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篇 1
第一章 史学史研究的任务和范围 1
一、“历史”一词的歧义 1
客观的历史和写的历史 1
“历史”一词含义的变化:史原为官称 3
从文字结构上看“史”的原意 5
称历史记载为“史”和两种概念的混同 6
区别两种概念的必要 8
二、史学的任务和范围 11
历史理论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1
历史理论二: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者的历史 15
历史理论三:社会历史之辩证的发展及其规律性 16
史料学 19
历史编纂学 23
历史文学 28
三、史学史的任务和范围 29
史学史的任务和范围 29
史学发展的规律性: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因素 31
唯物主义因素在史学发展中的作用 36
史学的发展跟其他学科的关系 39
史学的时代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40
传说时代 45
第二章 中国史学史的分期(上) 45
一、先秦时期 45
甲骨文出现以后和宗周晚年以后 46
孔子和战国时的私人撰述 47
先秦时期史学发展的特点 49
二、秦汉时期 50
马、班的史学巨著和刘向的文献整理 50
从秦始皇焚书到汉武帝尊儒 51
石渠阁奏议和白虎观奏议 54
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56
史书在数量上的发展 56
秦汉时期的史学成就 56
反映门阀地主要求的时代特点 57
反映其他的时代特点 63
三个阶段 63
四、宋元时期 65
三部通史巨著 65
王霸义利之辨 70
民族史、地方史和域外史 71
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72
宋元史学的特点和三个阶段 74
明代的史学 77
五、明清时期 77
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 77
明末清初的史学和经世致用 79
清代学术和乾嘉考据 85
第三章 中国史学史的分期(下) 90
一、近代前期 90
民族危机的迫切感 90
变法与历史必变的观点 94
史学工作和革命思想的宣传 98
二、近代后期 102
中国史学的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02
李大钊同志的贡献 107
郭沫若同志的贡献 109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多种成就 112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斗争中建立 118
三、近代后期中的考据学派 122
顾颉刚先生和胡适 122
梁启超 125
王国维 128
陈寅恪先生 130
陈垣先生 134
司马迁的论述 137
一、汉唐时的论述 137
第四章 有关史学史的古今论述 137
班彪的论述 140
《文心雕龙》的《史传》篇 142
《晋书》卷八十二和《隋书·经籍志》的史部叙录 143
刘知几的论述 148
二、宋元明清时的论述 150
郑樵的论述 151
李贽的论述 152
章学诚的论述 154
梁启超对史学史专著的设想及其影响 159
三、近人的论著 159
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论著 167
第五章 我的摸索和设想 173
一、摸索的经历 173
摸索的开始 173
在一九六一年以后 174
十年动乱结束以后 177
有两点比过去要好些 180
二、摸索中的一些体会 183
要认真地有重点地读书 183
逐步前进和博约关系的处理 185
师友之益 187
三、我的设想 192
多写专著 192
关于史学史研究的四件事 195
第一篇 先秦时期,中国史学的童年 197
第一章 从远古的传说到国史的出现 197
一、英雄人物的故事 197
二、王侯贵族的文书和诗篇 200
甲骨文、金文的记载 200
《尚书》和《诗经》 202
商周记载的特点和表述形式 204
鄂君启节和侯马盟书 208
三、宗周晚期以后的国史 209
宗周晚期以后的时代特点和国史的出现 209
世卿的家史 212
第二章 《春秋》经传和私人撰述 213
一、《春秋经》 213
孔子修《春秋》 213
《春秋》的属辞比事 215
二、《公羊传》、《谷梁传》 216
《公羊传》、《谷梁传》原为流行的口说 216
二传的大一统思想 217
二传的史料价值 220
二传对《春秋》在表述方面的说明 221
二传的文风 222
二传的史论 224
三、《国语》和《左传》 225
《国语》的内容和特点 226
《左传》的内容、作者和体裁 228
《左传》写战争 232
《左传》写辞令 234
《春秋》三传在史学史上的地位 236
《竹书纪年》 238
一、《竹书纪年》、《世本》、《山海经》 238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多种撰述 238
《世本》 243
《山海经》 244
二、《尧典》、《禹贡》、礼书 250
《尧典》 250
《禹贡》 253
《仪礼》和《周官礼》 257
三、《战国策》 259
《战国策》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体裁 259
《战国策》在表述上的成就 261
中国历史撰述的主要体裁 266
四、图象和地图 266
最早的历史图象 268
《山海经》、《天问》和历史图象 269
地图 271
第四章 历史观点的初步形成 273
一、神的世界 273
远古传说中的氏族神 273
殷人的氏族神 274
周人的氏族神 278
氏族神身份的变化 284
氏族神身份的变化和历史来到了人间 288
二、来到人间 288
宗周晚年和春秋时期的怀疑思想 291
孔子和《国语》《左传》的历史观点 295
三、观点的争鸣 302
墨家的观点 302
老子和庄子的观点 305
商鞅的观点 309
孟子和《易·大传》的观点 310
邹衍的观点 315
荀子的观点 316
韩非的观点 321
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323
第五章 历史知识的运用 323
一、“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323
列举同类事例以说明一个问题 324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上说明问题 326
援引史事进行理论上的辩诘 330
韩非对历史知识的运用 331
《吕氏春秋》对历史知识的运用 333
二、“疏通知远” 334
“疏通知远”的重要意义 334
孔子论“有道”、“无道”和墨子论治乱 335
战国时期主张变法的人物:商鞅和赵武灵王 339
孟子和荀子对历史前途的看法 342
李斯和韩非对历史前途的看法 348
三、直笔、参验、解蔽 355
直笔和良史 355
儒墨重“征”“信” 358
《吕氏春秋》的《察传》篇 360
韩非论“参验” 362
荀子论“蔽”和“解蔽” 363
《庄子·天下篇》和解蔽精神 367
“蔽”和“通”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