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文化·饮食文化·民族饮食文化 1
第一章 从自然到文化 1
第一节 黑锅与白碗:单调的炊具与多彩的碗碟 1
一 锅鼎:饮食文化从这里成熟 2
二 多彩的碗盏:食物在这里生辉 9
三 餐具与礼器:礼发乎饮食 19
四 歌手为什么要歌颂瓷器? 26
第二节 维“生”的因素:没有“文”化的文化 30
一 火把节里“忆生思熟” 31
二 待客的佳肴 32
第三节 野炊:原始烹调档案 35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饮食:竭其地中出 39
第二章 地理与心理:民族饮食文化形成的内外因素 39
第二节 经济类型与饮食:走出地理的约束 50
第三节 观念与饮食:饮食的民族文化 56
一 民族食品:“风”和“味” 56
二 什么最好吃?——食物精华的民族性 59
三 狗肉:吃也文化,不吃也文化 62
四 槟榔:民族植物学标本 66
第三章 一生四餐 75
第一节 婴幼儿的饮食:命运的营养 75
一 胎儿的饮食 75
二 幼儿的饮食 76
第二节 婚宴饮食:幸福与美满的滋润 81
第三节 寿诞宴:添粮补寿 86
第四节 并非最后的晚餐:“他界”饮食 89
一 上路前的饮食 91
二 半路的午饭 94
三 “他界”的饮食 95
四 定时的奉送 97
第四章 美食共享:黏合社会 101
第一节 关系的建立 101
一 婚姻 101
二 打老庚 115
三 找保爷 119
第二节 关系的体现:来什么客吃什么饭 121
一 人人有份 121
二 看客下菜 125
三 把最好的让给客人 126
四 程序与方式 128
五 腌肉的长久等待 131
第三节 关系的加强 134
第五章 饮食与歌舞:物质和精神的同时享受 139
第一节 以歌敬客:酒虽不好人情酿 142
第二节 饭养身,歌养心:升华食物 145
第三节 即席起舞:把宴会推向高潮 150
第六章 彼岸的圣餐:回忆与共享 159
第一节 虔诚的奉献 159
一 杀人以祭 160
二 先神后人 160
三 节日祭祀 162
四 为祭祀而种植和饲养 164
五 稀奇的祭物 166
六 正确丰富的菜谱 168
第二节 遵循祖俗 169
一 血祭 170
二 烧烤 171
三 椎击 172
四 称心的餐具 175
五 清晰的源流 176
第三节 与神共享 177
第七章 节日饮食:难忘的佳肴 181
第一节 圣餐的残羹 182
第二节 五谷丰登:目的和手段 189
第三节 吃新:初步的欢乐 196
第四节 虫虫:吃下你才解恨 199
第五节 糯米:翻新着花样 201
第六节 饥饿是最好的调料 207
第七节 特殊的意味 209
第八章 宗教调味:限制与特化 213
第一节 图腾:禁食的先河 213
第二节 禁忌:在科学与迷信之间 217
一 吃饭时的禁忌 218
二 出门前的饮食禁忌 219
三 出门在外的禁忌 220
四 节日饮食禁忌 220
五 职业饮食禁忌 221
六 亚图腾饮食禁忌 222
七 丧礼上的禁忌 223
八 仪式上的禁忌 224
九 其他 224
第三节 清真:另辟蹊径 225
第四节 佛教:四月八的乌米饭 229
第九章 中华大饮:酒与茶 235
第一节 无酒不成礼 236
一 酿在深山人未知:少数民族的名酒 237
二 酒的礼节 244
第二节 吃茶和饮茶 248
一 茶的神话与神化 248
二 原始茶 249
三 真茶:茶文化的开始 253
四 油茶与泡茶 254
五 奶茶:农业文化与畜牧文化的交融 256
六 茶礼 258
七 婚俗中的茶 261
第十章 扑鼻的异味:饮食文化交流 265
第一节 北奶南流:只求醍醐灌顶 270
第二节 南茶北浸:嘉木之叶神奇 273
第三节 胡食东渐:“胡萝卜”变成了“汉萝卜” 277
第四节 南来北往:吃的就是希罕 283
第五节 满汉全席:好吃的还在后头 288
结语 汉族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差异 291
附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