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态环境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
一、气候与水资源 2
二、地形与土壤 4
三、自然灾害 6
第二节 经济环境 8
一、人地关系 8
二、农作制度 13
三、农业结构与区划 14
第三节 社会环境 18
一、政权的更迭 18
二、苛重的赋税 20
三、乡村社会普遍贫困化 23
第二章 富农之富 28
第一节 富农的发展 28
一、历史条件 28
二、发展模式 37
三、发展局限 41
第二节 富农的比例 44
一、比例的估计 44
二、家庭分析 52
第三节 乡土角色 54
一、生活消费 54
二、乡土认同 67
第三章 革命诉求下的富农 74
第一节 阶级理论在中国的确立 74
一、革命与阶级 75
二、界定与策略 79
第二节 改造运动 87
一、苦难与阶级 88
二、斗争与改造 94
三、革命的共谋 97
第三节 冲突的分析 103
一、分家产与“查三代” 104
二、要求公平与标准量化 106
三、藏匿财产与“挖浮财” 109
第四章 新富农之兴 114
第一节 新式富农 114
一、产生背景 114
二、新富农之新 119
三、发展状况 128
第二节 土地改革后的新富农 130
一、产生与规模 131
二、特点分析 135
第三节 新富农的发展困境 138
一、革命前后:新旧富农之分 138
二、剥削:几分封建,几分资本主义 141
三、财产权:保护还是剥夺 145
第五章 农业经营规模 149
第一节 农场规模 149
一、耕地的获取 150
二、农场的特点 152
三、农场经营 154
第二节 劳动力 167
一、家庭劳动力 167
二、雇佣劳动力 171
第三节 生产资料 177
一、耕畜 177
二、农具 185
三、水井 187
四、肥料 190
第四节 富农生产资料占有的分析 193
一、贫富之间 193
二、生存伦理 196
第六章 经济行为 198
第一节 富雇关系 198
一、雇工经营 199
二、非固化关系 206
三、利益与情感 210
第二节 分家析产 216
一、分家的原因 216
二、分家与经营 219
第三节 兼业经营 222
一、兼业的种类 223
二、兼业的性质 228
第四节 富农的借贷 233
一、放贷种类 234
二、富农的负债 236
三、富农借贷与乡村社会 237
第七章 权力场域 244
第一节 富农与乡村权力 244
一、20世纪初的乡村政权 245
二、富农的权力 245
三、富农权力的退出 252
第二节 根据地的富农权力 254
一、富农权力的丧失 254
二、富农与共产党基层组织 257
三、新富农的政治权力 262
第三节 富农的权力变动 266
一、两种乡村权力主体的比较 266
二、革命后的乡村政权 268
三、富农权力的边缘化 271
第八章 社会流动 274
第一节 代内流动 275
一、向上流动 276
二、向下流动 281
三、代内流动的分析 288
第二节 代际流动 290
一、垂直流动 290
二、水平流动 294
三、教育对代际流动的影响 295
第三节 富农流动的特殊机制 297
一、流动中的政策——制度因素 297
二、结构性流动 298
三、“去层化”实践 300
第九章 历史命运 302
第一节 土地、革命与富农 302
一、围绕着土地的革命 302
二、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 310
第二节 集体化运动:发展道路的选择 322
一、保存富农经济:权宜之计还是长久之策 322
二、合作化运动:发展生产力还是变革生产关系 325
三、富农的命运 327
第三节 符号化的富农 331
一、贫穷与革命 331
二、平均与富裕 334
第十章 宏观审视 337
第一节 探寻共同富裕之路 337
一、孙中山的养民说 337
二、毛泽东的先均后富说 339
三、邓小平的先富后富说 341
第二节 富农、新富农与乡村社会变迁 343
第三节 富农与新富农历史变动的启示 345
附录 河北省磁县120户富农样本家庭基本情况表 348
主要参考文献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