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原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天民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4119·1775
  • 页数:49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核辐射物理学基础 1

第一节 原于和原子核 1

一、原子 1

二、原子核 2

三、核能 3

第二节 放射性衰变 5

一、放射性 5

二、放射性核素的衰变 5

第三节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8

一、α粒子 8

二、β粒子 10

三、χ和γ辐射 12

四、中子 15

一、国际单位制(SI) 18

第四节 常用的几个辐射量和单位 18

二、常用的基本辐射量和单位 20

三、辐射防护使用的量和单位 25

第二章 核武器及其杀伤作用 28

第一节 核武器 28

一、核武器发展简述 28

二、核武器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 29

三、核武器的种类和核爆炸的原理 31

四、核爆炸的方式 35

五、核爆炸的外观景象 37

第二节 核武器的四种杀伤因素 41

一、光辐射 41

二、冲击波 43

三、早期核辐射 47

四、放射性沾染 49

一、核武器的杀伤范围 57

第三节 核武器的杀伤作用 57

二、核武器损伤的伤类伤情 60

三、影响核武器杀伤作用的因素 60

第三章 核武器损伤的防护 63

第一节 关于“防护”的概念 63

第二节 对四种杀伤因素可防性的分析 64

一、对光辐射可防性的分析 64

二、对冲击波可防性的分析 65

三、对早期核辐射可防性的分析 66

四、对放射性沾染可防性的分析 67

第三节 简易防护 68

一、利用地形地物 68

二、利用就便器材和防护器材 70

三、闪光后的隐蔽动作 71

第四节 大型兵器防护 71

第五节 工事防护 72

一、工事对四种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特点 73

二、野战工事的防护作用 73

三、人防工事的防护作用 75

四、永备工事的防护作用 76

五、工事内人员的损伤特点 77

第六节 放射性沾染的防护 77

一、对放射性沾染的预测 78

二、烟云到达前的防护准备 79

三、辐射侦察和剂量监督 79

四、进入、通过和停留沾染区时间的控制 79

五、在沾染区内的防护措施和行动要求 80

六、药物防护 82

七、放射性沾染的消除 83

第四章 辐射侦察 88

第一节 辐射侦察的任务 88

第二节 射线探测方法 88

一、胶片法 89

二、量热法 90

三、化学法 90

四、闪烁法 92

五、电离法 92

第三节 野战射线探测仪 92

一、野战射线探测仪的基本构造原理 92

二、几种辐射探测仪简介 94

第四节 剂量监督 96

一、外照射剂量的监测 96

二、沾染检查 98

第五节 战时核辐射控制量 102

一、γ射线全身照射的控制量 102

二、放射性落下灰在饮水、食物中的控制量 104

三、空气中放射性落下灰沾染浓度的控制值 104

四、放射性落下灰在各种表面上沾染程度的控制值 105

第五章 急性放射病 107

第一节 核爆炸时急性放射病的发生情况 107

一、早期核辐射损伤的发生地域 107

二、早期核辐射损伤的发生率 109

三、发生单纯急性放射病的条件 112

第二节 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几个问题 113

一、射线种类及生物对象 113

二、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外部因素 114

三、辐射效应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121

第三节 辐射细胞效应 126

一、辐射对细胞分裂周期进程的影响 126

二、辐射对细胞膜的影响 127

三、辐射对染色体的影响 128

四、辐射引起的细胞死亡 131

一、概述 135

第四节 放射病的发病问题 135

二、原发作用 136

三、继发作用 140

第五节 造血功能障碍 144

一、正常造血 145

二、造血细胞的辐射损伤与恢复 149

一、出血综合征的发生原理 156

二、出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61

第七节 急性放射病的免疫与感染 163

一、免疫细胞和免疫淋巴组织对核辐射的敏感性 163

二、核辐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65

第六节 出血综合征 166

三、急性放射病免疫功能异常的实践意义 169

第八节 辐射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175

一、核酸大分子损伤、核酸代谢障碍与DNA修复 175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改变 181

三、糖代谢和能量利用障碍 187

四、脂类代谢的改变 189

五、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189

第九节 急性放射病的病理变化 190

一、细胎辐射损伤 190

二、各系统的主要病理变化 192

三、关于出血病变 215

四、关于感染病变 217

五、肠型放射病的病理变化 222

六、脑型放射病的病理变化 227

第十节 急性放射病的临床特点 230

一、伤情和剂量的关系 230

二、急性放射病的分型分度 232

三、急性放射病的临床经过 234

四、不同剂量照射后对战斗力、劳动力的影响 238

一、预防 240

第五节 预防和治疗 240

五、人急性放射病病例 240

二、治疗 241

第十一节 急性放射病的诊断 245

一、早期分类 246

二、临床诊断 248

二、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256

一、治疗原则 256

第十二节 急性放射病的治疗 256

第十三节 急性放射病的药物预防 265

一、概述 265

二、放射防护剂的分类及其作用 266

三、几种效价较高的防护剂 270

四、防护剂抗放作用的原理 275

五、防护剂的实际应用与今后研究方向 277

第十四节 中子损伤 281

一、中子特性简介 281

二、中子弹 283

三、中子损伤的特点 284

四、中子损伤的防护 287

五、中子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288

第一节 内照射作用 292

第六章 放射性沾染内照射损伤 292

一、放射性体内污染的途径 292

二、进入体内放射量的估计 293

三、内照射作用的特点 295

四、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297

五、影响放射性物质体内代谢的因素 302

第二节 内照射损伤的效应 307

一、主要脏器系统的病理变化及其影响 307

二、主要代谢变化 311

三、机体反应性改变 311

四、主要临床特点 312

五、远期效应 313

第三节 内照射损伤的诊断和防治 318

一、内照射损伤的诊断依据 318

二、内照射损伤的预防 319

三、内照射损伤的急救和治疗 319

第七章 慢性放射病 331

一、自觉症状 331

第二节 临床表现 331

第一节 发病因素 331

二、体征 332

三、实验室检查 333

第三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336

一、射线接触史 336

二、临床表现 336

三、实验室检查 336

四、鉴别诊断 337

第四节 分度和处理原则 339

一、Ⅰ度慢性放射病及其处理原则 339

二、Ⅱ度慢性放射病及其处理原则 340

二、小剂量外照射作用的特点 344

一、小剂量外照射的概念 344

第八章 小剂量外照射对机体的影响 344

第一节 小剂量外照射的概念及其作用特点 344

第二节 核战争中发生小剂量外照射作用的可能性 346

一、早期核辐射小剂量照射人员将多于急性放射损伤伤员 346

二、放射性沾染外照射所致小剂量照射人员将多于急性放射病病人 347

三、核爆炸时可发生单纯小剂量照射和以烧伤、冲击伤为主的复合小剂量照射 347

第三节 小剂量外照射对机体的影响 349

一、早期自觉症状 349

二、血液学变化 350

三、染色体畸变 352

四、机体其他功能、代谢改变 353

第九章 核辐射对机体的远期效应和遗传效应 356

第一节 核辐射对机体的远期效应 356

一、血液和造血器官的变化 356

二、眼晶体混浊(白内障) 357

三、对生殖腺和生育力的影响 359

四、对胚胎、胎儿和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360

五、对衰老和寿命的影响 361

第二节 辐射致癌效应 362

一、不同性质辐射的致癌效应 363

二、辐射所致肿瘤的类型 364

三、辐射致癌的机制 364

四、与辐射有关的几种主要癌症 366

第三节 辐射遗传效应 369

一、染色体畸变 369

二、基因突变(点突变) 371

第十章 皮肤放射损伤 374

第一节 概述 374

一、皮肤放射损伤的发生 374

二、皮肤放射损伤的分类 374

三、影响皮肤放射损伤的因素 376

一、急性皮肤放射损伤的病理变化 380

二、慢性皮肤放射损伤的病理变化 380

第二节 病理变化 380

第三节 临床表现 381

一、皮肤放射损伤的临床经过 381

二、落下灰所致皮肤损伤的病程特点 385

第四节 诊断 386

第五节 急救和治疗 386

一、救治原则 386

二、具体治疗措施 387

第十一章 核爆炸烧伤 391

第一节 烧伤发生情况 391

一、烧伤的发生地域 391

二、光辐射烧伤的发生率 392

三、烧伤的类型 393

第二节 光辐射皮肤烧伤 394

一、伤情特点 394

二、深度分度 397

三、临床过程 400

四、临床诊断 404

五、急救与治疗 406

第三节 呼吸道烧伤 409

一、发生条件 409

二、病理变化和致伤原理 410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411

四、预防和治疗 413

第四节 眼烧伤和闪光盲 413

一、角膜烧伤 414

二、眼底视网膜烧伤 415

三、闪光盲 417

第十二章 核爆炸冲击伤 419

第一节 致伤原理 419

一、冲击波的致伤原理 419

二、决定和影响冲击波致伤作用的因素 421

第二节 发生情况 424

一、冲击波的杀伤范围 424

二、冲击伤的伤类 427

三、冲击伤的伤情 428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冲击伤 429

一、听器冲击伤 429

二、肺脏冲击伤 430

三、心脏冲击伤 432

四、腹部冲击伤 433

五、颅脑冲击伤 435

七、其他损伤 436

六、四肢和脊柱冲击伤 436

第四节 诊断和救治 437

一、临床诊断 437

二、急救与治疗 441

第十三章 核爆炸复合伤 446

第一节 复合伤的发生情况 446

一、复合伤的发生地域和比例 446

二、复合伤的类型 449

一、放射损伤与其他伤害的复合效应 453

第二节 放射复合伤 453

三、复合伤的伤情分度 453

二、以放射损伤为主的放射复合伤 457

三、以烧伤为主的放射复合伤 468

四、以冲击伤为主的放射复合伤 469

第三节 烧冲复合伤 470

一、实际伤情 470

二、主要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471

三、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479

一、对伤类伤情的群体判断 481

第四节 复合伤的诊断 481

二、在杀伤区的初步判断 482

三、在早期救治机构的早期分类和诊断 482

四、在医院的确定诊断 483

第五节 复合伤的急救与治疗 486

一、对复合伤的基本救治原则 486

二、杀伤区和早期救治机构的救治 487

三、后方医院治疗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