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诊断学的发展史 1
(一)临床血液学实难诊断的发展史 1
(二)临床化学实验诊断的发展史 1
绪论 1
(三)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诊断的发展史 2
(四)临床免疫学实验诊断的发展史 2
二、实验诊断学的现状与展望 3
(一)仪器的自动化 3
(二)试剂的多样化 3
(三)方法学的标准化 3
(六)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应用 4
(七)循证检验医学的崛起 4
(五)影响检测的因素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4
(四)床边检验 4
三、实验诊断学的应用 5
(一)为疾病的诊断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5
(二)为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5
(三)为预防疾病提供资料 5
(四)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 5
第一章 血液检查 6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6
一、红细胞检测 6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6
(二)红细胞比容测定 9
(三)红细胞平均值参数 10
(四)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测定 11
(五)网织红细胞测定 11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12
二、白胞检测 12
(一)白细胞计数 12
(三)外周血白细胞形态 17
三、血小板检测 19
(一)血小板计数 19
(二)血小板平均容积 19
(三)外周血血小板形态 20
四、红细胸沉降率检测 20
第二节 血细胞分析仪及期的临床应用 21
一、血细胞计数仪的工作原理 21
(一)电阻式原理 21
(二)白细胞自动分类原理 22
(三)血小板参数 23
(二)红细胞参数 23
(一)白细胞参数 23
二、血液分析各项参数及临床意义 23
(四)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应用 24
第三节 贫血的实验检查 26
一、缺铁性贫血 26
(一)骨髓象检查 26
(二)铁染色 26
七、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 26
(三)血清铁测定 27
(四)血清总铁综合力测定 28
(五)血清转铁蛋白测定 28
(六)血清铁蛋白测定 28
(七)红细胞原卟啉(FEP)和锌卟啉(ZPP)测定 28
(一)骨髓象检查 29
(二)血清叶酸与维生素B12测定 29
二、巨幼细胞贫血 29
(八)缺铁性贫血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9
(三)巨幼细胞贫血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30
三、溶血性贫血的一般检测 30
(一)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30
(二)尿血红蛋白测定 30
(三)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31
(四)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31
(五)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 31
(六)51Cr标记红细胞寿命测定 31
四、红细胞膜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检测 31
(三)自身溶血试验有其纠正试验 32
(二)结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 32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32
(四)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33
五、红细胞酶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检测 33
(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33
(二)氰化物-抗坏血酸试验 33
(三)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34
(四)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 34
(五)丙酮酸激酶荧光筛选试验和活性测定 34
六、血红蛋白分子检测 34
(一)血红蛋白电泳 34
(二)胎儿血红蛋白酸洗脱试验 34
(七)红细胞镶变试验 35
(六)HbS胶溶试验 35
(八)HbC试验 35
(四)HbA2定量测定 35
(三)胎儿血红蛋白测定或HbF碱变性试验 35
(五)血红蛋白H包涵体试验 35
(九)异丙醇试验 36
(十)热不稳定试验 36
(十一)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 36
(一)抗人求蛋白试验 36
(二)冷凝集素试验 36
(三)冷热双相溶血试验 37
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检测 37
(一)酸化溶血试验 37
(二)蔗糖溶血试验 37
(三)蛇毒因子溶血试验 37
九、溶血性贫血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37
(一)确定溶血的证据 37
(一)ABO系统抗原 38
一、ABO血型的系统检测 38
(二)确定溶血的类型 38
第四节 血型检查 38
(二)ABO系统抗体 39
(三)ABO系统亚型 39
(四)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39
(五)ABO血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40
二、Rh血型系统检测 40
(一)Rh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41
(二)Rh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 41
三、其他血型系统检测 42
(一)白细胞抗原系统 42
(二)血小反抗原及抗体 42
(三)血清蛋白抗原 42
一、血细胞的生成 43
第二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 43
第一节 血细胞的生成与发育 43
二、血细胞发育规律 44
第二节 正常血细胞形态检查 45
一、红细胞系统 45
二、粒细胞系统 45
三、单核细胞系统 46
四、巨核细胞系统 46
五、淋巴细胞系统 47
六、浆细胞系统 47
七、其他细胞 48
第三节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48
(二)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49
(一)中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49
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49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 49
(三)碱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50
三、特异性酯酶染色 50
四、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50
五、酸性磷酸酶染色 51
六、糖原染色 52
七、细胞化学染色反应 53
第四节 骨髓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53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53
二、结果分析 53
三、骨髓象检查的临床意义 55
(一)骨髓增生程度的意义 55
(二)各系细胞比例改变的意义 55
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58
(二)慢性型 58
第五节 常见血液病血细胞特征 58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58
(一)急性型 58
三、急性白血病 59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9
(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60
(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 60
(四)急性早幼料细胞白血病(M3) 60
(五)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 60
(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61
(七)急性红白血病(M6) 61
(八)巨核细胞白血病*(M7) 61
(九)特殊类型白血病 61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2
四、慢生白血病 62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62
五、恶性组织细胞病 63
六、多发性骨髓瘤 63
七、恶性淋巴瘤 63
(一)霍奇金病 63
(二)非霍奇金病 64
八、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些癜 64
(一)急性型 64
(二)慢性型 64
第六节 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 64
一、细胞形态学分型*(FAB分型) 64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型 64
(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型 65
(一)ALL的免疫学分型 66
二、免疫学分型 66
(二)AML的免疫学分型 67
三、细胞遣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 67
(一)ALL细胞遣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 67
(二)AML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 68
第七节 干/祖细胞培养和化疗药物敏感试验 69
一、干/祖细胞培养 69
(一)造血祖细胞的培养步骤 69
(二)造血祖细胞培养的应用 70
(三)造血祖细胞培养的临床意义 70
二、化疗药物敏感试验 70
(二)知管壁的止血作用 71
(一)血小板的结构 71
二、血小板的止血机制 71
一、血管壁的止血机制 71
(一)血管壁的结构 71
第一节 基础理论 71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查 71
(二)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72
三、凝血机制 73
(一)凝血因子 73
(二)凝血因子的止血作用 73
四、抗凝血机制 74
(一)细胞抗凝作用 74
(二)体液抗凝作用 74
五、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75
(一)纤溶作用 75
(二)出血时间 76
(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76
(三)血小板计数 76
(二)纤溶降解产物 76
一、血管壁和血小板检查的筛选试验 76
第二节 血栓止血的筛选试验 76
(四)血块收缩试验 77
二、凝血和抗凝血检查的筛选试验 77
(一)活化的部化凝血活酶时间 77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77
(三)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78
(四)复钙交叉试验 78
三、纤溶活性检查的筛选试验 78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78
(一)全血粘度测定 79
四、血液流变学检测 79
(四)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79
(三)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79
(二)血浆凝血酶时间 79
(二)血浆粘度测定 80
(三)红细胞变形性测定 80
(四)红细胞电泳时时测定 81
第三节 血管壁和血小板检查的诊断的试验 81
一、血管壁检测 81
(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81
(二)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测定 81
(三)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抗原(TM:Ag)测定 81
(二)血小板粘附试验 82
(一)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测定 82
二、血小板检测 82
(四)血浆内皮素-1(ET-1)测定 82
(三)血小板聚集试验 83
(四)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小板第4因子测定 84
(五)血小板P-选择素测定 84
(六)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 84
(七)血浆血栓烷B2测定 84
第四节 凝血和抗凝血检查的诊断试验 85
一、凝血因子检测 85
(一)凝血时间 85
(二)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 85
(三)血浆因子Ⅷ、Ⅸ、Ⅺ和Ⅻ促凝活性测定 85
(六)血浆因子XIII亚基抗原测定 86
(五)血浆因子XIII定性试验 86
(四)血浆因子Ⅱ、Ⅴ、Ⅶ和Ⅹ促凝活性测定 86
(七)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测定 87
(八)血浆纤维蛋白肽A测定 87
二、生理性抗凝因子和病理性抗级凝物质检测 87
(一)血浆搞凝血酶活性测定 87
(二)血浆抗凝血酶抗原测定 88
(三)血浆蛋白C抗原测定 88
(四)血浆游离蛋白S测定 88
(五)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 88
(六)血浆游离肝素时间或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88
(二)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测定 89
(一)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活性测定 89
一、纤溶活性检测 89
第五节 纤溶活性的检查的诊断的试验 89
(七)血浆肝素定量测定 89
(八)狼疮搞凝物质测定 89
(三)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1活性测定 90
(四)血浆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测定 90
二、降解产物检测 90
(一)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 90
(二)血浆D-二聚体测定 90
(三)血浆纤椎蛋白肽Bβ1-42和Bβ15-42测定 91
第六节 血栓与止血检查项目的选择和作用 91
一、筛选试验的选择和应用 91
(一)一期止血缺陷 91
(二)二期止血缺陷 91
(一)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 92
(二)血友病类血性疾病 92
(三)纤溶活性亢进性出血 92
二、出血性疾病诊断试验的选择和应用 92
(三)肝病出血 95
(四)原发性纤溶症 96
三、血栓性疾病诊断试验的选择和应用 96
(一)血栓前状态 96
(二)易栓症 96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试验的选择和应用 97
(一)临床诊断 97
(二)一般诊断试验 97
(一)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的监测 98
五、抗凝和溶栓治部实验室临测试验的选择和应用 98
(二)口服抗凝剂的监测 98
(四)DIC前期诊断试验 98
(三)疑难或特殊病例诊断试验 98
(三)溶棰治疗的监测 99
(四)抗血小板治部的监测 99
(五)降纤药的监测 99
第四章 尿液和肾功能检查 100
第一节 尿液性状检查 100
一、24小时尿量 100
二、尿液外观 100
(一)血尿 100
(二)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 101
(三)胆红素尿 101
(四)尿胆原尿 101
三、尿液气味 102
(六)服糜尿的脂肪尿 102
(五)脓尿和菌尿 102
四、尿液酸碱度 103
五、尿液比重 103
第二节 尿液化学检查 103
一、尿蛋白的检测 104
(一)尿蛋白的一般检测 104
(二)尿蛋白的特殊检测 105
二、尿糖检测 106
三、尿酮体检测 107
第三节 尿沉渣检查 108
一、细胞 108
二、尿管型 109
三、尿结晶体 112
(二)检测项目、原理及应用 113
(一)仪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13
四、尿沉渣定量检测 113
一、干化不尿分析仪 113
第四节 尿液自动化仪器检查 113
二、尿沉渣自动分析仪 114
(一)检测原理 115
(二)主要检测项目 115
第五节 肾小球功能检查 117
一、血肌酐与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118
二、血尿素测定 119
三、血氨甲酰血红蛋白测定 120
四、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测定 121
五、菊粉等外源生物质清除率测定 121
(一)菊粉清除率测定 121
六、血尿酸测定 122
(二)其他外源性物质清除率测定 122
七、尿蛋折选择性指数检测 124
第六节 肾小管功能检查 124
一、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 124
(一)β2-微球蛋白测定 124
(二)α1-微球蛋白测定 124
(三)其他小分子蛋白测定 125
二、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测 125
(一)3小时尿比重试验 125
(二)昼诊尿比重试验 126
(三)尿渗重测定 127
第七节 其他肾功能检查 127
一、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 127
(一)氯化铵负荷试验(酸负荷试验) 128
(三)呋塞米试验 129
(二)碳酸氢根部分排泄率测定(咸负荷试验) 129
二、尿酶及其他肾小管定位性标志物检测 130
(一)尿T-H糖蛋白测定 130
(二)肾小管定位性尿酶测定 130
三、肾内分泌功能检测 131
(一)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测定 131
(二)血浆肾素测定 132
第八节 尿和肾功能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132
第五章 临床化学检查 134
第一节 蛋白抽代谢检查 134
一、血清蛋白检测 134
二、血清蛋白电泳 135
(一)肌钙蛋白测定 137
三、血清前白蛋白检测 137
四、心肌蛋白检测 137
(二)肌红蛋白测定 138
(三)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 138
五、特殊蛋白检测 138
(一)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138
(二)高铁血红蛋白测定 139
(三)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 139
(四)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测定 139
(五)血清α1抗胰蛋白酶测定 139
(六)血清α2巨球蛋白测定 139
六 氨基酸检测 140
(一)氨基酸总量测定 140
(八)血清纤维结合蛋白测定 140
(七)血清铜蓝蛋白测定 140
(二)血清苯丙氨酸测定 141
(三)尿液胸氨酸测定 141
(四)酷氨酸测定 141
七、血氨检测 141
第二节 胆红素检查 142
一、血清胆红素检测 142
二、血清总胆汁酸检测 144
三、胆红素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145
第三节 糖类检查 145
一、葡萄糖测定 145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 146
四、血清C-肽测定 148
三、血清胰岛素测定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148
五、血清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149
六、血精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149
七、血果糖胺测定 149
八、血乳酸测定 150
九、血清丙酮酸测定 150
十、血酮体测定 150
十一、血清1,5-脱水山梨醇测定 151
十二、糖类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151
第四节 脂质及其谢物检查 152
一、脂质及脂蛋白概述 152
(一)脂质组成及生理功能 152
(二)血浆脂蛋白分类及其特点 153
(三)载脂蛋白及其功能 154
(四)脂质代谢相关酶及蛋白 154
(五)脂蛋白受体 156
(一)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158
二、脂制裁和脂蛋白的检测 158
(二)甘油三酯测定 160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160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163
(五)脂蛋白(a)测定 164
(六)脂蛋白-X测定 165
(七)载脂蛋白测定 165
(八)克脂测定 166
(九)游离脂肪酸测定 167
(十)过氧化脂质测定 167
三、血精脂清质检的分析程序及项目选择 168
四、脂质代谢异常与疾病 169
(一)脂质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 169
一、肝脏疾病常用血清酶检测 171
(一)转氨酶定 171
第五节 临床酶学检查 171
(二)脂质代谢异常与糖尿病 171
(二)谷氨酸脱氢酶测定 173
(三)α-L岩藻糖苷酶测定 173
(四)碱性磷酸酶测定 173
(五)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174
(六)单胺氧化酶测定 175
(七)脯氨酰羟化酶测定 175
(八)胆碱酯酶测定 175
二、心肌损伤相关酶检测 176
(一)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176
(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176
(三)乳酸脱氨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177
(二)脂肪酶测定 179
三、胰腺疾病常用酶检测 179
(一)淀粉酶测定 179
(三)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 180
四、其它酶检测 180
(一)酸性磷酸酶测定 180
(二)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 180
五、酶学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181
第六节 无机离子检查 182
一、钾测定 182
二、钠测定 184
三、氯测定 184
四、钙测定 186
五、磷(无机磷)测定 187
六、镁测定 188
七、微量元素测定 189
第七节 酸碱平衡检查 190
一、基础理论 190
(一)血液气体运输 190
(二)血液PH与酸碱平衡 190
(三)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191
二、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检测 192
(一)酸碱度测定 192
(二)无呼吸影响的酸碱度测定 192
(三)氧分压测定 192
(四)氧饱和度及血氧含量测定 193
(五)血氧饱和度为50%时氧分压测定 193
(六)二氧化碳分压测定 193
(七)二氧化碳总量测定 193
(十)缓冲碱测定 194
(十一)碱剩余测定 194
(九)实际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测定 194
(十二)阴离子间歇测定 195
三、酸碱平衡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195
(一)样品采集与保存 195
(二)酸碱平衡紊乱综合分析和应用 195
第八节 内分泌激素检查 196
一、甲状腺激素检测 196
(一)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 196
(二)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 197
(三)甲状腺球蛋白测定 197
(二)降钙素测定 198
(一)尿17-羟类固醇测定 198
三、肾上腺激素检测 198
(一)甲状旁腺素测定 198
二、甲状旁腺激素检测 198
(二)尿17-酮类固醇测定 199
(三)血清皮质醇及尿液游离皮质醇测定 199
(四)醛固酮测定 200
(五)尿儿茶酚胺测定 200
(六)尿3甲基-4羟苦杏仁酸测定 200
四、性激素的检测 201
(一)睾丸酮测定 201
(二)雌二醇测定 201
(三)孕酮测定 201
五、垂体激素检测定 202
(一)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202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 202
(四)抗利尿激素的测定 203
(三)生长激素测定 203
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204
第九节 内分泌动态功能试验 204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 205
三、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206
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206
五、氯米芬兴奋试验 207
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兴奋试验 207
七、生长激素运动刺激试验 207
八、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 208
九、生长调节素检测 208
一、维生素A测定 209
二、维生素B6测定 209
第十节 维生素检查 209
三、维生素C测定 210
四、维生素D测定 210
第十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 211
一、TDM基本知识 211
(一)监测效益 211
(二)TDM影响因素 211
(三)TDM的几个有关问题 212
二、TDM临床应用 213
(一)应用指征 213
(二)结果分析 213
(三)常用参数及参考数据 214
(四)临床监测的药物 215
一、免疫球蛋白检测 217
(一)IgG、IgA、IgM测定 217
第六章 临床免疫学检查 217
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查 217
(二)IgG亚类测定 218
(三)IgE测定 219
二、血油M蛋白检测 219
三、血清相体检测 220
(一)总体补体血活性(CH50)测定 220
(二)血清补体C3测定 220
第二节 细胞免疫检查 221
(一)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测定 221
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 221
(五)B因子测定 221
(四)血清补体C1q测定 221
(三)血清补体C4测定 221
(二)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测定 222
二、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223
(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223
(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224
(三)NK细胞活性测定 225
三、中性粒细胞吞噬、杀菌功能检测 225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226
一、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 226
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 227
(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搞原(HBsAg)测定 227
(六)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 S1)蛋白与抗-前S1抗体测定 228
(五)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测定 228
(七)乙型肝炎病毒前S2(Pye S2)蛋白与抗-前S1抗体测定 228
(四)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测定 228
(三)乙型肝炎病毒e搞原(HBeAg)测定 228
(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测定 228
(八)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定性和审量测定 229
(九)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的变化和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230
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230
(一)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测定 231
(二)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定性和定量测定 231
四、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231
(一)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测定 231
(二)丁型肝炎病毒(HDV)抗体测定 232
五、戊型肝炎症毒抗体检测 232
六、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32
第四节 感染免疫检查 233
(二)肥达(Widal)反应 234
(一)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234
一、细菌感染免疫检测 234
(三)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和DNA测定 235
(四)C反应蛋白测定 235
二、病毒感染免疫检测 235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体测定 235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测定 236
(三)人类轮状病毒抗体测定 236
(四)麻诊病毒抗体测定 236
(五)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测定 236
(六)柯萨奇病毒抗体原、抗体测定 237
(七)EB病毒壳抗原、抗体测定 237
三、TORCH感染免疫检测 238
(一)弓形虫抗体测定 238
(二)风疹病毒抗体测定 238
(三)巨细胞病毒抗体测定 238
(一)日本血吸虫抗体测定 239
四、寄生虫感染免疫检测 239
(四)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测定 239
(二)囊虫抗体测定 240
第五节 肿瘤标志物检查 240
一、甲胎蛋白测定 240
二、癌胚抗原测定 240
三、癌抗原15-3测定 241
四、癌抗原125测定 242
五、糖链抗原19-9测定 242
六、糖链抗原72-4测定 243
七、鳞状细胞癌抗原测定 243
八、组织多肽抗原测定 243
九、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 244
十、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测定 244
十二、肿瘤标志物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45
十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 245
第六节 自身抗体检查 246
一、抗核抗体检测 247
(一)抗双链DNA抗体测定 247
(二)抗Sm抗体测定 247
(三)抗组蛋白抗体测定 248
(四)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测定 248
(五)抗SSA/Ro抗体测定 248
(六)抗SSB抗体测定 249
(七)抗核点抗体测定 249
(八)抗核膜抗体测定 249
(九)抗Scl-70抗体测定 249
(十三)抗着丝点抗体测定 250
(十二)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测定 250
(十一)抗PM-Scl抗体测定 250
(十)抗原纤维蛋白抗体测定 250
二、抗胞浆抗体检测 251
(一)抗线粒体抗体测定 251
(二)抗肌动蛋白抗体测定 251
(三)抗Jo-1抗体测定 251
三、抗组织细胞抗体检测 252
(一)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测定 252
(二)抗胃壁细胞抗体测定 252
(三)抗甲状腺抗体测定 252
(四)抗平滑肌抗体测定 253
(五)抗胰岛细胞抗体测定 253
(六)肝相关自身抗体测定 253
四、其他自身抗体检测 254
(一)类风湿因子测定 254
(七)抗精子抗体测定 254
(八)抗心肌抗体测定 254
(二)抗心磷脂抗体测定 255
(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测定 255
(四)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 256
(五)狼疮细胞试验测定 256
五、自身抗体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56
第七节 移植免疫检查 256
一、HLA DNA分型 257
二、HLA细胞学分型检测 257
(一)HLA-D抗原的测定 257
(一)微量细胞毒试验 258
(二)特定细胞群反应抗体测定 258
(二)HLA-DP抗原的测定 258
三、血清学分型技术检测 258
(三)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试验 259
四、移植免疫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59
第八节 细胞因子检查 259
(一)IL-2测定 259
(二)IL-6测定 260
(三)IL-8测定 260
(四)IL-10测定 260
(五)肿瘤坏死因子测定 260
(六)干扰素测定 260
(二)脑脊液与其他无菌体液标本 262
(四)呼吸道标本 262
(三)尿液标本 262
一、标本采集和运送 262
(一)血液标本 262
第一节 概述 262
第七章 临床病原学检查 262
(五)粪便标本 263
(六)泌尿生殖道标本 263
(七)创伤、组织和脓肿标本 263
(八)血清标本 263
二、检测方法 263
(一)直接显微镜检查 263
(二)病原体分离、培养和鉴定 264
(三)病原体抗原检测 264
(四)病原体核酸检测 264
第二节 细菌感染检查 265
一、检验特点 265
(五)病原体抗体检测 265
二、检测程序 266
三、检测项目 266
(一)染色标本显微镜检测 266
(二)不染色标本显微镜检测 266
(三)分离培养 267
(四)鉴定技术 267
(五)核酸检测 268
(六)抗体检测 268
(七)细菌毒素检测 268
一、支原体感染检测 270
(一)检验特点 270
(二)检测项目 270
四、细菌感染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70
第三节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感染检查 270
二、螺旋体感染检测 271
(一)检验特点 271
(二)检测项目 272
三、立克次体和衣原体感染检测 272
(一)检验特点 272
(二)检测项目 272
二、检测程序 273
第四节 病毒感染检查 273
一、检验特点 273
三、检测项目 274
(一)显微镜检查 274
(二)病毒分离鉴定 274
一、检验特点 276
第五节 真菌感染检查 276
四、病毒感染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76
(五)抗体检测 276
(三)抗原检测 276
(四)核酸检测 276
二、检测程序 277
三、检测项目 277
(一)显微镜检查 277
(二)培养检查 277
(三)理化特性 278
(四)核酸检测 278
(五)抗体检测 279
第六节 寄生虫感染检查 280
一、检测特点 280
四、真菌感染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80
二、检测项目 281
(一)显微镜检查 281
(二)抗体检测 281
(三)核酸检测 281
三、寄生虫感染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82
第七节 医院感染检查 282
一、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282
(一)病原学 282
(二)感染源和易感人群 282
(三)常见的临床类型 282
(一)医院环境污染的细菌监测方法 283
三、医院环境细菌监测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283
(三)分离、培养和鉴定 283
(二)涂片显微镜检查 283
(一)标本采集和送检原则 283
二、医院感染病原学监测 283
(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284
第八节 性传播疾病检查 284
一、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 284
(一)病原学 284
(二)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84
(三)常见性病种类 284
二、检测项目 286
(一)显微镜检查 286
(二)分离、培养和鉴定 286
(四)抗原检测 287
(三)抗体检测 287
(五)核酸检测 288
三、性传播疾病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88
(一)艾滋病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88
(二)梅毒病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88
(三)淋病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88
(四)非淋菌性尿道炎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88
(五)生殖道疱疹和尖锐湿疣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88
第九节 细菌耐药性检查 289
一、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289
(一)敏感性试验抗菌药物的选择 289
(二)常用敏感性试验的方法 290
(三)药用敏感性试验的选择和应用 291
(三)琼脂筛选试验 292
(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292
(四)耐药基因检测 292
二、耐药性监测的特殊试验 292
(一)β-内酰胺酶检测 292
三、临床耐药流行菌株的检测 293
(一)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 293
(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测 293
(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测 294
(四)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检测 294
第八章 临床细胞遗传学检查 295
第一节 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 295
一、染色体检查 295
(一)一般技术 295
(二)染色体的显带技术 295
(二)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296
(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296
(一)原位杂交 296
二、常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296
(四)核苷酸序列分析 297
(五)差异RNA-RCR法 297
(六)脉冲场凝胶电泳 297
第二节 染色体病检查 298
一、染色体数量异常 298
(一)21-三体综合征 298
(二)X单体综合征 298
(三)X三体综合征和多X体综征 299
(四)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 299
(五)47,XYY综合征 299
(一)范科尼贫血 300
三、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300
(二)部分单体综合征 300
二、染色体结构异常 300
(一)部分三体综合征 300
(二)Bloom综合征 301
(三)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 301
第三节 基因突变检查 301
(一)血友病 301
(二)血红蛋白病 302
(三)脆性X综合征 303
(四)亨廷顿舞蹈症 303
(五)囊性纤维化 303
第四节 肿瘤基因检查 303
(二)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检测 304
(三)结肠多发性腺瘤样息肉病基因检测 304
(一)p53基因检测 304
(四)nm23基因检测 305
(五)家族性结肠息肉易感基因检测 305
(六)直结肠癌缺失基因检测 305
(七)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易感基因检测 305
(八)Wilms肿瘤易感基因检测 305
第五节 产前诊断 306
一、指征 306
二、羊水采集及细胞培养 306
三、结果分析 307
(一)羊水色泽 307
(二)羊水脂肪细胞 307
(三)羊水卵磷脂/鞘磷脂比值 307
(四)羊水泡沫试验 307
(八)羊水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 308
(七)羊水胆红素测定 308
(九)羊水细胞的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分析 308
(五)羊水肌酐测定 308
(六)羊水淀粉酶测定 308
第九章 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检查 309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 309
一、标本采集 309
二、一般性状检查 309
(一)颜然 309
(二)透明度及凝结 310
三、化学检测 310
(一)蛋白质测定 310
(二)葡萄糖测定 311
(三)氯化物测定 311
(三)细菌学检查 312
(二)免疫球蛋白测定(Ig) 312
(一)脑脊液蛋白电泳 312
五、其他检测 312
四、显微镜检查 312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312
(一)细胞计数 312
(四)酶学检查 312
(三)髓鞘碱性蛋白测定 313
(四)单纯疱疹毒性脑炎抗原及抗体测定 313
六、脑脊液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313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的检查 313
一、标本采集 313
(二)蛋白定量测定 314
四、化学检测 314
(一)粘蛋白定性试验 314
二、浆膜腔积液的分类和发生机制 314
三、一般性状检查 314
(三)葡萄糖测定 315
(四)酶学测定 315
五、显微镜检查 315
(一)有核细胞计数 315
(二)细胞分类计数 315
(三)脱落细胞检查 315
(三)染色体检查 316
(二)二级检查 316
七、浆膜腔积液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316
(一)一级检查 316
(二)γ-干扰素和类风湿因子测定 316
(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链(β-hCG)和CA-125测定 316
六、其他检测 316
(四)病原体检查 316
第三节 生殖系统分泌物的检查 317
一、精液检测 317
(一)标本采集 317
(三)显微镜检查 318
(二)一般性状检查 318
(四)基他检查 319
二、前列腺液检测 320
(一)一般性状检查 320
(二)显微镜检查 320
三、阴道分泌物检测 321
(一)标本采集 321
(二)一般性状检查 321
(三)阴道清洁度检测 321
(五)脱落细胞检查 322
(四)病原学检测 322
一、标本采集 323
二、一般性状检查 323
(一)颜色与性状 323
第四节 粪便检查 323
(二)寄生虫体检查 324
三、显微镜检查 324
(一)细胞检查 324
(二)食物残渣检查 324
(三)结晶检查 325
(四)细菌检查 325
(五)寄生虫卵或原虫检查 325
四、化学及免疫学检测 325
(一)隐血试验 325
第五节 其他检查 326
一、痰液检查 326
(二)粪胆色素测定 326
五、粪便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326
(一)标本采集 327
(二)一般性状检查 327
(三)显微镜检查 327
(四)痰液检测的临床应用 327
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 328
(一)尿液hCG检测 328
(二)hCG检测的临床意义 328
三、胃液检测 329
(一)一般性状检查 329
(二)化学检测 329
(四)胃液检测的临床意义 330
(三)显微镜检查 330
第十章 实验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331
第一节 基本术语 331
(一)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331
(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331
(三)临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331
(四)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331
(五)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 332
(六)参考值和医学紧急值 332
(七)质量保证 332
第二节 实验的影响因素 333
(一)受检者 333
(二)申请单 333
(九)循证医学和循证检验医学 333
(八)实验室认证和认可 333
(三)标本 334
(四)试剂 334
(五)仪器和设备 334
(六)实验标准化 334
(七)人员素质 334
(八)实验室安全 334
第三节 实验的质量控制 335
(一)分析前质量控制 335
(二)分析中质量控制 335
(三)分析后质量控制 336
(四)能力比对分析 337
参考文献 337
中英文缩写 338
检验参考值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