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基建优化学涵义与研究内容 1
一、基建优化学的涵义 1
目录 1
二、基建优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第二节 我国减灾活动的现状与发展 6
一、我国的减灾工作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开展 6
二、“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以来所进行的减灾工作 7
第三节 基建优化学在减灾事业中的作用 8
三、未来十年减灾工作展望 8
一、基本建设是减灾的重要手段 9
二、基建优化是取得最佳减灾效益的重要措施 9
三、基本建设的致灾问题 12
四、基本建设与减灾同步发展是基建优化的方向 13
第二章 中国自然灾害与减灾战略 15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15
一、自然灾害的主要分类准则 15
二、本书所采用的自然灾害分类 17
第二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概况 19
一、中国自然灾害概况 19
二、中国宏观战略发展区的自然灾害概况 28
第三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33
一、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 33
二、中国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 38
第四节 中国减灾的战略对策 39
一、我国减灾四十年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40
二、关于我国减灾战略对策的基本构想 42
第三章 基建规划中的减灾优化问题 47
第一节 灾害因子对基建规划设计的影响 47
一、自然灾害给基本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47
二、基建规划中减灾设计的必要性 47
三、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基建规划设计要全面考虑各种因子 48
四、基建规划的优化探讨 48
第二节 基建优化与灾害防御的投资方向、模式与效益 50
一、增加基本建设中的减灾投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50
二、减灾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模型 51
三、灾害发展过程的二段体经济计划模式 53
四、有关灾害防御投资的一些问题 54
五、适应法则——灾害防御的优化原则之一 57
第三节 基本建设布局与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61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综合分区 62
二、中国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的初步意见 71
第四章 基建选址中的减灾优化问题 76
第一节 影响基建选址的主要自然灾害 76
一、地震 76
二、崩塌、滑坡 77
三、泥石流 78
四、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 78
五、海水入侵和风暴潮 79
六、沙漠化和风沙灾害 79
七、冻害 79
九、风灾 80
十、洪水和雨涝 80
八、盐渍土溶陷 80
第二节 基建选址优化的要点 81
一、指导思想 81
二、各类灾害区中基建场地的选择 84
三、基建选址是个系统工程 87
第三节 基建选址的程序和应注意的灾害问题 88
一、踏勘初选 88
二、综合评价 89
三、详细勘察 90
四、我国不同自然地理区基建选址时应注意的问题 91
五、实例 93
第五章 城市建设中的减灾优化问题 95
第一节 城市减灾规划 95
一、制定城市减灾规划的意义和目标 95
二、城市减灾规划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步骤 98
第二节 城市建设的减灾技术 98
一、城市典型的灾害源 98
二、城市减灾技术与基建优化 100
一、建立防灾工程标准体系的意义 101
第三节 城市与工程防灾标准体系 101
二、防灾工程标准化体系的结构 102
第四节 质量管理与基建优化 104
一、规划、设计质量是建设项目的“灵魂” 104
二、设计质量管理系统工程的研究框架 105
第五节 工程设计宏观质量的可靠性评定 106
一、评定的基本原则 106
二、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定系统 107
三、工程设计质量评价的模糊可靠性模型 108
第六章 减轻人为灾害与基建优化 111
第一节 人为灾害源 111
一、地震人为灾害 112
二、人为水患 113
三、人为地质灾害 115
四、人为火灾 115
五、人口限度与人为灾害 115
六、“建设性破坏”人为灾害 116
七、人为失误灾害 118
一、改善人为灾害的应激心理 119
第二节 减轻人为灾害的哲理 119
二、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 120
三、S-O-R人为减灾因素律 120
四、人为灾害的可控性原理 121
五、实现减灾的本质安全化 121
六、坚持防患于未然的原则 121
第三节 人为灾害的可靠性控制模型 121
二、人为减灾的可靠度控制模型 122
一、人为减灾的基本概率模型 122
三、协调人-机界面的控制模型 123
四、人为灾害的生物节律模型 123
五、人为失误预测模型 124
六、人的仿生物可靠性模型及生物逻辑 124
七、控制面板人机可靠性设计程序 125
第四节 基建减灾科学决策及安全问题 126
一、认真分析国情,进行国情与灾情教育 126
二、重视安全、发展现代工程故障学 127
一、节能的意义 128
第五节 能源风险控制——基建优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128
二、能源灾害的风险解析 129
三、可靠性设计及可靠性节能的基本原理 131
四、可靠性节能模型及应用要点 132
第七章 基建优化与减灾的系统管理 135
第一节 减轻自然灾害的政府职能 135
一、预报职能 135
四、指挥、协调职能 136
二、规划、计划职能 136
三、宣传教育职能 136
五、立法、执法职能 137
六、对策职能 138
七、决策职能 138
八、推进科技进步和开展国际合作的职能 139
九、推进我国灾害管理系统的建设 140
二、基建防灾法规体系 141
一、法与法律基本概念简述 141
第二节 基建防灾法规的建设 141
三、基建防灾法规的管理 143
第三节 基建与减灾规划、设计的编制与审批 144
一、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144
二、工程设计的编制与审查 148
三、劳动力组织和人员培训 150
四、基建防灾物质供应 151
一、减灾的经济效益 153
第四节 增加减灾的资金投入 153
二、防灾经费的筹集 155
第五节 灾害保险 157
一、灾害的风险性 157
二、保险的功能 157
三、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 157
四、保险的防灾防损功能 158
主要参考文献 160
后记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