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敢峰 1
一、理念之力 3
1.站在新世纪门槛的呐喊 3
2.创新断想 5
3.三喻文化时代 12
4.向孩子学习 15
5.期望值的现实性 19
6.扔进深渊 22
7.闲暇出智慧 25
8.有微不至 27
9.走向大自然 29
10.突破“围城” 32
11.学业成绩与富有 34
12.教师首先应是创新者 37
13.心中最亮的灯盏 49
14.最好的法是无法 53
15.参考教师 57
16.师尊不能陷落 60
17.家是源头 65
18.爱的失衡 69
19.反差 73
20.不拘一格求人才 76
21.学制应灵活 80
22.教育需要策划 84
23.教育竞争的必然趋势 87
24.艰难生长 90
25.教育的价值 97
二、价值之辨 97
26.教育理念 101
27.教育哲学 104
28.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108
29.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 113
30.新三性 116
31.健身怡性 123
32.屠龙之技 126
33.合理的负担 130
34.“重负”是对教育价值是悖逆 134
35.诊疗顽症 136
36.公平、效率与个性发展 141
37.忧思科技教育 146
38.关注优生心灵 153
三、心灵之唤 153
39.蹲下来看学生 157
40.无形的希望工程 160
41.换一个空间 164
42.最是一年春好处 167
43.奉还时空 169
44.乐学 172
45.“主”动起来 176
46.内化 180
47.为未来准备什么 184
48.爱染校园 186
49.应设“学生节” 189
50.比掉的信心 191
51.崇拜危机 194
52.没有磅礴 197
53.是否取消三好生 200
54.第十名现象 204
55.成功是成功之母 207
四、人本之道 213
56.以人为本 213
57.满足与激发 218
58.自由 224
59.不当千手观音 226
60.不可或缺的模湖 228
61.校长的水平 232
62.合作 236
63.常出去看看 239
64.拓展学校生存空间 242
65.“钱教”校长 246
66.不是实验的实验 249
67.寄宿优势 252
68.课堂效益 254
69.三类课程的互补机制 260
70.学校管理新理念 265
五、生命之美 281
71.人生是一场考试 281
72.大成者在德 284
73.人格魅力 288
74.善良为本 291
75.羡慕与敬佩 294
76.好人雷锋 297
77.希望在读书 300
78.才能才是金饭碗 304
79.有为才能有位 307
80.期望成熟 309
81.逝者如斯 312
82.梦中留人 315
83.雪心 318
84.钱财身外物 321
85.永不放弃 325
六、智慧之源 331
86.孔子永恒 331
87.仰慕陶行知 335
88.“理”与“实” 347
89.朴素与深刻 353
90.说伟大 358
91.第三只眼睛 360
92.浅薄与丰厚 364
93.差距就是动力 366
94.浮躁 369
95.伟大的孤独 374
96.走别人走过的路更难 376
97.挑战规则 380
98.复兴 383
99.辩 387
100.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392
后记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