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麻醉学与解剖学的关系 1
第一篇 总论 1
第二章 人体的轴、面和方位 2
第二篇 各论 4
第一章 针刺镇痛与经络穴位 4
第一节 针刺镇痛的神经解剖生理学基础 4
一、关于痛觉的学说 4
二、躯体皮肤痛觉及其传导径路 6
三、头面部的痛觉传导径路 8
四、内脏痛与牵涉性痛 8
五、针刺镇痛原理的探讨 9
一、手太阴肺经 10
五、三叉神经 10
第二节 十四经及其主要穴位 10
二、手阳明大肠经 11
三、足阳明胃经 12
四、足太阴脾经 13
五、手少阴心经 14
六、手太阳小肠经 15
七、足太阳膀胱经 15
八、足少阴肾经 18
九、手厥阴心包经 18
十、手少阳三焦经 19
十一、足少阳胆经 20
十二、足厥阴肝经 22
十三、任脉 22
十四、督脉 23
第三节 耳的形态与穴位 24
一、耳廓的表面形态和解削学名称 24
二、耳廓的支配神经 25
三、耳廓穴位的分布 26
笫一节 鼻和口腔 30
一、鼻 30
第二章 呼吸系统的解剖与麻醉 30
二、口腔 34
第二节 咽 35
一、鼻咽腔 36
二、口咽腔 36
三、喉咽腔 37
四、咽的构造 37
五、咽的肌肉及神经支配 38
第三节 喉 40
一、喉的形态结构 40
二、喉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44
三、喉镜检查解剖学 46
第四节 气管、支气管和肺 47
一、气管和支气管 47
二、肺 51
第五节 呼吸系统的年龄解剖特点及发育 57
一、呼吸系统的年龄解削特点 57
二、呼吸道的发育 59
第六节 胸膜和纵隔 60
一、胸膜 60
二、纵隔 61
第三章 背柱、椎臂的解刮与麻醉 62
第一节 脊柱 62
一、脊柱的骨性结构 62
二、脊柱区的体表标志 64
三、脊柱的连结 65
第二节 椎管内容—脊髓及其被膜 66
一、脊髓 66
二、椎管内腔和间隙 71
第三节 椎管内麻醉的生理 74
一、椎管内麻醉对感觉、运动的影响 75
二、全身的影响 76
第四章 周围神经及其神经阻滞 82
第一节 脊神经 82
一、脊神经后支 83
二、脊神经前支 84
(一) 颈丛 84
(二) 臂丛 87
(三) 胸神经前支 97
(四) 腰丛 98
(五) 骶丛 102
第二节 脑神经 105
一、嗅神经 107
二、视神经 107
三、动眼神经 108
四、滑车神经 108
六、展神经 111
七、面神经 112
八、前庭蜗神经 114
九、舌咽神经 115
十、迷走神经 117
十一、副神经 118
十二、舌下神经 118
第三节 自主神经系统 121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 121
(一) 交感神经 121
(二) 副交感神经 127
(三)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130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感觉神经 130
三、植物神经的机能 130
第五章 中枢神经 132
第一节 脑 132
一、脑干 132
二、小脑 136
三、间胸 137
四、端胸 139
一、感觉传导路 144
第二节 传导路 144
二、运动传导路 147
第三节 脑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151
一、脑的被膜 151
二、脑的血液供应 153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156
第三篇 复苏术 158
第一章 心脏 158
第一节 心腔的位置和外形 158
一) 右心房 159
第二节 心脏的形态结构 159
二) 右心室 160
三) 左心房 160
四) 左心室 160
第三节 心壁、心包的构造 161
一、心壁的构造 161
一) 心内膜 161
二) 心肌层 161
三) 心外膜 161
三) 结间束 162
二) 房室结 162
一) 窦房结 162
二、心包 162
第四节 心脏的传导系统 162
四) 房室束 163
第五节 心脏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163
一、心脏的血管 163
二、心脏与大血管的先天性异常 165
三) 先天性肺动脉狭窄 165
二) 心中隔缺损 165
一) 右旋心 165
一、心脏的体表投影 165
第六节 心脏的体表投影及先天性异常 165
二、心脏的神经 165
四) 未闭锁的动脉导管 166
五) 主动脉狭窄 166
第二章 微循环 167
第一节 微循环的组成和功能 167
一) 微循环的阻力血管 167
二) 微循环的交换血管 168
一) 迂回通路 169
第二节 微循环的血流通路 169
三) 微循环的容量血管 169
二) 直捷通路 170
三) 动静脉短路 170
第三节 微循环的血流调节 170
一、影响微循环血管舒缩状态的主要因素 170
二、微循环灌流量的决定因素 173
三、微循环灌流量的自身调节 174
四、椎管内麻醉时微循环的改变 176
一) 心脏骤停的原因 177
第一节 心脏骤停的原因、病理生理与诊断 177
第三章 复苏术 177
二) 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 179
三) 心脏骤停的诊断 182
第二节 心脏骤停的抢救措施 182
一、重建和维护循环功能 182
二、重建和维护呼吸功能 189
三、维护循环、呼吸功能疗效的判断 191
四、调整、维持内环境的平衡 192
五、积极防治重要脏器的继发性损害 194
主要参考文献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