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
第一篇 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2
第一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及其理论基础 2
1.1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到底有没有货币政策? 2
1.2 建国后,中国实施着什么样的货币政策 4
1.3 中国稳定货币政策的形成与历史发展 7
1.4 中国稳定货币政策形成的理论基础 17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2
2.1 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中的客观地位 22
2.2 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7
2.3 中国货币政策的历史命运 31
第三章 建国以来中国实施货币政策的经验与教训 33
3.1 建国以来中国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经验 33
3.2 我国传统经济体制下实施货币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37
3.3 中国货币政策不完善的根源探讨 3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货币政策的抉择 44
4.1 市场经济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44
4.2 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什么还需要货币政策来宏观调节经济 46
4.3 货币政策的市场经济取向 52
4.4 不断完善中国的货币政策,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54
第二篇 中国货币政策的基本因素与选取 58
第五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58
5.1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确定 58
5.2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设置 67
5.3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取 76
第六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95
6.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涵义 95
6.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过程与特点 97
6.3 保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顺畅的基本条件 102
6.4 中国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主要障碍 104
6.5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措施 107
第七章 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的中心问题 112
7.1 研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性 112
7.2 确定货币供应量的准绳 114
7.3 测算货币供应量的方法 124
7.4 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134
7.5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 138
第八章 货币政策的效应 141
8.1 货币政策的效应及其传递 141
8.2 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因素 151
8.3 货币政策的时滞 155
8.4 货币政策效应的考证 160
8.5 对中国近年来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 163
第三篇 中国贷币政策实施的宏观经济环境 175
第九章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 175
9.1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 175
9.2 货币政策与产业结构 189
9.3 货币政策与投资政策 198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208
10.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基本关系 208
10.2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关系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 218
10.3 在建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关系的重新调整 234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与开放经济 239
11.1 货币政策与国际收支 240
11.2 货币政策与外汇储备 252
11.3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 269
第十二章 货币的三种价格、三种市场及其均衡 294
12.1 货币的三种价格 294
12.2 货币的三种市场 309
12.3 三种市场的均衡 321
第十三章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体系 338
第四篇 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338
13.1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体系的整体表述 339
13.2 建立有高度权威的货币政策决策与管理体系 342
13.3 制定明确的以币值稳定为主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345
13.4 确立适宜市场经济体制运作的调节手段体系 346
13.5 建立协调配套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政策体系 347
13.6 建立起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对货币政策反应敏感的金融组织体系 349
13.7 建立起有利于货币政策传递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353
13.8 建立起以质量监测为主的考核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指标体系 354
14.1 关于货币推动力的思想 355
第十四章 注意发挥货币推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55
14.2 货币发挥推动力作用的条件 360
14.3 形成货币推动力的资金来源问题 363
14.4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货币推动的关系 366
第十五章 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369
15.1 治理与防止通货膨胀始终是实施稳定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 370
15.2 无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标志 375
15.3 关于我国实现无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几点再思考 378
主要参考书目 383
后记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