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能力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树华,李洪珍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2833615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中的一册,全书共分十章,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师的基础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等等。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逻辑严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针对性和指导性,可供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及一线教师阅读参考。

前言 1

第一章 教师能力:一个应予关注的重要领域 1

第一节 时代呼唤教师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1

一、研究者的结论:教师能力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 1

二、教育实践的期待:教师应具备与变革的教育实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能力 2

三、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年轻一代的创新能力要靠教师的创造力去培养 4

第二节 能力及其与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5

一、能力 6

二、能力与智力 7

三、能力与知识 9

四、能力与技能 10

五、能力与素质 12

第三节 教师能力的价值和分类 14

一、教师能力的历史发展及价值 14

二、教师能力的结构和分类 21

第二章 教师的基础能力 24

第一节 教师的智力 24

一、教师的观察能力 24

二、教师的思维能力 27

三、教师的想象能力 29

四、教师的记忆能力 31

第二节 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 36

一、准确简明,富有示范性 37

二、通俗生动,富有幽默感 37

三、条理清晰,富有层次感 38

四、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39

五、真诚含蓄,富有启示性 40

第三节 教师的体语表现能力 40

一、目光分配合理 41

二、面部表情适宜 41

三、动作姿势恰当 42

一、激发审美欲望:善于发现美 44

第四节 教师的审美能力 44

二、加强美学修养:充分感受美 45

三、重视审美实践:深刻鉴赏美 46

四、坚持以美育人:真实表达美 47

第三章 教师的教育能力 49

第一节 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 49

一、把握共性:全面了解学生整体 49

二、区别个性:准确了解学生个体 51

三、多管齐下:全面了解成长过程 52

第二节 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 54

一、实事求是,力求评价客观公正 54

二、投入情感,强化评价的激励效应 56

三、讲求实效,注重方式的灵活多样 57

一、认清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59

第三节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 59

二、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60

三、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向 61

四、创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立体化方案 63

第四节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能力 64

一、善于关注 65

二、善于倾听 65

三、善于疏导 66

第五节 转化问题学生的能力 69

一、转化前的全面了解 69

二、转化中的关怀尊重 71

三、转化中的动之以情 71

四、转化中的晓之以理 72

五、转化中的导之以行 73

一、认清生存教育的紧迫性 74

第六节 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的能力 74

二、强化学生的生存意识 75

三、培育学生的生存能力 76

四、教师生存能力的示范作用 77

第七节 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77

一、引导学生认识交往意义 78

二、指导学生把握交往原则 78

三、帮助学生创设交往情境 79

四、消解学生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80

第八节 教师的身教能力 80

一、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 81

二、以丰厚的学识启迪学生 82

三、以健康的心理感染学生 83

四、以高尚的行为激励学生 84

一、把握优化育人环境的原则 86

第一节 设计教育教学环境的能力 86

第四章 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 86

二、布置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 87

三、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 88

四、创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 88

第二节 合理任用学生干部的能力 89

一、解放思想,多途径产生学生干部 89

二、知人所长,合理使用学生干部 90

三、科学指导,精心培养学生干部 90

第三节 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 91

一、掌握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 91

二、科学确定班级活动的内容 93

三、周密安排班级活动的规划 94

四、有效指导班级活动实施 94

第四节 指导学生学会竞争的能力 95

一、明确学生间开展竞争的性质和意义 96

二、把握指导学生学会竞争的原则 98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 100

第五节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 101

一、掌握指导学生学会合作的原则 102

二、熟悉指导学生学会合作的方法 103

三、创造指导学生学会合作的途径 104

第五章 教师的教学能力(一) 106

第一节 掌握和运用教学大纲的能力 106

一、能依据大纲把握学科功能 107

二、能依据大纲明确教改方向 107

三、能依据大纲廓清知识结构 108

四、能依据大纲实施教学评估 109

第二节 掌握和运用教科书的能力 109

一、正确理解教科书的特点 110

二、深入分析教科书的内涵 111

三、准确把握教科书的重点、难点 113

四、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114

第三节 选择、运用教学参考书的能力 115

一、广采博览,为我所用 115

二、精心比较,择善而从 116

三、勇于探索,寻求真知 117

四、严谨治学,注重转化 118

第四节 编写教案的能力 119

一、掌握教案编写原则 119

二、恰当设计教学过程 120

三、熟悉教案基本格式 121

四、发挥创造性,讲究形式美 122

第五节 教师的“说课”能力 123

一、熟知说课内容 124

二、把握说课原则 125

三、走出说课误区 127

第六章 教师的教学能力(二) 128

第一节 因材施教的能力 128

一、了解因材施教的历史渊源 129

二、掌握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 130

三、构建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132

第二节 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 133

一、能正确制订教学目标 133

二、能恰当表述教学目标 134

三、能灵活展示教学目标 135

四、能熟练进行导学达标 135

第三节 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137

一、明确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 137

二、重视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 138

三、能使教法与学法相契合 139

四、善于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 140

第四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141

一、掌握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 141

二、探索兴趣产生、发展的规律 144

三、构建愉快教育的教学模式 145

第五节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 146

一、示范引路,渗透学法 146

二、总结规律,揭示学法 147

三、区别情况,指导学法 148

四、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148

第七章 教师的教学能力(三) 150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开讲能力 150

一、明确开讲要求 150

二、遵循开讲规律 152

三、讲究开讲技巧 154

一、掌握设疑的原则 155

第二节 教学设疑能力 155

二、探索设疑的方法 157

三、把握设疑的时机 158

第三节 教学举例能力 159

一、选例准确、典型 159

二、用例恰到好处 160

三、讲例生动、形象 161

第四节 设计板书的能力 162

一、板书应能揭示教学内容 162

二、板书应能展现知识网络 163

三、板书应能体现教学思路 164

四、板书应能做到形式美观 165

第五节 教学应变能力 167

二、能灵活改变教学方法 168

一、能适当变动教学程序 168

三、能合理地调控教学节奏 169

四、能巧妙地处理教学失误 170

第六节 课堂教学的收结能力 170

一、善归纳总结,由博返约 170

二、能画龙点睛,强化重点 171

三、能比较异同,帮助理解 172

四、能承前启后,形成链索 173

五、能设计练习,检验效果 173

第七节 设置学科作业的能力 174

一、明确作业设置的基本要求 174

二、防止作业设置中的不良倾向 176

第八章 教师的教学能力(四) 178

第一节 驾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能力 178

一、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课程定位 178

二、把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性 179

三、探索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规律 181

四、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184

第二节 教学评价能力 184

一、充分认识教学评价的功能 185

二、准确把握教学评价的标准 186

三、能“自评”也能“参评” 189

第三节 制作教具的能力 191

一、明确制作教具的原则 191

二、掌握制作教具的技能 192

三、增强教具创新意识 193

第四节 教师的示范能力 194

一、能做演示实验 195

二、能进行示范演唱 196

三、能做示范动作 197

四、能进行示范操作 198

第五节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00

一、能使用视觉媒体 200

二、能使用听觉媒体 201

三、能使用视、听觉媒体 202

四、能用多媒体教学 203

五、能进行网络学习 204

第九章 教师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 205

第一节 教师的学习能力 205

一、有强烈的学习内驱力 205

二、有较强的信息能力 207

三、能正确处理学习中“博”与“专”的关系 208

四、能选择最适宜的学习途径 209

第二节 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210

一、对提高教育研究能力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 210

二、明确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 212

三、能进行教改实验 213

四、善于收集整理教育研究资料 215

五、乐于和善于与同行切磋、交流 217

第三节 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能力 218

一、能巧选角度,聚焦定题 218

二、能把握重点,审定题旨 220

三、巧于组织结构 221

四、善于分析论证 223

第四节 教师的创新能力 227

一、了解创新的意义,明确创新的内涵 228

二、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造性思维 229

三、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创新实践 230

第五节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233

一、能正确处理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 234

二、能正确处理教师之间的关系 235

三、能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236

四、能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238

第十章 教师能力的发挥 241

第一节 教师能力发挥的内在因素 241

一、对工作有浓厚兴趣和高度责任感 241

二、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 243

三、有较强的自控和自律能力 244

四、善于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心理 246

五、注重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249

第二节 教师能力发挥的外在条件 250

一、了解教师的现有能力及潜能,建设优势互补的人才群体 251

二、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鼓励教师爱岗敬业 254

三、建立有效机制,激发教师创造的积极性 256

四、尊重教师个性及其劳动的特殊性,让教坛群星灿烂 259

后记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