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艺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论 1
1.1 概述 1
1.2 工艺系统计算单元分类及应用 2
1.2.1 计算单元分类 2
1.2.2 计算单元应用 5
1.3 工艺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规则 8
1.4 模型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 10
1.4.1 迭代法 10
1.4.2 部分迭代法 12
1.5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 13
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5
2.1 概述 15
2.2 DOS操作系统 17
2.2.1 概述 17
2.2.2 DOS的启动 18
2.2.2.1 冷启动 18
2.2.2.2 热启动 19
2.2.3 DOS常用命令 19
2.2.3.1 命令规定 19
2.2.3.2 内部命令 20
2.2.3.3 外部命令 23
2.2.3.4 树型目录命令 25
2.2.3.5 批处理命令 26
第三章 FOXBASE+关系数据库系统 28
3.1 概述 28
3.1.1 数据库简介 28
3.1.2 FOXBASE+的运行环境 29
3.1.3 FOXBASE+的主要技术指标 30
3.1.4 符号规定 30
3.1.5 操作规则 30
3.1.6 FOXBASE+文件 31
3.1.7 FOXBASE+的启动及退出 32
3.1.8 常量、变量及表达式 32
3.1.9 函数 34
3.1.10 全屏幕编辑控制键 35
3.2 数据库文件的建立、数据输入和输出常用命令 36
3.2.1 数据库文件名和数据结构的规定 36
3.2.2 数据库文件的建立及输入数据命令 37
3.2.3 数据库文件结构和数据的输出命令 39
3.3 数据库的操作常用命令 40
3.3.1 数据的指针操作和修改命令 40
3.3.2 数据库文件记录的删除和恢复命令 43
3.3.3 内存变量的操作命令 44
3.4 人机会话命令 46
3.5 命令文件的编写 48
3.5.1 命令文件的建立与执行 48
3.5.2 命令文件语句 49
3.6 参数设置命令 53
3.7 FOXBASE+一览表 53
3.7.1 FOXBASE+命令一览表 53
3.7.2 FOXBASE+函数一览表 64
3.7.3 FOXBASE+出错信息一览表 69
第四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数据 88
4.1 流体密度计算模型 88
4.1.1 单相流可压缩流体密度 88
4.1.2 单相流可压缩流体混合密度 88
4.1.3 单相流可压缩高压流体密度 89
4.1.4 单相流可压缩高压流体混合密度 89
4.1.5 单相流混合液体密度 89
4.1.6 两相流密度 89
4.2 流体粘度计算模型 90
4.2.1 单相流低压气体粘度 90
4.2.2 单相流低压气体混合粘度 93
4.2.3 单相流高压气体粘度 93
4.2.4 单相流高压混合气体粘度 95
4.2.5 单相流液体粘度 95
4.2.6 单相流高温液体粘度 96
4.2.7 单相流混合液体粘度 96
4.3 三参数压缩因子图解法查Z 97
4.4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数据计算程序 101
4.4.1 程序组成 101
4.4.2 程序清单 102
第五章 直管道康擦系数计算模型 125
5.1 层流摩擦系数计算模型 125
5.2 临界流摩擦系数计算模型 126
5.3 湍流光滑管摩擦系数计算模型 126
5.4 湍流过渡区摩擦系数计算模型 126
5.5 湍流粗糙管摩擦系数计算模型 127
5.6 直管摩擦系数数据表和计算程序 127
5.6.1 直管摩擦系数数据表 127
5.6.2 直管摩擦系数计算程序 127
5.6.2.1 程序组成 127
5.6.2.2 程序清单 154
第六章 管道局部阻力系数计算模型 161
6.1 突扩管阻力系数 161
6.2 插入式突缩管阻力系数 161
6.3 未插入式突缩管阻力系数 162
6.4 渐扩管总阻力系数 162
6.5 渐缩管总阻力系数 163
6.6 合流三通阻力系数 163
6.6.1 合流支管1阻力系数 163
6.6.2 合流支管2阻力系数 164
6.7 分流三通阻力系数 164
6.7.1 分流支管1阻力系数 164
6.7.2 分流支管2阻力系数 164
6.8 圆截面缓弯管阻力系数 165
6.9 矩形截面弯管阻力系数 165
6.10 管道局部阻力系数数据表和计算程序 166
6.10.1 管道局部阻力系数数据表 166
6.10.2 管道局部阻力系数计算程序 166
6.10.2.1 程序组成 166
6.10.2.2 程序清单 166
第七章 单相流管道压力降计算模型 218
7.1 层流不可压缩流体管阻计算 218
7.1.1 单位管阻 218
7.1.2 管系压力降 218
7.2 湍流不可压缩流体光滑管阻计算 219
7.2.1 光滑管单位管阻 219
7.2.2 光滑管压力降 219
7.3 湍流可压缩流体光滑管阻计算 220
7.3.1 绝热过程光滑管单位管阻 220
7.3.2 等温过程光滑管单位管阻 220
7.4 湍流不可压缩粗糙管阻计算 221
7.4.1 粗糙管阻 221
7.4.2 粗糙管系压力降 221
7.5 湍流可压缩粗糙管阻计算 222
7.5.1 绝热过程单位管阻 222
7.5.2 等温过程单位管阻 222
7.6 湍流过渡区管阻计算 222
7.6.1 不可压缩单位管阻 223
7.6.2 可压缩绝热过程单位管阻 223
7.6.3 可压缩等温过程单位管阻 223
7.7 魏玛斯气体管线压力降 224
7.8 潘汉德气体管线压力降 225
7.9 哈雷斯气体管线压力降 226
7.10 威廉斯水管线压力降 226
7.11 单相流管道压力降计算程序 227
7.11.1 程序组成 227
7.11.2 程序清单 228
第八章 两相流管道压力降计算模型 256
8.1 通用法计算两相流管道压力降 256
8.1.1 气液相均为层流时?2ⅰ的计算 256
8.1.2 气液相均为湍流时?2ⅰ的计算 257
8.1.3 气液相均为湍流粗糙管?2ⅰ的计算 258
8.1.4 气湍液层(气层液湍)?2ⅰ的计算 258
8.2 定型法计算两相流管道压力降 259
8.2.1 流型判断 259
8.2.2 定型法计算压力降通式及流型修正系数 261
8.3 两相流管道压力降计算程序 263
8.3.1 程序组成 263
8.3.2 程序清单 264
第九章 调节阀尺寸计算模型 286
9.1 流量系数计算 286
9.2 液体流量系数 286
9.3 气体流量系数 289
9.4 蒸汽流量系数 290
9.5 液体与蒸汽流量系数 291
9.6 调节阀可调比 291
9.6.1 理想可调比 291
9.6.2 实际可调比 291
9.7 调节阀开度 291
9.8 调节阀尺寸计算程序 292
9.8.1 程序组成 292
9.8.2 程序清单 292
第十章 流量计、限流孔板和安全阀尺寸计算模型 305
10.1 流量计尺寸计算模型 305
10.1.1 液体用流量实用方程 305
10.1.2 气体用流量实用方程 305
10.1.3 参数计算 305
10.1.4 永久性压力损失 307
10.2 限流孔板尺寸计算模型 307
10.2.1 液体用计算式 307
10.2.2 气体用计算式 307
10.3 安全阀尺寸计算模型 309
10.3.1 气体释放量 309
10.3.2 水蒸气释放量 309
10.3.3 液体释放量 309
10.4 流量计、限流孔板和安全阀尺寸计算程序 312
10.4.1 程序组成 312
10.4.2 程序清单 313
第十一章 计算实例 337
附录 工艺系统计算程序一览表 349
参考文献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