检查 123
第八节 统一战线 125
第九节 来信来访 125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127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27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129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133
第四节 公民选举 136
第一节 政府工作部门 139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 139
第二节 基层行政机构 140
第三节 政务工作纪要 143
第四节 外事活动 149
第四章 县政协 153
第一节 历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54
第二节 机构设置 155
第三节 主要工作 15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58
第五章 劳动人事 158
第二节 劳动 159
第三节 人事 164
第四节 劳动工资 165
第五节 离休 退休 166
第六章 民政 167
第一节 机构 168
第二节 优抚 168
第三节 复退安置 172
第四节 救灾和社会救济 173
第五节 社会福利 175
第六节 婚姻登记 176
第七节 收容遣送 177
第八节 殡葬改革 177
第九节 移民支边 177
第七章 政法 178
第一节 公安 178
第二节 检察 181
第三节 审判 183
第四节 司法行政 184
第一节 工人团体 186
第八章 群团 186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 188
第三节 妇女团体 192
第四节 农民团体 194
第五节 商民团体 195
第六节 其他团体 196
第九章 中国国民党襄城县地方组织 19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97
第二节 组织建立与党员发展 198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99
第一节 县衙 县署 200
第十章 明清及民国县行政机构 200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 206
第三节 县参议会 209
军事编 211
第一章 机构设置 211
第一节 清代军事机构 211
第二节 民国时期军事机构 211
第三节 襄城解放后军事机构 212
第二章 兵役 213
第一节 募兵制 213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214
第二节 征兵制 214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214
第三章 驻军 215
第一节 古代驻军 215
第二节 民国年间驻军 216
第三节 解放后驻军 217
第四章 重大战事 218
第一节 古代 218
第二节 近代 219
第三节 现代 220
第一节 组织建设 223
第五章 民兵 223
第二节 政治教育 224
第三节 军事训练 225
第四节 历次代表会 225
第五节 主要活动 226
第六章 防空 228
第一节 防空教育 228
第二节 防空设施 228
二、民众反日斗争 229
附: 229
一、日军大屠杀 229
三、“还乡团”暴行 230
经济编 231
经济综述 231
第一章 农业 245
第一节 农作物 245
第二节 农艺农技 253
第三节 农机 262
第四节 管理与分配 267
第五节 机构设置 270
第二章 烟草 270
第一节 烟草生产 273
第二节 产品经营 281
第三节 烟叶加工 292
第四节 经营管理 295
第五节 机构设置 299
第三章 林业 301
第一节 林木分布 301
第二节 林业区划 302
第三节 植树造林 303
第四节 林业科技 307
第五节 林木管理 310
第六节 机构设置 310
第四章 畜牧 311
第一节 畜禽饲养 311
第二节 良种繁育 315
第三节 饲草饲料 316
第四节 疫病与防治 317
第五章 水利 318
第五节 机构设置 318
第一节 水利工程 319
第二节 工程管理 330
第三节 抗洪抢险 332
第四节 水产 332
第五节 水文观测 333
第六节 机构设置 334
第六章 工业 334
第一节 能源 338
第二节 机械 341
第三节 化工 343
第四节 建材 343
第五节 纺织 缝纫 皮革 鞋帽 345
第六节 造纸 印刷 346
第七节 食品 348
第八节 木器 349
第九节 工艺制品 349
第十节 经营管理 351
第十一节 机构设置 351
第七章 乡镇企业 352
第一节 体制演变 353
第二节 行业分类 353
第三节 经营管理 357
第四节 机构设置 357
第八章 城乡建设 358
第一节 县城建设 358
第二节 乡村建设 364
第三节 房产管理 364
第四节 建筑管理 366
第五节 环境保护 367
第六节 机构设置 368
第九章 交通 369
第一节 公路 369
第二节 铁路 378
第三节 水路运输 379
第四节 机构设置 380
第十章 邮电 381
第一节 邮政 381
第二节 电信 384
第十一章 商业 387
第三节 机构设置 387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销售 393
第二节 粮油购销 397
第三节 生产资料供应 401
第四节 农副产品购销及废旧物资回收 405
第五节 对外贸易 409
第六节 饮食服务 411
第七节 经营组织形式 412
第八节 经营管理 418
第九节 机构设置 421
第十二章 财政 422
第一节 财政收入 423
第二节 财政支出 425
第三节 财政管理 428
第四节 财政监察 429
第五节 机构设置 430
第十三章 税务 430
第一节 田赋 农业税 431
第二节 工商税 432
第三节 机构设置 435
第十四章 金融 436
第一节 货币 436
第二节 银行业务 438
第三节 信用合作 446
第四节 人民保险 448
第十五章 经济管理 450
第一节 计划管理 450
第二节 统计 450
第三节 审计 451
第四节 物价 452
第五节 计量 456
第六节 工商管理 457
文化编 463
第一章 教育 46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63
第二节 儒学教育 463
第三节 普通教育 465
第四节 专业教育 469
第五节 业余教育 471
第六节 考试制度 472
第七节 师资 473
第八节 教学研究 电化教学 475
第九节 经费 476
第十节 校舍 477
附:科举 477
第二章 科学技术 47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79
第二节 科技人员 479
第三节 科研与科普 480
第四节 科研成果 481
第三章 文化艺术 48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84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486
第三节 电影 492
第四节 文苑 493
第五节 文物 501
第四章 新闻 508
第一节 报纸 508
第二节 新闻报道 509
第三节 广播 511
第四节 电视 512
第五节 图书报刊发行 513
第五章 档案 51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16
第二节 档案管理 516
第三节 馆库建设 518
第六章 卫生 51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19
第二节 医务人员 521
第三节 中、西医 523
第四节 药品 527
第五节 疫病预防 528
第六节 疾病治疗 531
第七节 医疗设备 536
第八节 经费管理 537
第九节 医学研究 538
附:民间验方 539
第七章 体育 54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40
第二节 体育设施 540
第四节 群众体育 541
第三节 学校体育 541
第五节 体育竞赛 542
风土民情编 545
第一章 人口 545
第一节 人口概况 545
第二节 人口普查 547
第三节 计划生育 550
第二章 民族 宗教 554
第一节 民族 554
第二节 宗教 556
第一节 食衣住行 559
第三章 民俗 559
第二节 节日时令 560
第三节 婚丧喜庆 562
第四节 婚姻家庭 564
第五节 亲属称谓 565
第六节 美德新风 566
第七节 社会陋习 567
第四章 会道门 569
第一节 语音对照 572
第五章 方言 572
第二节 词汇 573
第三节 谚语 歇后语 575
人物编 579
一、传记 579
二、简介 601
三、名表 615
襄城县革命烈士名表 615
襄城县省以上英模名表 624
襄城科技人员名表 627
外籍在襄城长期工作科技人员名表 635
襄城籍县团级以上党政军干部名表 636
乡镇概况编 641
城关镇 641
颍桥回族镇 642
颍阳乡 643
王洛乡 645
汾陈乡 646
十里铺乡 648
孙祠堂乡 649
湛北乡 651
山头店乡 652
丁营乡 654
茨沟乡 655
麦岭乡 657
姜庄乡 659
范湖乡 660
双庙乡 661
库庄乡 663
一、襄城县志综录 665
附录 665
二、襄城地名考 666
三、襄城八景 668
四、重大事故 669
五、奇闻轶事 671
六、奇异天象 671
七、修志文件选录 672
修志始末 681
跋 683
编纂、审定机关 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