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许锦龙 1
生物学的特征 3
生物学的内容 6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8
生命的起源 9
第二章 细胞的构造与生理 王翠霞 13
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 15
显微镜及细胞的发现 15
研究细胞的方法 15
细胞的构造 16
细胞的大小 16
细胞的构造和功能 18
细胞的化学组成 22
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 23
细胞的生理 27
物质的运输 28
酶的性质 32
能的供求 34
细胞的分裂 36
有丝分裂 37
减数分裂 38
无丝分裂 39
第三章 生物的分类 王翠霞 41
分类的意义与方法 43
生物的命名 44
种的定义 44
分类阶层 44
微生物 46
病毒——生物界边缘的个体 46
原核生物界 48
原生生物界 50
菌界 52
植物 58
植物界 58
藻类植物 60
藓苔植物——最早的陆生植物 62
蕨类植物 64
种子植物 64
动物 66
动物界 66
低等无脊椎动物 67
高等无脊椎动物 68
脊索动物 69
第四章 生命的维持 林怡礽 71
植物与光合作用 73
营养 73
动物的消化作用 76
人体之营养需求 78
人体的消化系统 83
人体的消化作用 89
养分的吸收 90
运输 91
植物的运输作用 91
动物的运输作用 96
呼吸和排泄 104
动物的呼吸作用 104
动物的排泄作用 112
恒定的维持 116
保护、支持、协调和运动 117
皮肤 117
骨骼 118
肌肉与运动 119
内分泌系统 122
神经系统 124
第五章 生命的延续与演化 林怡礽 136
生殖 138
无性生殖 138
有性生殖 140
孟德尔的遗传法则 151
孟德尔的遗传研究 152
中间型遗传 158
复等位基因 159
两性杂交与自由组合律 162
染色体与遗传 166
洒吞的染色体学说 166
多基因遗传 166
基因多效性 168
性连锁遗传 169
人类染色体的异常 175
遗传基因的构造与功能 176
生物的演化 185
拉马克的理论 186
达尔文的演化论 186
演化、遗传与环境间的关系 188
物种的形成 189
演化的证据 190
人类的演化 194
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 许锦龙 199
自然环境与生物 201
族群与群落 206
生态系的循环 208
陆地生态系 211
生态系的类别 211
水域生态系 214
第七章 人类与自然界平衡 王翠霞 219
人口成长的历史与问题 221
人口发展的历史 221
当前世界的人口问题 222
人口膨胀造成的污染问题 223
粮食资源的开发 225
绿色革命 225
世界的粮食问题 226
海洋资源 226
农、渔业与生态系 228
杀虫剂与农药 228
过度开发的问题 230
保育意识的觉醒 232
生态系的危机 232
野生物的保育 232
野生保育的落实 233
第八章 生物技术与应用 林怡礽 237
生物技术的发展 239
新生物技术所应用的主要技术 239
生物技术的优点 241
生物技术在农、渔、牧业上的应用 241
农业方面 242
渔业方面 244
牧业方面 244
生物技术在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247
食品方面 247
医药方面 248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248
生物科技的隐忧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