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德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华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00393160
  • 页数:68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地理 1

第一章 位置 境域 1

第一节 位置 1

第二节 境域 1

第二章 建置 政区 2

第一节 建置沿革 2

第二节 政区 3

第三章 县城 集市 5

第二节 地质 7

第一节 地貌 7

第四章 地貌 地质 7

第三节 矿藏 9

第五章 气候 物候 10

第一节 气候 10

第二节 物候 15

第六章 河流 18

第一节 古河流 18

第二节 古湖泊 20

第三节 现代河流 20

第一节 土地 21

第七章 土地 土壤 21

第二节 土壤 22

第八章 生物 25

第一节 植物 25

第二节 动物 26

第九章 自然灾害 27

第一节 旱灾 28

第二节 涝灾 28

第三节 风灾 29

第四节 其它自然灾害 30

第一节 地方党组织创建 41

第二编 政治 4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濮阳地方党 41

第二节 创建革命根据地 44

第三节 濮阳县委 51

第四节 建国后党的中心工作 56

第五节 党务工作 64

第二章 人大 73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73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74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机构活动 78

第一节 县政府 81

第三章 人民政府 81

第二节 基层政权 84

第三节 干部状况 85

第四章 政协 91

第一节 历次会议 91

第二节 政协工作 92

第五章 政法 93

第一节 公安 93

第二节 检察 95

第三节 审判 98

第五节 机构 100

第四节 司法 100

第六章 群众团体 103

第一节 农会 103

第二节 工会 103

第三节 共青团 106

第四节 妇联 108

第七章 国民党 三青团 111

第一节 国民党 111

第二节 三青团 114

第二节 民国政府 116

第一节 清朝县衙 116

第八章 清朝民国政权 116

附:日伪县政府 118

第三编 军事 119

第一章 兵备 119

第一节 清以前的兵备 119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守备队 119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武装 119

第四节 建国后的兵备 120

第五节 建国前后驻军 122

第一节 东汉至清代 126

第二章 兵事 126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127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130

第三章 兵役 131

第一节 历代兵役记略 131

第二节 志愿兵 131

第三节 义务兵 132

第四章 民兵 134

第一节 民兵组织 134

第二节 民兵训练 135

第四节 民兵作用 136

第三节 民兵教育 136

第五节 民兵代表大会 138

第四编 黄河治理 139

第一章 古黄河在濮阳 139

第二章 历代黄河水灾 140

第三章 建国后治黄工程及效益 144

第一节 培修堤防 144

第二节 防汛护堤 146

第三节 险工与控导工程 146

第四节 滞洪工程 148

第五节 引黄灌溉 152

第六节 引黄工程简介 153

第四章 治黄机构 155

第一节 黄河修防段 155

第二节 金堤修防段 155

第三节 滞洪办公室 155

第五编 经济 157

经济综述 157

第一章 农业 162

第一节 土地状况 164

第二节 耕作制度 165

第三节 耕作方法 166

第四节 施肥 167

第五节 作物品种 168

第六节 栽培技术 169

第七节 作物保护 171

第八节 农具改革 172

第九节 机构 174

第二章 林业 175

第一节 林木种类 175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75

第三节 经济林 179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181

第五节 林业科研 181

第六节 优势树种与奇树 182

第七节 机构 182

第三章 畜牧业 183

第一节 畜禽生产 183

第二节 品种改良 184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85

第四章 水利 187

第一节 资源 187

第二节 井泉建设 190

第三节 排涝治碱 191

第四节 工程管理 193

第五节 综合利用 194

第六节 水文气象 194

第七节 地下水物探和观测 195

第八节 主要水利工程简介 196

第九节 机构 199

第五章 工业 203

第一节 冶金 煤炭 208

第二节 电力 209

第三节 机械 211

第四节 建材 213

第五节 酿造 214

第六节 轧棉与纺织 214

第七节 化工 216

第八节 粮油与食品加工 217

第九节 手工业 217

第十节 乡村工业 220

第十一节 名牌产品 222

第十二节 机构 223

第六章 商业 224

第一节 国营商业 229

第二节 集体商业 237

第三节 个体商业 238

第四节 物资供应 238

第五节 机构 239

第七章 供销社 241

第一节 经营业务 241

第二节 经营管理 244

第三节 基建储运 245

第四节 机构 245

第二节 旅店业 247

第一节 饮食业 247

第八章 饮食服务业 247

第三节 浴池业 248

第四节 理发业 248

第五节 照相业 248

第九章 粮油购销 249

第一节 粮食贸易 249

第二节 收购供应 249

第三节 经营管理 258

第四节 储运 259

第五节 机构 261

第一节 概况 262

第十章 外贸 262

第二节 出口商品 263

第三节 机构 264

第十一章 工商管理 266

第一节 市场管理 266

第二节 工商登记 275

第三节 工商监督 277

第四节 商标注册 277

第六节 物价管理 278

第五节 合理监证 278

第七节 计量管理 280

第八节 机构 281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 282

第一节 公路 282

第二节 航运 289

第三节 铁路 290

第四节 桥梁 291

第五节 机构 292

第一节 邮政 293

第十三章 邮电 293

第二节 电信 295

第三节 机构 298

第十四章 金融 299

第一节 货币 299

第二节 信贷 301

第三节 储蓄 304

第四节 保险 306

第六节 机构 307

第五节 基建资金管理 307

第十五章 财政 309

第一节 预算管理 309

第二节 财政监察 317

第三节 财政信用 318

第四节 机构 320

第十六章 税务 321

第一节 农业税 321

第二节 工商税 325

第三节 机构 329

第一节 城镇建设 330

第十七章 城乡建设 330

第二节 乡村建设 332

第三节 机构 332

第十八章 人民生活 333

第一节 农民生活 333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336

第三节 职工生活 338

第一节 学前教育 341

第六编 教育 科技 体育 341

第一章 教育 341

第二节 小学教育 342

第三节 中学教育 345

第四节 职业教育 349

第五节 业余教育 351

第六节 教师队伍 352

第七节 教学研究 354

第八节 教育经费 354

第九节 勤工俭学 355

第十节 机构 356

第二章 科技 357

第一节 科技队伍 357

第二节 科学普及 359

第三节 科研成果 360

第四节 机构 365

第三章 体育 366

第一节 群众体育 366

第二节 学校体育 367

第四节 竞赛活动 368

第三节 体育设施 368

第五节 机构 370

第七编 文化 371

第一章 文学艺术 371

第一节 艺文 371

第二节 艺术 388

第二章 表演艺术 393

第一节 戏剧 393

第四节 群众业余文艺 400

第五节 电影 401

第一节 报刊 402

第三章 新闻 广播 402

第二节 广播 电视 403

第一节 机关档案 406

第四章 档案 406

第二节 档案馆 406

第三节 档案的编研与利用 407

第四节 机构 407

第五章 图书发行 408

第六章 文物 411

第一节 革命文物 411

第二节 历史文物遗址 413

第三节 历史文物 415

第七章 文化设施 419

第一节 文化馆 站 419

第二节 图书馆 420

第三节 影剧院 420

第四节 电影公司 421

第八章 机构 422

第八编 卫生 424

第一章 医疗 424

第一节 医疗单位 424

第二节 医疗队伍 425

第三节 医术 设备 427

第四节 医疗制度 431

第一节 药政 433

第二章 医药 433

第二节 药品 433

第一节 妇女保健 435

第三章 妇幼保健 435

第二节 儿童保健 436

第二节 工业卫生 439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439

第三节 食品卫生 439

第四章 除害 灭病 439

第四节 地方病 传染病防治 440

第五节 其他灭病活动 447

第五章 机构 450

第九编 社会 451

第一章 民族 人口 451

第一节 民族 451

第二节 人口 452

第三节 姓氏 454

第四节 计划生育 455

第五节 侨胞及去台、港、澳同胞 457

第二节 伊斯兰教 459

第一节 道教 佛教 459

第三节 天主教 459

第二章 宗教 459

第四节 耶稣教 460

第三章 拥军优属 461

第一节 集体拥军优属 461

第二节 地方政府优抚 463

第三节 残废抚恤 466

第四节 革命烈士的追认、抚恤和褒扬 469

第五节 复退安置 471

第四章 社会福利 472

第一节 社会救济 472

第二节 社会福利事业 473

第三节 移民支边 473

第四节 知识青年安置及劳动就业 474

第五章 礼俗 475

第一节 婚礼 475

第二节 生育 477

第三节 丧葬 477

第四节 年节 478

第五节 谚语 歇后语 482

第一节 匪患 484

第六章 匪患 陋习与帮会 484

第二节 陋习 484

第三节 帮会 会道门 485

第七章 社会新风 486

第一节 概说 488

第八章 方言 488

第二节 音系 492

第二节 杂技 497

第三节 词汇 499

第三节 民间曲艺 499

第四节 标音举例 506

第十编 人物 511

第一章 人物传 511

第一节 古代人物 511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514

第三节 英烈人物 531

第四节 其他人物 539

第二章 人物传略 542

第三章 人物表 548

第四章 各乡烈士英名录 578

第十一编 乡镇简介 655

附录 655

一 现代文献选录 655

二 有关修志工作的文件与资料 658

三 历代志书序言选录 663

四 传闻、轶事 667

五 1984-1987年改革成果简介 675

后记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