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础知识 1
第一章 起源和发展 1
第二章 梅花针治病原理探讨 3
第三章 梅花针特点 4
第四章 梅花针种类和制做 5
第一节 梅花针的制做 5
第二节 梅花针的保管和修理 8
第二节 梅花针的消毒 9
第五章 持针方法 9
第一节 正确持针法 9
第二节 不正确持针 9
第六章 手法 11
第一节 正确手法 11
第二节 不正确手法 12
第三节 刺激强度 12
第四节 临床应用 13
第五节 手法练习 14
第七章 其他几种类型针具简介 15
第一节 圆筒式 15
第二节 橄榄式 16
第三节 刷帚式 17
第八章 检查诊断 17
第一节 检查注意事项 18
第二节 阳性物和阳性反应 20
第三节 体表与脏腑和疾病的相应关系 21
第四节 检查时要应用的手法 23
第五节 检查法的临床实用价值 28
第九章 治疗部位 30
第一节 脊柱两侧 30
第二节 头部 30
第三节 面部 31
第四节 颈部 34
第五节 前胸后背部 35
第六节 腰部 39
第七节 骶尾部 39
第八节 腹部 40
第九节 上肢 42
第十节 下肢(大腿、小腿、足部) 45
第十章 关于对经脉、穴位和阳性物的刺激方法和要求 57
第一节 经脉循行或穴位刺激法 57
第二节 阳性物及阳性反应区刺激法 58
第三节 患者的体位 58
第四节 晕针处理 59
第五节 注意事项 60
下篇 临床治疗 61
第十一章 治疗部位配选法 61
第一节 辩证分部配选法 61
第四节 远近部位配选法 64
第二节 辩证循经及穴位配选法 64
第三节 前后部位配选法 64
第五节 左右部位配选法 65
第六节 对症或局部配选法 65
第七节 对阳性物及阳性反应区重点叩打 65
第十二章 治疗部位怀疗程 66
第一节 各系统疾病治疗部位概述 66
第二节 治疗间隔与疗程 67
第十三章 治疗各论 67
近视 67
远视 70
共同性斜视 71
麻痹性斜视 73
电光性眼炎 75
急性结膜炎 76
麦粒肿 77
色盲 78
眼球震颤 79
青光眼 80
视神经萎缩 82
鼻炎 83
鼻衄 85
耳鸣、耳聋 86
急性扁桃体炎 87
感冒 88
急、慢性支气管炎 89
百日咳 91
咯血 93
支气管哮喘 93
急性胃肠炎 95
慢性胃炎 96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97
胃神经官能症 98
膈肌痉挛 99
过敏性结肠炎 100
便秘 101
高血压病 102
阵发性心动过速 104
遗尿 105
遗精 106
阳萎 107
糖尿病 108
肥胖病 109
甲状腺机能亢进 111
关节炎 113
神经衰弱 114
癔病 115
癫痫 117
头痛 118
三叉神经痛 119
肋间神经痛 121
坐骨神经痛 121
皮神经炎 123
多发性神经炎 124
面神经麻痹 125
小儿麻痹后遗症 126
脊髓空洞症 127
肩关节周围炎 128
腰痛 130
落枕 131
腱鞘炎 132
腱鞘囊肿 133
肋软骨炎 134
扭挫伤 135
冻伤 136
颈淋巴结结核 137
尿潴留 138
中暑 139
一氧化碳中毒 140
汽油中毒 142
荨麻疹 143
神经性皮炎 144
湿疹 145
药物性皮炎 146
斑秃 147
闭经 149
功能性子宫出血 150
慢性盆腔炎 152
痛经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