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Java语言初步 3
第1章 概述 3
1.1 Java的历史 3
1.1.1 什么是Java 3
1.1.2 Java带来的影响 4
1.1.3 Java语言的应用前景 5
1.2 Java语言的特点 5
1.2.1 Java是简单的 5
1.2.2 Java是面向对象的 5
1.2.3 Java是静态类型的 6
1.2.4 Java是编译型的 6
1.2.5 Java是体系结构中立的 6
1.2.6 Java是健全的 6
1.2.7 Java是小巧的 7
1.2.8 Java是多线程的 7
1.2.9 Java是可收集无用的存储单元的 7
1.2.10 Java是快速的 7
1.2.11 Java是安全的 7
1.3 几种Java语言的开发工具简介 7
1.3.1 Java如何进行布局管理 8
1.3.2 Java Workshop 2.0 8
1.3.3 JBuilder1.0 9
1.3.4 Visual Age for Java Enterprise Version 1.0 10
1.3.5 Visual Cafe for Java Database Development Edition 2.0 11
1.4 对Java语言的常见误解 12
1.4.1 Java是HTML的扩充 12
1.4.2 Java是一种很容易学会的编程语言 12
1.4.3 Java是一个简单的编程环境 12
1.4.4 Java将成为所有平台的统一编程语言 12
1.4.5 Java是解释型的,它对于特殊平台的重要应用太慢了 12
1.4.6 所有的Java程序都在Web页中运行 12
1.4.7 Java消除了CGI编程的需要 13
1.4.8 Java将彻底改变客户/服务器计算 13
1.4.9 使用Java,用户可以用500美元的Internet设备来代替计算机 13
1.4.10 Java将允许放弃基于部件的计算模式 13
1.5 简单的Java程序 13
第2章Java程序设计基础 16
2.1 定义常量 16
2.1.1 常量 16
2.1.2 整型常量 16
2.1.3 实型常量 16
2.1.4 字符型常量 17
2.1.5 字符串型常量 17
2.2 定义变量 17
2.2.1 变量 17
2.2.2 整型变量 18
2.2.3 实型变量 18
2.2.4 字符型变量 19
2.2.5 布尔型变量 19
2.2.6 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20
2.3 运算符和表达式 21
2.3.1 算术运算符 21
2.3.2 关系运算符 23
2.3.3 布尔逻辑运算符 24
2.3.4 位运算符 25
2.3.5 赋值运算符= 28
2.3.6 条件运算符 29
2.3.7 表达式 29
2.4 Java流程控制 29
2.4.1 分支语句 30
2.4.2 循环语句 35
第3章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0
3.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40
3.1.1 对象 40
3.1.2 消息 41
3.1.3 类 42
3.2 对象及对象的使用 42
3.2.1 创建对象 42
3.2.2 引用对象 43
3.2.3 撤消对象 44
3.3 类的定义及实现 45
3.3.1 类说明 45
3.3.2 类体 47
3.4 方法的定义和实现 52
3.4.1 方法的说明 52
3.4.2 方法体 55
3.4.3 构造子 57
3.4.4 析构子 60
3.5 重用技术 60
3.5.1 继承 60
3.5.2 界面 65
第4章 数组与字符串 68
4.1 数组 68
4.1.1 数组的声明及初始化 68
4.1.2 数组的引用 69
4.1.3 多维数组 70
4.2 字符串 71
4.2.1 不可变字符串 71
4.2.2 可变字符串 75
第5章Java的输入与输出流 77
5.1 InputStream类 78
5.1.1 read()方法 78
5.1.2 available()方法 78
5.1.3 close()方法 78
5.1.4 可标记流 78
5.1.5 skip()方法 78
5.2 OutputStream类 79
5.2.1 write()方法 79
5.2.2 flush()方法 79
5.2.3 close()方法 79
5.3 字节数组的输入输出(I/O) 79
5.3.1 ByteArrayInputStream类 79
5.3.2 ByteArrayOutputStream类 80
5.3.3 StringBufferInputStream类 80
5.4 文件输入输出(I/O) 80
5.4.1 File类 80
5.4.2 FileDescriptor类 81
5.1.3 FileInputStream类 81
5.4.4 FileOutputStream类 81
5.5 过滤I/O 84
5.5.1 FilterInputStream类 84
5.5.2 FilterOutputStream类 84
5.5.3 缓冲I/O 84
5.5.4 数据I/O 85
5.5.5 管道I/O 86
5.6 随机访问文件 86
5.6.1 创建随机访问文件 86
5.6.2 访问信息 86
5.6.3 增加信息 87
5.6.4 追加信息例子 87
5.7 StreamTokenizer类 87
5.8 URL输入流 88
第二篇 IBM VisualAge For Java 3.0程序设计 93
第6章VisualAge for Java IDE介绍 93
6.1 安装IBM VisualAge for Java 93
6.1.1 运行安装之前 93
6.1.2 安装步骤 93
6.2 建立你的第一个Java小程序 94
6.2.1 创建Java小程序 94
6.2.2 测试Java小程序 95
6.3 VisualAge for Java IDE概述 96
6.3.1 IDE简介 96
6.3.2 重要概念 97
6.4 浏览VisualAge for Java IDE 102
6.4.1 工作台窗口 102
6.4.2 浏览器 104
6.4.3 VisualAge for Java IDE中的符号与快捷键 109
6.4.4 定制VisualAge for Java IDE 112
6.4.5 IDE失效或工作区毁坏 116
6.4.6 Applet浏览器 116
6.4.7 查找程序元素 117
6.4.8 在IDE中打印 119
6.4.9 访问上下文敏感API帮助 120
6.4.10 使用快速启动窗口 120
6.4.11 生成类的HTML文档 121
第7章 在IDE中开发应用程序 124
7.1 创建程序和程序元素 124
7.1.1 创建项目 124
7.1.2 创建包 125
7.1.3 Java小程序与Java应用程序 125
7.1.4 生成类 126
7.1.5 生成方法存根 127
7.1.6 创建接口 127
7.1.7 创建方法 127
7.1.8 创建字段 127
7.1.9 生成字段存取方法 128
7.1.10 编写与格式化源代码 128
7.1.11 从资源库向工作区添加项目和包 134
7.1.12 从资源库向工作区添加类和方法 135
7.1.13 更换工作区的修订版 136
7.1.14 动态装入外部类 136
7.1.15 从文件系统导入文件 137
7.1.16 从另一个资源库中导入 137
7.1.17 在项目中包含资源文件 137
7.2 修改程序元素 140
7.2.1 保存更改的代码 140
7.2.2 存储工作区 140
7.2.3 编译代码 141
7.2.4 查找和修正问题 141
7.2.5 版本化程序元素 141
7.2.6 创建开放修订版 142
7.2.7 从工作区删除程序元素 143
7.2.8 复制或移动程序元素 143
7.2.9 重命名程序元素 143
7.2.10 比较两个程序元素 144
7.2.11 比较程序元素的修订版 145
7.2.12 合并类或接口的修订版 146
7.3 在代码片段编辑测试窗中组织用户思路 146
7.3.1 代码片段编辑测试窗 146
7.3.2 实验代码片段 147
7.4 管理资源库 150
7.4.1 备份资源库 150
7.4.2 从资源库中删除程序元素 150
7.4.3 恢复程序元素 151
7.4.4 压缩资源库 151
第8章 运行和调试程序 152
8.1 运行程序 152
8.1.1 在IDE中运行Applet 152
8.1.2 在IDE中运行应用程序 152
8.1.3 对Applet作运行时更改 153
8.2 调试程序 153
8.2.1 在开发周期中用集成调试器调试 153
8.2.2 手工启动集成调试器 154
8.2.3 挂起、恢复和终止线程 154
8.2.4 在源代码中设置断点 155
8.2.5 配置并设置断点条件 157
8.2.6 在外部类中设置断点 160
8.2.7 选择调试器要捕获的异常 161
8.2.8 清除并且禁止断点 163
8.2.9 检查并修改变量值 163
8.2.10 单步跟踪方法 164
8.2.11 调试过程中修改代码 165
8.2.12 在集成调试器中求值表达式 166
8.2.13 单步执行时监视一个表达式的值 168
8.2.14 生成类跟踪 168
8.2.15 设置调试器选项 169
8.3 导出代码 169
8.3.1 导出代码 169
8.3.2 导出字节码 170
8.3.3 导出资源文件 171
8.3.4 调试导出 171
8.3.5 导出到另一个资源库 171
第9章 异常处理 174
9.1 异常的概念 174
9.1.1 采用新的出错处理机制 174
9.1.2 异常 175
9.2 异常处理 176
9.2.1 try/catch块 176
9.2.2 finally块 179
9.2.3 try/catch/finally组合使用 181
9.3 异常类的层次 182
9.3.1 运行异常 183
9.3.2 非运行异常 183
9.4 激发异常 184
9.5 创建自己的异常 186
9.5.1 定义一个新的异常类 186
9.5.2 创建程序中的异常 187
第10章 Java网络编程 194
10.1 网络基础 194
10.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194
10.1.2 网络协议简介 195
10.1.3 IP地址 196
10.2 用InetAddress类进行Internet寻址 197
10.2.1 java.net包 197
10.2.2 用InetAddress类进行Internet寻址 198
10.3 用URL类访问网络资源 201
10.3.1 什么是URL 201
10.3.2 URL类的创建与地址查询 202
10.3.3 用URL类访问资源 203
10.3.4 URLConnection类 204
10.3.5 AppletContext类 205
10.4 Java的Socket通讯机制 206
10.4.1 Socket类 206
10.4.2 有连接通讯方式的客户/服务器应用工作模式 207
10.5 Java的数据报通讯机制 212
10.5.1 数据报简介 212
10.5.2 数据报方式的通讯过程 213
10.5.3 数据报的创建 213
10.6 网络安全措施 219
10.6.1 网络安全与SecurityManager类 219
10.6.2 覆盖SecurityManager类中的检验方法 220
10.6.3 安装新的SecurityManager类对象 222
第11章 多线程程序设计 224
11.1 线程相关概念 224
11.2 Java线程的创建 225
11.2.1 继承Thread父类 225
11.2.2 实现Runnable接口 231
11.3 线程状态与线程控制 234
11.4 线程组 237
11.5 线程优先级和线程调度 238
11.6 线程同步和死锁 247
第12章 图形用户界面构件 255
12.1 抽象窗口工具集AWT简介 255
12.2 GUI标准构件的使用方法 258
12.2.1 Component类提供的方法 258
12.2.2 添加构件到容器中 260
12.2.3 改变构件的外观行为 260
12.3 事件处理机制 261
12.3.1 键盘事件 264
12.3.2 鼠标事件 265
12.3.3 动作(Action)事件 266
12.3.4 其他事件 267
12.4 创建用户界面 268
12.4.1 按钮(Button) 268
12.4.2 检查盒(Checkbox) 271
12.4.3 选择框(Choice) 274
12.4.4 标签(Label) 277
12.4.5 列表(List) 280
12.4.6 滚动条(Scrollbar) 283
12.4.7 文本输入域(TextField&TextArea) 285
12.4.8 框架(Frame) 292
12.4.9 对话框(Dialog) 292
12.5 布局控制 297
12.5.1 流控制(FlowLayout) 297
12.5.2 边界控制(BorderLayout) 298
12.5.3 栅格控制(GridLayout) 300
12.5.4 卡片控制(CardLayout) 302
12.5.5 栅格包控制(GridBagLayout) 307
12.6 创建和使用菜单 312
12.6.1 菜单(Menu)简介 312
12.6.2 菜单的创建步骤 312
12.6.3 菜单的事件处理 313
12.6.4 菜单实例 314
第13章 图形和图像 322
13.1 应用components类作图 322
13.2 应用Graphics类 323
13.2.1 颜色 324
13.2.2 作图方法 325
13.2.3 设置大小 332
13.3 处理图像 332
13.3.1 应用MediaTracker 335
13.3.2 创建脱屏图像板面 338
13.3.3 producer和consumer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