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耿云志 3
教育篇 3
为什么要教育 3
个人之价值与教育之关系 5
和平与教育 8
教育与社会 19
教育与职业 22
职业教育与自动主义 25
进化社会的人格教育 27
高等学术为教育之基础 29
历史教授革新之研究 33
个性主义与个人主义 43
改变人生的态度 46
这是菌的生长呢还是笋的生长 50
新旧与调和 56
何谓新思想 60
知识阶级的责任问题 64
谈学问 70
北大学生林德扬的自杀 74
学风与提高学术 77
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 81
欧战后世界之思想与教育 93
今后世界教育之趋势 97
世界大战后吾国教育之注重点 101
建设新国家之教育观念 109
北大之精神 117
战后北大方针 119
演讲·政论篇 125
学生自治 125
什么是教育的出产品 129
社会运动与教育 137
初到北京大学时在学生欢迎会中之演说 144
在北京大学的演说(七篇) 147
北京大学临别赠言(二篇) 158
历史的使命 160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166
台湾之土地改革 175
土地问题与人口 186
“拜拜”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要科学的研究 204
文化篇 209
文化多元论 209
中西文化之演进与近代思想之形成 214
民族的接触与文化的交流 241
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接龙 249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253
基督教与我国今日的信仰——三教浑一的道教 264
佛教哲学的中心思想——中观论 278
阳明学说之渊源及其影响 285
中国文化所孕育出来的不朽论 303
新文化的怒潮 307
中国生活面面观 311
敌机轰炸中谈中国文化 334
二次大战期间看现代文化 362
宗教与道德 376
法律与人权 384
思想与科学 391
从日常生活经验谈民主自由 398
从日常生活经验谈三民主义 404
从日常生活经验谈读经问题 408
自述篇 417
满清末年 417
留美时期 453
民国初年 474
抗战时期 510
新潮 541
中山先生之逝世 571
人物·序跋篇 571
追忆中山先生 575
试为蔡先生写一篇简照 580
蔡先生不朽 583
一个富有意义的人生 585
忆孟真 602
中国新文艺运动人物群像 606
杜威的人生哲学 624
杜威的道德教育 633
托尔斯泰的人生观 641
《西潮》英文版序 647
《西潮》中文版序 650
《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引言 652
《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台湾版序 655
《孟邻文存》引言 657
《谈学问》导言 659
《新潮》缘起 663
《新潮》引言 671
国父《实业计划》英文本重版序 674
评《中国文化论集》 677
编后记 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