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章 概述 3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研究简史 3
一、Weil病 3
二、病原体的发现 3
三、钩端螺旋体属名的创立 4
四、钩端螺旋体属的分类 4
五、我国钩端螺旋体病研究简史 5
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病的地理分布 6
一、在世界的分布 6
二、在我国的分布 10
一、形态、超微结构及结构成分的免疫化学 14
(一)外膜 14
第二章 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 14
第一节 形态学 14
(二)轴丝 16
(三)圆柱形菌体 17
(四)微纤毛 18
二、染色 18
(一)Fontana镀银染色法 19
(二)媒染染色法 19
(五)组织切片染色法 20
(三)Ryu染色法 20
(四)K?KTEHKO染色法 20
第二节 生理学 21
一、培养 21
(一)培养基 21
(二)酸碱度 22
(七)生长情况 23
(五)对二氧化碳的需要 23
(六)接种量及杂菌的影响 23
(四)对氧的需要 23
(三)孵育温度 23
二、营养要求 25
(一)兔血清 25
(二)蛋白质与氨基酸 26
(三)脂质 28
(四)维生素 30
(五)碳水化合物 31
(六)丙酮酸盐 32
(七)无机盐 32
(八)血红素 32
(九)其它营养物质 33
(十)组织细胞对钩端螺旋体生长的促进作用 33
三、新陈代谢 34
(一)酶 34
(二)代谢与氧化 37
(三)毒素 39
四、理化与生物因素对钩端螺旋体的影响及其在外界的生存力 42
(一)理化与生物因素的影响 42
(二)在外界的生存力 43
第三节 抗原构造及化学组成 45
一、抗原构造 45
二、原的提取及其化学组成 47
三、钩端螺旋体与其他微生物间的抗原关联 53
第四节 变异性 54
第五节 分类 55
一、生性与寄生性钩端螺旋体的鉴别 60
(一)硫酸铜试验 61
(二)氧化酶试验 62
(三)卵黄试验 62
(四)8-氮鸟嘌呤生长抑制试验 62
(十)小白鼠红细胞溶解试验 63
(九)脂肪酸需要试验 63
(十一)二氨基嘌呤鉴别试验 63
(十二)三油酸酯酶活性试验 63
(七)硝酸银及氯化汞鉴别试验 63
(六)二氧化碳生长试验 63
(五)低温生长试验 63
(八)对各种细胞和组织培养细胞的病理作用 63
二、新分类方法的探讨 64
三、我国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分类情况 65
第三章 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 77
第一节 储存宿主 77
一、啮齿目 77
二、食虫目 77
三、食肉目 78
四、有袋目 78
五、双门齿亚目 78
六、偶蹄目 78
七、灵长目 78
十、鸟类 79
十一、爬行动物 79
九、兔形目 79
八、翼手目 79
十二、两栖动物 80
十三、鱼类 80
十四、禽类 80
十五、实验动物 80
十六、家畜 80
(一)猪 81
(二)牛 81
(三)犬 81
(四)马 82
(五)山羊 82
(六)绵羊 82
(七)猫 82
(一)在肾内存在的原因 90
第二节 带菌与排菌 90
一、在肾内的定居与繁殖 90
(二)在肾内有否繁殖的问题 91
(三)在肾内引起的组织反应 91
(四)与感染有关的因素 91
二、带菌率及其影响因素 91
(一)不同地区带菌率的差异 91
(二)带菌率的季节变化 91
(三)带菌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92
三、排菌率与排菌时间 93
(一)排菌时间 93
(二)排菌量的变动和间歇排菌现象 93
(三)尿pH与排菌的关系 94
(四)血中抗体与排菌的关系 94
一、菌群分布及其变动 95
第三节 病原体 95
四、母体抗体对子代带菌状态的影响 95
二、我国几个重要菌群和菌型 99
三、菌群更迭 101
四、致病力变化的流行病学意义 102
五、在水中存活的因素 104
(一)影响水中存活时间的因素 104
(二)研究水中菌体的意义 105
(三)在水中的繁殖问题 105
六、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 106
七、在尿、乳和组织中的存活时间 106
第四节 疫源地的形成与类型 107
一、自然疫源地 108
二、经济疫源地 109
第五节 各种储存宿主的传染源作用 109
一、鼠类 109
二、家畜 110
三、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 111
四、蛙及其它冷血动物的传染源意义 113
五、节肢动物的流行病学意义 115
第六节 传播途径 116
一、间接接触感染 116
二、直接接触感染 117
第七节 流行特征 118
一、季节分布 118
(二)雨水型 120
二、流行形式及其特点 120
(一)洪水型 120
(三)稻田型 121
三、年龄、性别与职业 124
四、病死率 125
五、免疫性 126
六、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意义 126
二、流行病学调查 131
一、自然和社会情况的一般调查 131
第四章 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131
第二节 调查项目和方法 131
第一节 调查目的和意义 131
第三节 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33
一、发病率和病死率统计 134
二、流行特点分析 134
三、临床资料统计 134
四、传染源分析 134
第四节 调查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134
一、确定主要传染源时应注意的问题 134
二、确定流行菌群(型)应注意的问题 136
(二)诊断标准 136
三、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血清学方法须注意的问题 137
(一)须充分认识各种血清学方法的机制和特点 137
(五)统计方法问题 138
(三)双份血清的重要意义 138
(四)抗体滴度4倍增长的特异性问题 138
(六)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139
(七)两种以上快速诊断方法综合判断的意义 141
四、动物带菌的调查方法 141
五、注意检查水中的菌体 142
六、诊断病人要有流行病学观点 143
第五章 钩端螺旋体病的实验诊断 146
第一节 实验室的要求与管理 146
一、建筑要求 146
二、下水处理 146
三、培养物的管理 146
六、个人防护措施 147
七、玻璃仪器的要求 147
第二节 暗视野显微镜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147
五、实验动物室的管理 147
四、操作室的管理 147
一、原理 148
二、使用方法 149
三、使用时注意事项 149
第三节 早期快速诊断方法的探讨 150
一、标本采集 150
(一)病人血液检查 151
二、直接和差速离心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法 151
(二)动物尿液检查 153
(三)鼠肾带菌的直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154
三、改良镀银染色法 155
四、免疫荧光检查法 158
五、反向被动血凝试验 164
六、免疫酶染色法 166
七、尿溶解素溶解试验 167
(一)免疫粘着试验 168
八、其它检查方法 168
(三)血清IgG和IgM对诊断的意义 170
(二)细胞毒性因子测定 170
九、几种快速诊断法同时应用的意义 173
第四节 钩端螺旋体菌群的快速鉴定 173
一、反向炭凝试验 174
二、膨胀试验 176
三、标记含A蛋白葡萄球菌凝集试验 176
第五节 分离培养 178
一、病人血液培养 178
(一)标本采集 178
(二)分离培养步骤 178
(三)影响血液培养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178
二、病人尿液培养 179
(一)用含药物的培养基作分离培养 179
(二)病人尿液接种动物后分离培养 179
(一)野生动物脏器的培养 180
三、病人其它检材的培养 180
四、动物脏器培养 180
(二)家畜脏器的培养 181
五、动物尿液培养 182
(一)培养基 182
(二)尿液采集与接种 182
(三)尿液过滤除菌后接种培养 183
六、从疫水和土壤中分离菌体 183
(一)直接培养法 183
(二)动物接种法 184
(三)豚鼠浸泡法 185
七、自两群混合感染材料中分离各群菌体 185
(一)连续传代法 185
(二)免疫血清抑制法 185
(三)显微操作器纯化法 185
(一)生物过滤法 186
八、菌体受杂菌污染材料的纯化 186
(二)药品纯化法 187
(三)过滤器纯化法 188
(四)离心除杂菌法 188
(五)1%琼脂平板纯化法 188
(六)显微操作器纯化法 188
第六节 动物实验法 188
一、敏感动物的选择 189
二、动物接种和观察 189
(一)豚鼠接种 189
(二)金地鼠接种 191
(三)家兔接种 193
(四)小白鼠接种 193
(五)其它动物感染 194
(六)分离弱毒株的动物模型 194
第七节 血清学试验 195
一、标本采集 196
(一)病人标本 196
(二)动物标本 197
二、试验方法 197
(一)凝集试验 197
(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203
(三)补体结合试验 208
(四)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214
(五)溶血试验 220
(六)胶乳凝集试验 224
(七)间接炭凝试验 228
(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34
(九)虫胶增浊抗原快速凝集试验 243
二、体内蔓延 246
一、侵入途径 246
第一节 病理概述 246
第六章 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理学 246
三、在血液和组织中的生长繁殖 247
(一)菌体在血液中的含量与病情轻重的关系 247
(二)菌体在血液中的含量与其毒力的关系 247
四、毒素的致病作用 247
五、病理本质 248
(一)病程分期 249
(二)病理变化 249
(三)钩端螺旋体败血症的特征 249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 250
一、出血 250
(一)出血的部位 250
(二)实验性钩端螺旋体病出血 250
(三)实验性肺出血 250
(四)出血机制的学说 251
(五)肺弥漫性出血的发病因素和机制 252
二、黄疸 255
(一)黄疸表现的特点 255
(二)黄疸产生的机制 256
(三)影响黄疸的因素 258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 258
(一)急性少尿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 258
(二)急性少尿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258
(三)影响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因素 259
四、休克 259
(一)休克的特点 259
(二)休克的发病机制 260
(三)影响休克的因素 260
第三节 病理解剖学 260
一、肺 260
二、肝 261
四、心 262
五、其它器官 262
三、肾 262
六、腓肠肌穿刺观察 263
第七章 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学 265
第一节 临床分期与分型 265
一、临床分期 265
(一)早期 265
(二)中期 265
(三)后期 265
二、临床分型 266
(四)脑膜脑炎型 267
第二节 流感伤寒型的诊断和治疗 267
(六)肾型 267
(五)休克型 267
(三)黄疸出血型 267
(二)肺出血普通型与肺弥漫性出血型 267
(一)流感伤寒型 267
一、临床表现 268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271
三、治疗 274
第三节 肺弥漫性出血型的诊断和治疗 277
一、发病情况 277
二、病期 278
三、发病的诱因 278
四、临床表现 279
五、诊断 285
六、鉴别诊断 285
七、病程 286
八、预后 286
九、治疗 287
一、临床特征 294
第四节 黄疸出血型的诊断和治疗 294
二、化验室检查 29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297
四、治疗 297
第五节 脑膜脑炎型的诊断和治疗 299
一、临床特征 300
二、脑脊液变化 30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300
四、治疗 301
第六节 休克型的诊断和治疗 301
一、临床特征 302
二、病情分度 302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303
四、治疗 303
一、临床特征与病情分度 305
第七节 肾型的诊断和治疗 305
二、化验室检查 30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306
四、治疗 306
第八节 眼后发症 308
一、巩膜表层炎 309
二、视网膜出血 309
三、中心性视网膜炎 309
四、视神经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 310
五、玻璃体混浊 310
六、葡萄膜炎 310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 310
(二)分型问题 312
(三)复发问题 313
(四)诊断 313
(七)治疗 315
(六)预防 315
(五)鉴别诊断 315
(八)发病原因问题 317
第九节 神经系统后发症 319
一、临床诊断和治疗 319
(一)后发脑膜炎 320
(二)后发脊髓炎和脊髓蛛网膜炎 320
(三)后发多发性神经炎 320
(四)后发脑动脉炎 321
二、脑动脉炎脑血管造影的变化 326
(一)颈动脉造影变化的特点 326
(二)脑血管造影变化与临床的关系 327
(三)鉴别诊断 327
(四)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与烟雾病的关系 328
第十节 中医治疗 328
一、伏暑型的辨证施治 329
三、暑瘵犁的辨证施治 331
二、湿温型的辨证施治 331
四、温黄型的辨证施治 332
五、暑痉型的辨证施治 333
六、恢复期的辨证施治 333
第八章 钩端螺旋体病的免疫学 337
第一节 天然免疫 337
一、天然免疫的决定因素 337
(一)种属 337
(二)个体差异和年龄影响 337
二、天然免疫的机制 337
(一)机械性屏障 337
(二)细胞吞噬作用 337
(三)补体系统 338
(四)神经系统的作用 338
第二节 获得性免疫及其特异性 338
二、自动免疫 339
三、交叉保护 339
一、被动免疫 339
四、免疫反应 341
(一)体液免疫 341
(二)细胞免疫 342
五、免疫反应的病理作用 342
第九章 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措施 346
第一节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346
一、加强牲畜特别是猪的管理 346
(一)圈猪积肥 346
(二)治疗带菌猪和其它家畜 347
(三)活菌免疫 348
(四)灭犬 348
二、灭鼠 348
(一)器械法 349
(二)毒饵法 349
(四)生物法 351
(三)熏蒸法 351
(五)生态法 352
第二节 切断传播途径 352
一、改造疫源地 352
二、兴修水利,防止洪水泛滥 352
三、杀灭水和土中菌体 353
四、搞好环境卫生 353
第三节 菌苗免疫 353
一、现行几种菌苗的预防效果 353
(一)胎盘浸液菌苗 353
(二)半综合或全综合培养基菌苗 354
(三)浓缩菌苗 354
二、菌苗的使用 355
(一)接种对象 355
(三)禁忌症 356
(四)注意事项 356
(二)用法 356
(五)免疫有效期 357
第四节 个体预防 357
一、药物预防 357
(一)鱼腥草 358
(二)九里光和金银花片剂 358
(三)六一解毒汤 358
(四)土茯苓和穿心莲 359
二、其他措施 359
第十章 钩端螺旋体菌苗 360
第一节 发展简史 360
一、人用菌苗 360
二、兽用菌苗 368
三、我国人用菌苗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371
第二节 菌苗的制造和检定 378
一、制造 378
二、检定 385
三、使用 389
第三节 新菌苗的研制和展望 390
一、纯化菌苗 391
(一)外膜菌苗 391
(二)脂多糖提取物 394
(三)核糖体提取物 395
二、活菌苗 396
第十一章 钩端螺旋体菌种的检定及存保 407
第一节 菌群、菌型检定的程序和方法 407
一、待检菌株的定群 407
(一)凝集试验 407
(二)定群试验 411
二、待检菌株的定型 419
(一)凝集素交叉吸收试验法定型 419
(二)分型因子血清法定型 423
(一)新菌群 433
四、新群、新型菌株的确定和命名 433
(二)新菌型 433
三、大批菌株的检定程序 433
(二)群血清法 433
(一)混合血清法 433
(三)命名问题 447
(四)备案问题 447
第二节 菌种保存 447
一、菌种的选择与检定 447
(一)培养特性 447
(二)形态检查 447
(三)血清学检查 447
(四)抗原性试验 447
(五)毒力试验 448
(六)免疫力试验 448
二、菌种的保存 448
(一)试管传代法 448
(三)冷冻干燥保存法 449
(二)安瓿内封装保存法 449
(四)液氮保存法 450
(五)体内传代法 450
三、菌种的管理 450
附录一 培养基的制备 452
一、液体培养基 452
二、半固体培养基 454
三、固体培养基 454
四、半综合培养基 455
五、全综合培养基 458
附录二 实验诊断用某些试剂的配制方法 462
一、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洗液的配制 462
二、10%甘油水的配制 462
三、枸橼酸钠盐水的配制 462
四、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 462
八、0.5M碳酸盐缓冲液的配制 463
七、松香饱和溶液的配制 463
五、链球菌溶血素“O”溶液的配制 463
六、吐温-80储备液的配制 463
九、0.1M Na2HPO4的配制 464
十、Alsever红细胞保存液的制备 464
十一、饱和硫酸铵溶液的配制 464
十二、硼砂-琥珀酸缓冲液的配制 464
十三、pH8.2硼酸盐缓冲盐水的配制 464
十四、1%胰蛋白酶溶液的制备 465
十五、1%硼酸2%正常兔血清盐水的配制 465
十六、10%蛋清盐水的配制 465
十七、钙镁离子盐水的配制 465
十八、pH7.2磷酸缓冲盐水的配制 465
十九、Hank溶液的配制 465
二十二、琼脂板染色液的配制 466
二十三、醋酸纤维膜电泳染色液与脱色液的配制 466
二十一、1%离子琼脂的制备 466
二十、离子强度0.06、pH8.6巴比妥缓冲液的配制 466
二十四、ELISA所需试液的配制 467
二十五、弗氏(Freund)佐剂的配制 469
二十六、脱毛剂的配制 469
二十七、S?rensen缓冲液的配制 469
附录三 钩端螺旋体计戴方法 470
一、暗视野直接计数法 470
二、Helber计算室计数法 470
三、光电浊度计计数法 471
四、玻片估测法 471
五、玻片直接计数法 471
六、稀释培养法 471
七、机体内钩端螺旋体计数法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