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宗简史简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延杰著
  • 出 版 社:上海佛学书局
  • 出版年份:1999
  • ISBN:
  • 页数:273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1

简史 1

第一章 唯识学派在印度的思想渊源 1

第一节 缘起论中的唯识思想 1

第二节 阿赖耶识的前身——补特伽罗、有分识和细意识 4

第三节 种子的前身——一味蕴和穷生死蕴 8

第四节 唯识派对说一切有部的继承关系 10

(一) 五位七十五法和五位百法 11

(二) 四缘、五果和种子论 13

第二章 印度大乘佛教从空宗到有宗的发展 17

第一节 空、有两宗关于“空”论的异同 18

第二节 空、有两宗关于二谛论的异同 24

第三节 空、有两宗关于中道论的异同 28

第四节 清辩和护法的争论 31

第五节 戒贤和智光的争论 36

第三章 印度唯识学派的传承体系 42

第一节 唯识学派的创始人——弥勒、无著、世亲 42

第二节 十大论师及其他论师 48

第四章 地论师 54

第一节 地论师的分裂 54

第二节 地论师的师承 59

第三节 地论师的主要哲学理论 73

第四节 地论师对天台、华严二宗的影响 79

第五章 摄论师 83

第一节 摄论师的师承 83

第二节 摄论师的哲学理论 96

第六章 《大乘起信论》的唯识观点 102

第一节 关于《大乘起信论》真伪的争议及其思想渊源 102

第二节 别具一格的唯识主张 104

第三节 《起信论》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110

第七章 中国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 118

第一节 玄奘家世 118

第二节 踏上征途 119

第三节 到达印度 120

第四节 回国译经 122

第八章 唯识宗的其他论师 127

第一节 窥基 127

第二节 慧沼和智周 129

第三节 圆测 131

第九章 地、摄两派与唯识宗的区别 133

第一节 地、摄两派和唯识宗对第七和第八识的不同论述 134

第二节 唯识新旧二译对前六识的不同论述 137

第三节 灵润关于唯识新旧二译的十四点不同 138

第十章 唯识宗依据的主要经典 144

第一节 六经 144

下篇 144

教理 144

第二节 十一论 147

第十一章 五位百法 151

第一节 心法和心所法 151

(一) 遍行 153

(二) 别境 154

(三) 善 156

(四) 烦恼 159

(五) 随烦恼 161

(六) 不定 165

第二节 色法 165

第三节 心不相应行法 169

第四节 无为法 174

第五节 五位唯识 176

第十二章 蕴、处、界三科与五位百法的关系 179

第一节 五蕴 179

(一) 色蕴 179

(二) 受蕴 180

(三) 想蕴 181

(四) 行蕴 182

(五) 识蕴 183

第二节 十二处 186

第三节 十八界 187

第十三章 初能变(第八识阿赖耶识) 188

第一节 阿赖耶识的三相 188

第二节 第八识的异名 190

第三节 成立第八识的根据 193

第十四章 第二能变(第七识末那识) 196

第一节 末那识的基本特征及其分位 196

第二节 末那识存在的根据 197

第十五章 第三能变(前六识) 201

第一节 前五识 201

第二节 第六识意识 203

第十六章 唯识学的“四分”论 205

第一节 四分略解 205

第二节 唯识师对四分论的不同主张 206

第十七章 唯识学的“种子”论 209

第一节 种子略解 209

第二节 种子的来源 212

第三节 种子的分类 213

第四节 熏习 216

第一节 三性 220

第十八章 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 220

第二节 三无性 224

第三节 三性与四谛等的关系 225

(一) 三性与四谛 225

(二) 三性与七真如 225

(三) 三性与六法 226

(四) 三性与五事 226

(五) 三性与四真实 227

(六) 三性与三解脱门 227

(七) 三性与三无生忍 228

(八) 三性与二谛 228

第十九章 唯识派的识变论 229

第一节 五重唯识和五种唯识 229

第二节 唯识九难 232

第三节 因能变和果能变 237

第二十章 玄奘对唯识学的发展 239

第一节 玄奘三论 239

第二节 唯识三境 244

(一) 性境 245

(二) 独影境 246

(三) 带质境 247

第二十一章 唯识宗的修行理论 249

第一节 资糧位 249

第二节 加行位 252

第三节 通达位 252

第四节 修习位 254

第五节 究竟位 257

第二十二章 唯识与因明 260

第一节 唯识派对因明学的发展 261

第二节 玄奘对因明学的发展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