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争鸣大系 1949-1989 教育学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翟葆奎主编;上海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208012733
  • 页数:747 页
图书介绍:

教育起源问题 2

一、对“劳动起源说”的补充和修正 3

二、对“劳动起源说”的发难 7

三、对“前身说”的批判 10

四、为“劳动起源说”进行辩护 13

广义教育的定义 16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19

一、关于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界定 19

二、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 21

三、对传统教育的评价 23

教育学体系 26

一、“教育学体系”的中国特色 26

二、“教育学体系”概念本身的界定问题 29

三、教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38

四、教育学体系框架的改造与构建 41

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分期 46

教育的社会属性和职能 51

一、“上层建筑说”及其悖论 52

二、“生产力说”及其悖论 55

三、“特殊范畴说” 60

四、“多重属性说”及其悖论 62

五、“实践说”及其悖论 64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67

一、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68

二、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70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72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 76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 83

商品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91

教育的商品化 95

教育产品是否具有商品性 98

教育竞争 101

马克思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命题的原意 109

一、马克思立足于“争取童工教育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民文化技术水平,我国的实践单纯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 109

二、马克思未局限于争取童工教育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文化技术教育,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应从本国实际出发 111

三、马克思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命题的范围与层次 114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社会前提 115

一、古代阶级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115

二、近代以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历史前提 116

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 119

一、智育是不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 119

二、对“智育第一”怎么认识 121

“红”与“专”的关系 125

一、先专后红 125

二、多专少红 127

三、红专分工 128

四、红以导专,专以表红 129

五、红专的对立与统一 130

六、“红色专家”与“白专道路” 131

爱的教育 134

美育 142

六、成立自卫组织进行自卫训练 147

·德育原理篇· 152

对德育过程的认识 152

一、德育过程的本质 153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55

德育过程的开端 158

思想品德结构 163

一、从思想品德的发生、发展进行探讨 164

二、从思想品德的社会内容进行探讨 164

三、从思想品德的心理形式、内容和能力进行探讨 165

四、从人的道德活动特征的整体进行探讨 166

“灌输”之争 169

一、对“灌输”一词的不同理解 169

二、“灌输原理”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171

三、如何正确运用“灌输”原理 173

对建国后17年思想品德教育的反思 175

一、17年教育的性质 175

二、对17年教育的总体估价 176

三、对17年教育的继承与革新 180

四、关于评价17年教育的视角 18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思想教育 183

一、学校思想教育质的规定性 183

二、商品经济与学校思想教育的关系 188

·课程论与教学论篇· 194

课程与课程理论的定义 194

一、课程的定义 194

二、课程理论的定义 197

课程的设置与改革 201

一、课程设置与改革的依据 201

二、影响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因素 203

三、课程设置的分与合问题 205

四、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关系 208

一、基础知识与课程内容更新 211

教材的编制 211

二、教材编制的序列 213

一、认识活动说 215

教学活动的本质 215

二、认识—发展说 217

三、“多本质”说或“复合”说 219

四、“认识—实践”说 220

教学规律 222

一、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 222

二、教学规律的各种提法 224

教学过程的要素 228

一、“三要素”说 228

二、“四要素”说 229

三、“多要素”说 230

一、“单维”说 232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232

二、“双维”说 234

三、“多维”说 235

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236

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239

一、孰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240

二、孰为教学过程中的客体 241

三、关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争议 242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245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应起主导作用 246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不能起主导作用 247

三、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248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 250

教学原则 255

一、教学原则有无存在必要 255

二、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原理、教学规范 258

三、教学原则有无阶级性 260

四、教学原则的具体提法和文字表述 261

循序渐进原则 265

一、批判的开始与争鸣的出现 266

二、其他方面的一些争鸣 269

三、循序渐进能否单独作为一条原则 271

四、文字表述 27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74

一、“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条教学原则是否恰当 274

二、“实际”和“实践” 275

三、“理论”和“实际”以谁为主 277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原则”中的地位 278

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和表述 279

直观原则 281

一、直观原则的性质和作用 281

二、直观原则的本来意义是否片面夸大直观作用并因而产生 282

为直观而直观 282

三、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284

四、文字表述 285

量力性原则 287

启发式教学 292

一、衡量启发式教学的标准是什么 292

二、怎样看待采用“启发式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294

三、启发式是教学原则还是教学方法 296

四、用“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来阐明启发式教学对吗 297

五、现代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是什么 298

·中小学教材教法篇· 302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关系 302

一、争论的背景 302

二、争论的过程 304

三、争论的结论 308

四、今天如何看待“文”与“道” 311

中学文言文教学 314

一、文言文应该多读还是少读 314

二、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315

三、浅易文言文的标准 317

四、关于文言文的教学 318

中学数学内容现代化的涵义 321

一、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学科性质 325

中学历史教学的几个问题 325

二、中学历史学科中的智能培养 327

三、上好一堂历史课的标准 330

中学生物的课程结构 333

一、听说读写译的地位 337

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地位和关系 337

二、听说领先,还是始终以阅读为中心 341

三、阅读必须以听说为基础 343

本族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 345

一、50年代依靠本族语的观点占主导地位 345

二、80年代末重新提出本族语的问题 347

三、“外语思维”与本族语问题 349

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 352

一、体育之概念 356

体育与竞技(运动)之概念 356

二、竞技(运动)的归属问题 358

一、作文分步训练 361

小学作文教学 361

二、作文素描训练 363

三、作文分格训练 365

四、先放后收的作文训练 367

五、读写结合的训练 368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372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 376

小学应用题教学 380

一、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380

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384

三、关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问题 387

“三算结合”教学 389

一、珠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390

二、口算、笔算、珠算的关系 391

三、算盘的功能 392

四、“三算结合”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392

·中国教育史篇· 398

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问题 398

一、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399

二、中国教育史的发展阶段与分期 401

三、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分支 402

四、中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 402

我国古代的教育遗产 407

孔子的教育思想 412

一、教育对象 412

二、教育目的 417

三、道德教育 421

四、是否首创私学 425

一、美育思想 428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428

二、兼容并包 430

三、教授治校 432

四、教育独立 433

五、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 435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437

一、“乡村建设”教育理论的性质 437

二、教育在改造社会中的作用 440

三、以教统政的组织机构 442

四、精神陶炼的内容和作用 444

五、组织合作社及其社会效果 445

七、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 449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理论 451

一、“资产阶级文化买办”还是“爱国的教育改革家” 451

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一种教育理论”还是“不仿古,不仿欧,适合中国国情” 454

三、“揭露清除”还是“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 457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459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性质 459

二、陶行知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的关系 463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杜威教育思想的关系 466

四、关于生活教育的理论 470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476

一、“活教育”合不合乎新中国的需要 477

二、“活教育”合不合乎新民主主义教育原则 478

三、“活教育”产生的原因和理论渊源 480

四、对“活教育”教学理论的认识 482

五、对“活教育”理论现实意义的探讨 484

洋务教育 486

一、对洋务教育的总评价 486

二、京师同文馆 489

三、留学教育 493

一、“平民教育”的产生和渊源 495

“五四”时期的“平民教育” 495

二、“平民教育”的演变和分化 498

三、对“五四”时期从事“平民教育”的青年学生社团的评价 500

四、对“五四”时期平教会的“平民教育”运动的评价 503

“六三三”学制评价 507

一、“六三三”学制是不是盲目抄袭美国学制 507

二、如何估价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六三三”学制的影响 510

三、关于“六三三”学制的历史作用 511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 516

·外国教育史篇· 516

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 516

二、学科体系的“中心” 517

三、历史分期及时限 519

杜威的教育思想 522

一、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522

二、杜威的课程论和教学方法论 528

三、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540

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评价 550

一、早期教育的指导思想 560

早期教育的若干问题 560

·各级各类教育篇· 560

二、早期教育的年龄界定 563

三、早期教育与健康的关系 565

四、早期教育和天才儿童的联系 567

幼儿园的综合教育 569

一、幼儿园综合教育的涵义 569

二、综合教育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570

三、对幼儿园综合教育的评价 571

幼儿园课程的涵义 573

如何掌握“三好”学生和好学生的标准 575

片面追求升学率 579

一、如何看待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 579

二、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原因 585

三、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的思路 590

两个渠道 594

一、“两个渠道”的提法是否科学 594

二、“两个渠道”是否并重 596

三、对现行课程、教材相对稳定的利弊看法 598

四、“班级制”是否难以实现充分的因材施教 599

童工现象 601

“读书无用”及“学生流失”现象 605

“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和内涵 609

中专教育的改革 613

一、关于中专的性质 613

二、关于中专的改革 615

联邦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引进 620

一、“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引进 620

二、“双元制”职教模式如何引进 624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 626

高等教育职能和高等学校任务 629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 634

一、如何解决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办学,即“条块办学”的问题 638

高等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 638

二、如何调整主管办学部门和高校的关系 639

大学教学论 641

一、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641

二、大学教学过程的本质 643

三、关于大学教学原则体系 643

高考改革 646

高师教育的体制结构 652

高师教育的“师范性”与“学术性” 660

一、成人教育概念 666

成人教育 666

二、中国成人教育的起源 668

三、成人教育质量及评价标准 671

四、按需施教 672

·教育经济学及其他篇· 676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676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 679

一、何谓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 679

二、如何度量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 680

教育投资水平评价 683

毕业生的“有偿分配” 689

教师劳动的性质 692

一、教师劳动是生产劳动还是非生产劳动 692

二、教师劳动是不是商品 694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 696

比较教育 700

一、比较教育的历史分期 700

二、比较教育的定义 701

三、比较教育的研究原则 702

四、比较教育的性质及其研究体系 704

一、教育社会学的性质 706

教育社会学 706

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708

三、人的社会化与教育 712

普通学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714

一、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714

二、学校管理的方法 716

校长负责制 719

一、校长负责制的内涵 720

二、校长负责制的理论依据 721

三、党政关系 722

四、教代会的地位和作用 724

五、领导体制与领导者素质 725

六、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条件 726

学校卫生学 729

教育立法 733

一、关于教育立法的涵义 733

二、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 735

三、教育立法与教育改革 737

四、教育法规的结构与体系 738

“电化教育”的本质与定义 741

后记 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