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
目录 1
第一章 上溯到黄帝的家世 10
第一节 远祖 11
第二节 近亲 15
[附录] 曾氏世系表 23
第二章 并不平坦的求仕之路 24
第一节 肩负长辈的期望 24
第二节 “早售”之喜 26
第三节 又一个五年 30
第一节 七迁至侍郎 33
第三章 “久虱”京官 33
第二节 恪守终身的政治路线 47
第三节 一本棱角分明的奏章 51
第四节 幻灭了的补天之术 57
第五节 “文章说心腑” 64
第四章 镇压太平天国的前期活动 73
第一节 从墨绖从戎的反对者到践履者 73
第二节 “曾剃头”的由来 77
第三节 愤走衡阳 85
第四节 志焉不小 91
第五节 两个书生,两篇檄文 100
第六节 初战的悲喜剧 105
第七节 署鄂抚七天 114
第八节 第二次投水自尽 123
第九节 窝囊的两年赣战 128
第五章 镇压太平天国的后期活动 140
第一节 第二次墨绖从戎 140
第二节 “舍其枝叶而图其本根” 147
第三节 拒绝西防东征北援之谜 153
第四节 祁门洞开后的迁怒 167
第五节 争夺安庆之役 179
第六节 对江浙的经营 191
第七节 顿兵金陵城下的重重矛盾 202
第八节 鲜血染红的顶子 217
第九节 大喜日子里的隐忧 225
第六章 从顶峰到低谷:攻捻中的政治下坡路 238
第一节 坐山观虎斗 239
第二节 曾僧攻捻方略之比较 242
第三节 怏怏回任两江 252
第四节 曾李的历史性瓜代 264
第七章 处理天津教案中的矛盾心态 270
第一节 “内疚神明,外惭清议” 270
第二节 一切在逆反中 274
第三节 时代的悲剧人物 283
第八章 中国近代化的光辉先驱 292
第一节 地主阶级的积极自救者 292
第二节 “师夷长技”的可贵遵行者 298
第三节 经世之学的优秀发扬者 312
第九章 最后的岁月 324
第一节 第二次回任两江 324
第二节 治事不息,诲人不倦,学习不止 330
第十章 基本总结之一:政治上的礼治 336
第一节 以“礼教”为根本 337
第二节 以“仁刑”为手段 342
第三节 以“血诚”为保证 351
第四节 以“恕忍”为条件 353
第十一章 基本总结之二:军事上的变革 361
第一节 革绿营之弊,创湘勇之新 361
一、从“改弦更张”到“别树一帜” 377
二、以强化封建意识作为建军原则 377
三、以地缘血缘为纽带 377
四、以严格的营制营规为束伍 377
第二节 战略战术中的辩证因素 377
第十二章 基本总结之三:人才上的开拓 395
四、多变术:虚实结合,正奇互用 395
第一节 “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 395
二、通筹法:两利相形,当取其重 395
三、稳慎棋:以静制动,以主待客 395
一、鉴古而不泥于古,效人而不拘于人 395
第二节 广收慎用 401
第三节 勤教严绳 410
[附录] 幕府人物名录 416
第十三章 经学思想 423
第一节 没有理学著作的理学家 423
第二节 性命并提的天人观 429
第三节 格物穷理的心物观 434
第四节 主敬立诚的伦常观 437
第五节 折衷调和的学术观 444
第十四章 修身处世论诗论文及其他 451
第一节 治学篇 452
第二节 修身篇 461
第三节 处世篇 479
第四节 家教篇 491
第五节 文论 505
第六节 诗论 529
第七节 书法论 540
[附录] 曾国藩亲友同僚名录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