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1章 知识产权导论 1
1.1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概念 1
1.1.1 知识产权的范围 1
1.1.2 知识产权的特征 4
1.1.3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7
1.2 知识产权与信息产权的关系 8
1.3 知识产权与社会信息化的关系 12
1.3.1 知识产权制度对社会信息化的影响 13
1.3.2 社会信息化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 17
1.4 知识产权与无形资产的关系 21
第2章 专利权的保护 24
2.1 专利制度概述 24
2.1.1 专利、专利权与专利法 24
2.1.2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5
2.1.3 专利制度的特征 30
2.2 专利权客体与主体 31
2.2.1 专利权的客体 31
2.2.2 不授予专利权的技术领域 34
2.2.3 专利权的主体 36
2.3.1 专利的授权条件 39
2.3 专利的申请与审批 39
2.3.2 专利申请原则 44
2.3.3 专利申请文件的种类 45
2.3.4 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47
2.3.5 向国外申请专利 59
2.3.6 专利申请的审批 60
2.4 专利权的内容及保护 62
2.4.1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62
2.4.2 专利权期限、终止与无效 66
2.4.3 专利权的限制 68
2.4.4 专利侵权和专利保护 71
2.5 企业专利策略运用 77
2.5.1 企业发展的专利战略 77
2.5.2 专利申请的策略 84
2.5.3 专利侵权争议中的策略 87
2.6 专利信息的利用与研究策略 94
2.6.1 专利文献概述 94
2.6.2 专利文献的检索 97
2.6.3 专利信息的研究 101
3.1.1 商标的概念与功能 106
3.1 商标制度概述 106
第3章 商标权的保护 106
3.1.2 商标制度的发展 108
3.1.3 我国《商标法》的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 112
3.2 商标权客体与主体 116
3.2.1 商标的法定条件 116
3.2.2 商标的种类 120
3.2.3 商标与临近标记 125
3.2.4 商标权的主体 129
3.3 商标注册与管理 130
3.3.1 商标注册申请、审查与核准 130
3.3.2 注册不当撤销 133
3.3.3 注册商标的变更 134
3.3.4 商标的使用管理 135
3.4 商标权的内容及其保护 137
3.4.1 商标权内容 137
3.4.2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 139
3.4.3 驰名商标的保护 142
3.5 企业商标策略的运用 145
3.5.1 商标申请策略 145
3.5.2 商标使用过程中的保护策略 150
4.1.1 商业秘密的法律依据 156
第4章 商业秘密的保护 156
4.1 商业秘密概述 156
4.1.2 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 158
4.2 商业秘密的认定 160
4.2.1 商业秘密认定条件 160
4.2.2 商业秘密与国家秘密的比较 163
4.2.3 商业秘密与专利的比较以及选择策略 165
4.3 商业秘密权及其限制 172
4.3.1 商业秘密权的主体及权利归属 172
4.3.2 商业秘密权的内容 175
4.3.3 商业秘密权的限制 176
4.4 商业秘密的保护策略与竞业避止 178
4.4.1 商业秘密的消灭与损失 178
4.4.2 商业秘密的管理 183
4.4.3 竞业避止 185
4.4.4 商业秘密的侵犯与法律保护 187
第5章 著作权的保护 191
5.1 著作权制度概述 191
5.1.1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 191
5.1.2 著作权制度的发展 193
5.2.1 受著作权保护客体的条件 198
5.2 著作权客体和主体 198
5.2.2 受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种类 201
5.2.3 受著作权保护的主体 203
5.2.4 著作权的归属 207
5.3 著作权的内容及限制 211
5.3.1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 211
5.3.2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 213
5.3.3 著作权的限制 217
5.4.1 著作权的侵权行为 223
5.4 著作权的侵权及法律保护 223
5.4.2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225
5.4.3 著作权纠纷的解决 228
5.5 著作权的邻接权 229
5.5.1 出版者的权利 230
5.5.2 表演者的权利 231
5.5.3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232
5.5.4 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 233
第6章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234
6.1 概述 234
6.1.1 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特征 234
6.1.2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模式 235
6.2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 238
6.2.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 238
6.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取得和软件登记管理 242
6.2.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内容 244
6.2.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248
6.3 计算机软件的其他法律保护 251
6.3.1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法保护 252
6.3.2 计算机软件的商标法保护 256
6.3.3 计算机软件的商业秘密法保护 257
7.1.1 数字作品概念 261
7.1 数字化作品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261
第7章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发展 261
7.1.2 数字化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262
7.1.3 数字式作品可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对象 267
7.2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新发展 269
7.2.1 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问题 269
7.2.2 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问题 270
7.3 数据库与多媒体的知识产权保护 272
7.3.1 数据库的版权保护 272
7.3.2 数据库保护的争议问题 275
7.3.3 多媒体的知识产权保护 279
7.4 数字作品在网络传输中的版权问题 283
7.4.1 网络传输与复制权 284
7.4.2 网络传输与发行权 285
7.4.3 网络传输与出租权 287
7.4.4 网络传输与传播权 288
7.4.5 网络传输中的“权利重合” 292
7.5 域名与商标的冲突及法律对策 293
7.5.1 域名的性质以及与商标的关系 294
7.5.2 域名与商标冲突的表现及保护 300
7.5.3 域名与商标冲突的法律对策 306
7.6.1 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的侵害方式 311
7.6 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的侵害与法律救济 311
7.6.2 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侵害的法律救济 315
第8章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 317
8.1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述 317
8.1.1 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内法与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317
8.1.2 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组织 319
8.1.3 保护知识产权的区域性组织及其相关公约 325
8.2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329
8.2.1 《巴黎公约》的产生 329
8.2.2 《巴黎公约》的主要内容 330
8.3.1 《伯尔尼公约》的产生 332
8.3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332
8.3.2 《伯尔尼公约》的主要内容 333
8.4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335
8.4.1 《马德里协定》的产生 335
8.4.2 《马德里协定》的主要内容 335
8.4.3 《关于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的议定书》 337
8.5 《专利合作条约》 338
8.5.1 《专利合作条约》的产生 338
8.5.2 《专利合作条约》的主要内容 338
8.6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340
8.6.2 《TRIPs协议》的主要特点 341
8.6.1 《TRIPs协议》的产生 341
8.6.3 《TRIPs协议》的主要内容 342
附录 347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34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360
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367
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379
5.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 38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39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402
主要参考文献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