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经济人类学的理论工具及其成长 3
第一章 人类学和经济人类学 3
一 人类学的学科本质精神与研究领域的扩展 3
二 经济人类学的形成 10
三 经济人类学的意义与地位 24
第二章 结构与功能分析的早期理论尝试 46
一 社会与功能 46
二 经济人类学中的功能分析 48
三 功能主义的学术特点 53
第三章 制度视野与实体分析的转折 63
一 波拉尼与实体主义 63
二 实体分析的兴起 76
三 实体分析的主要理论范畴 81
四 实体主义的理论特征 93
第四章 经济学理论在人类学场地中的运用与演化 110
一 形式分析的队伍构成 110
二 经济学理论工具与形式分析 118
三 形式理论的特征和意义 124
第五章 马克思理论在经济人类学中的拓展 140
一 马克思主义的再理解和再发现 140
二 经济人类学中的新马克思主义 147
三 马克思主义经济人类学的理论趋向 162
第六章 精神分析在经济人类学中的扩散 166
一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要义 167
二 精神分析对经济人类学发展的理论意义 173
第七章 经济人类学的理论模式与分析模型 186
一 经济人类学学派与理论模式的发 186
二 经济人类学的理论分析模型 194
三 经济人类学的理论重构 204
下篇 经济人类学的分析范畴 213
第八章 生产要素的社会性运用 213
一 人--自然环境的生态分析 213
二 生产物质要素的社会属性 227
三 生产力性质与历史差异 245
第九章 交往形式与民族性结构 262
一 共同体的交往关系和交往主体 262
二 共同体外部交往的关系 271
三 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及其发展差异 282
第十章 交往工具与符号涵义系统 300
一 货币本质的分析 300
二 货币功能的差异及其符号化 311
三 货币符号象征形式的多样化存在 321
四 货币符号象征的制度文化意义 330
第十一章 制度构建的过程 348
一 人类社会的文化存在及其内在制度性要求 349
二 经济过程与制度要素 356
三 制度要素的性质分析 363
四 社会组织与生产组织 371
第十二章 社会经济类型的多样性存在 382
一 原始经济的分析 382
二 农业社会和农民经济 393
三 现代世界体系中多元经济类型 415
第十三章 社会经济过程中的民族与民族关系 434
一 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民族范畴 434
二 经济过程中的民族同化与认同 440
三 民族主义在资源博弈中的本质意义 467
第十四章 经济与社会的总体性 479
一 区域经济活动中的民族差异 479
二 非一致性发展中的民族特殊性 485
三 区域性民族分工与交换利益的差异 501
参考书目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