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5
一、大事记年 5
二、专题记述 32
第一篇 建置政区 55
第一章 建置 55
第一节 沿革 55
第二节 县域 56
第一节 行政区划 57
第二章 政区 57
第二节 镇乡简况 61
第二篇 自然地理 73
第一章 地质 73
第一节 地层 73
第二节 岩性 74
第三节 构造 76
第四节 矿藏 76
第五节 地震 78
第一节 特征 80
第二节 类型 80
第二章 地貌 80
第三节 山脉走向 83
第三章 气候 86
第一节 气象要素 86
第二节 气象灾害 94
第四章 水文 100
第一节 主要河流 100
第二节 地下水 103
第五章 土壤 104
第一节 土壤分布 104
第二节 土壤类型和特点 105
第六章 植物、动物 109
第一节 植物 109
第二节 动物 111
第三篇 人口 113
第一章 人口数量、分布、变动 113
第一节 数量 113
第二节 分布 117
第三节 变动 118
第二章 人口素质 119
第一节 身体 119
第二节 文化 120
第三节 技术 122
第一节 城乡 123
第三章 人口结构 123
第二节 性别 124
第三节 年龄 125
第四节 行业、职业 125
第五节 姓氏、婚姻、家庭、民族 128
第四章 户口编查、人口普查 131
第一节 户口编查 131
第二节 人口普查 131
第一节 机构、队伍 133
第五章 人口控制 133
第二节 政策措施 134
第三节 成效 138
第四篇 经济综述 140
第一章 经济发展 140
第一节 速度 140
第二节 结构 146
第三节 建设投资 150
第四节 效益 152
第一节 农村 154
第二章 人民生活 154
第二节 城镇 155
第三章 经济管理 15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57
第二节 计划管理 158
第三节 统计管理 160
第四节 物价管理 162
第五节 工商行政管理 164
第六节 物资管理 166
第七节 标准计量管理 167
第八节 土地管理 168
第五篇 农业 170
第一章 土地制度 170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70
第二节 农民个体所有制 172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173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 176
第二章 农业结构 177
第一节 种植结构 177
第二节 农林牧副渔结构 179
第三节 农村产业结构 179
第一节 耕地 180
第三章 种植业 180
第二节 农业区划 182
第三节 作物品种 183
第四节 农业技术 191
第四章 养殖业 201
第一节 家畜家禽 201
第二节 良种引进与繁殖 205
第三节 饲料 206
第四节 疫病防治 207
第一节 耕作机具 210
第五章 农机事业 210
第二节 排灌机具 211
第三节 加工机具 211
第四节 运输机械 212
第六章 乡镇企业 212
第一节 兴起与发展 212
第二节 行业结构 213
第三节 经济效益 215
第七章 农业经营管理 21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15
第二节 计划劳动管理 217
第三节 物资管理 218
第四节 财务管理 219
第五节 收益分配 220
第六篇 林业 223
第一章 森林资源 223
第一节 林地结构 223
第二节 林木种类 224
第三节 活立木蓄积 224
第四节 珍稀古树 225
第一节 采种 226
第二章 林业生产 226
第二节 育苗 227
第三节 植树造林 228
第三章 森林保护 230
第一节 幼树抚育 230
第二节 封山育林 230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231
第四节 制止乱砍滥伐 232
第四章 林业管理 23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33
第二节 林政 233
第三节 林木购销 234
第七篇 水利 236
第一章 工程建设 236
第一节 田、堰、塘 236
第二节 水库 238
第三节 打井挖泉 242
第四节 电灌工程 243
第五节 喷灌工程 244
第六节 水轮泵站 244
第二章 水土保持 244
第一节 水土流失 244
第二节 治理 245
第三章 防洪抗旱 246
第一节 防洪 246
第二节 抗旱 247
第四章 水产 248
第—节 鱼 248
第二节 藕 250
第五章 管理 25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51
第二节 工程管理 251
第四节 财务管理 252
第三节 灌溉管理 252
第五节 效益 253
第八篇 桑蚕丝绸 255
第一章 植桑 255
第一节 品种 255
第二节 育苗 255
第三节 栽培 256
第二章 养蚕 258
第一节 制种 258
第二节 育蚕 259
第一节 收购 262
第三章 蚕茧 262
第二节 烘贮 264
第三节 调运 265
第四章 制丝 265
第一节 选茧 265
第二节 煮茧 266
第三节 缫丝 266
第四节 返丝 267
第五节 销售 267
第一节 织造 268
第五章 织绸 268
第二节 经纬 269
第三节 销售 269
第六章 管理 2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70
第二节 人事管理 270
第三节 蚕桑管理 271
第四节 企业管理 274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277
第一章 工业结构 277
第九篇 工业 277
第二节 产业结构 279
第二章 工业行业 280
第一节 纺织 280
第二节 机械 281
第三节 化工 282
第四节 建材 284
第五节 电力 286
第六节 食品饮料 289
第七节 造纸、印刷 293
第八节 服装、制鞋 294
第九节 金属制品 296
第十节 木器 297
第十一节 其他行业 298
第三章 主要产品 299
第一节 名优产品 299
第二节 其他产品 301
第四章 工业管理 302
第一节 机构 302
第二节 企业管理 302
第三节 经济效益 305
第十篇 交通邮电 306
第一章 交通 306
第一节 道路 306
第二节 桥梁 312
第三节 运输 315
第四节 搬运装卸 317
第五节 管理 317
第二章 邮电 320
第一节 邮政 320
第二节 电信 324
第三节 管理 327
第十一篇 商业 330
第一章 商业体制 330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30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331
第三节 集体商业 332
第四节 国营商业 333
第二章 市场 336
第一节 网点 336
第二节 城镇市场 336
第四节 物资交流会 337
第三节 庙会 337
第三章 购销 338
第一节 日用品 338
第二节 副食品 341
第三节 农副产品 343
第四节 农业生产资料 345
第五节 燃料 346
第六节 工业生产资料 347
第七节 药品 348
第八节 外贸 349
第一节 饮食 351
第九节 废旧物资收购 351
第四章 饮食服务 351
第二节 服务 352
第五章 粮食油料 355
第一节 收购 355
第二节 销售 357
第三节 仓储 358
第四节 运输 359
第六章 管理 360
第一节 票证 360
第二节 经营 362
第三节 财务 363
第十二篇 财政税务 367
第一章 收入 367
第一节 农业税 367
第二节 工商税 369
第三节 企业收入 374
第四节 上级补助收入 375
第五节 其他收入 375
第六节 总收入 377
第一节 农业支出 380
第二节 工业支出 380
第二章 支出 380
第三节 行政经费 381
第四节 事业经费 381
第五节 上解 383
第六节 其他支出 384
第七节 总支出 385
第三章 管理 388
第一节 机构 388
第二节 体制 389
第三节 财政预决算 391
第四节 财务管理 392
第五节 税收征管 393
第六节 财税监察 394
第十三篇 金融 395
第一章 机构 395
第一节 当铺 395
第二节 合作金融 396
第三节 银行 397
第二章 货币流通 398
第一节 币种 398
第四节 保险公司 398
第二节 流通 399
第三章 存款 401
第一节 个人储蓄 401
第二节 单位存款 403
第四章 贷款 404
第一节 民间贷款 404
第二节 农业贷款 405
第三节 工业贷款 406
第四节 商业贷款 407
第五节 基本建设拨款及贷款 408
第五章 结算 410
第一节 结算种类 410
第二节 结算管理 411
第六章 代理业务 412
第—节 金库 412
第二节 债券发行、兑付 413
第七章 保险 413
第一节 收入 413
第二节 理赔 414
第八章 管理 414
第一节 金银管理 414
第三节 信贷管理 415
第二节 现金管理 415
第十四篇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417
第一章 规划 417
第一节 县城 417
第二节 乡镇 418
第二章 县城建设 418
第一节 房屋 418
第二节 市政设施 420
第三节 公用事业 422
第一节 集镇 424
第三章 村镇建设 424
第二节 农房 428
第四章 建筑 429
第一节 设计 429
第二节 施工 429
第三节 技术 430
第四节 队伍 431
第五节 统一建设 431
第五章 管理 432
第一节 机构 432
第二节 市政 432
第三节 房地产 434
第四节 城市维护费 435
第六章 环境保护 435
第一节 废水治理 435
第二节 废气治理 436
第三节 废渣治理 437
第七章 沼气 437
第一节 农村沼气 437
第二节 工业沼气 438
第二节 科研机构 43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39
第一章 机构、队伍 439
第十五篇 科学技术 439
第三节 学协会组织 440
第四节 队伍 441
第二章 科技活动 443
第一节 科普宣传 443
第二节 科技情报 444
第三节 科技咨询 444
第四节 技术培训 445
第五节 科技交流及技术承包 446
第六节 少年科技 447
第一节 农业 448
第三章 科学实验与成果推广 448
第二节 工业 451
第三节 医药卫生 453
第四章 科技管理 453
第一节 人员管理 453
第二节 科研课题管理 455
第三节 成果鉴定管理 455
第十六篇 党派政协群团 460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460
第一节 地下组织及活动 460
第二节 中共乐至县委 461
第三节 常委会 468
第四节 党务工作 471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青年党 480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480
第二节 青年党 483
第三章 政协 483
第一节 政协的建立 483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 484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485
第四节 主要工作 486
第一节 职工组织 487
第四章 群众团体 487
第二节 农民组织 491
第三节 共青团组织 492
第四节 妇女组织 493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 495
第六节 少年组织 496
第七节 其他团体 497
第一节 县议事会、参事会 499
第二节 市参议会、民意咨询委员会 499
第一章 参议机构 499
第十七篇 政权 499
第三节 县临时参议会 500
第四节 县参议会 500
第二章 权力机构 501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01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503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507
第四节 选举 510
第一节 县署 513
第二节 县政府 513
第三章 行政机构 513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516
第四节 县政府派出机构 524
第五节 基层机构 525
第十八篇 军事 527
第一章 机构 527
第一节 兵役机构 527
第二节 军事机构 528
第三节 义务兵役 530
第二节 志愿兵役 530
第一节 募兵 530
第二章 兵役 530
第四节 预备兵役 532
第三章 地方武装及驻军 532
第一节 地方武装 532
第二节 驻军 534
第四章 防空 535
第一节 监视防护 535
第二节 人民防空 536
第五章 民兵 537
第一节 组建 537
第二节 训练 538
第三节 活动 539
第六章 兵事纪要 541
第一节 起义军围城 541
第二节 同志军攻城 541
第三节 农民暴动 541
第四节 化学兵连枪杀平民 542
第五节 平乱剿匪 542
第六节 “三支两军” 543
第一章 公安 544
第一节 机构 544
第十九篇 政法 544
第二节 剿匪与惩办犯罪 545
第三节 治安管理 549
第四节 户政管理 551
第五节 消防 552
第六节 监所 553
第七节 监改四类分子 554
第八节 安全防范与综合治理 554
第二章 检察 556
第一节 机构 556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56
第三节 经济检察 557
第四节 法纪检察 558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560
第六节 监所检察 560
第七节 侦查监督与审判监督 561
第三章 审判 562
第一节 机构 562
第二节 刑事审判 563
第三节 民事审判 564
第五节 案件复查 565
第四节 经济审判 565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66
第一节 机构 566
第二节 法制宣传 566
第三节 调解 567
第四节 公证 568
第五节 律师 568
第二十篇 民政 570
第一章 优抚安置 570
第一节 褒恤 570
第二节 拥军优属 572
第三节 复退安置 576
第一节 旱灾 577
第二章 灾害救济 577
第二节 水灾 578
第三节 雹灾 579
第四节 雷殛 579
第五节 春夏荒救济 579
第六节 病害 580
第三章 社会救济 580
第一节 收容遣送 580
第四节 冬令救济 581
第二节 老残职工救济 581
第三节 宽释人员救济 581
第五节 扶贫 582
第六节 慈善福利事业 583
第四章 行政管理 584
第一节 婚姻登记 584
第二节 退休职工管理 585
第三节 民工动员 585
第四节 城镇居民下乡 586
第五节 地名管理 586
第七节 管理机构 587
第六节 麻风病院管理 587
第二十一篇 劳动人事 589
第一章 职工队伍 589
第一节 来源 589
第二节 结构 591
第二章 待业安置 595
第一节 城镇待业人员安置 595
第二节 就业培训 596
第三节 知识青年工作 596
第二节 编制 597
第一节 机构 597
第三章 管理 597
第三节 任免 600
第四节 调动 601
第五节 考核奖惩 602
第六节 教育培训 603
第四章 工资福利 605
第一节 工资 605
第二节 福利 608
第五章 安全生产、劳动保护 610
第一节 安全生产 610
第二节 劳动保护 612
第一章 各类学校 614
第一节 书院和私塾 614
第二十二篇 教育 614
第二节 幼儿园 615
第三节 小学 616
第四节 中学 620
第五节 专业学校 623
第二章 教育制度 625
第一节 学制 625
第二节 招生考试 626
第一节 课程设置 629
第三章 教育实施 629
第二节 教育方法 631
第三节 思想教育 633
第四节 勤工俭学 635
第四章 教师 636
第一节 队伍 636
第二节 社会地位 637
第三节 教师待遇 639
第四节 培训 641
第一节 经费 642
第五章 经费、设备 642
第六章 成人教育 644
第一节 识字扫盲 644
第二节 设备 644
第二节 农民技术教育 646
第三节 职工业余教育 647
第七章 管理 648
第一节 机构 648
第二节 小学管理 650
第三节 中学管理 651
第四节 其他学校管理 65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53
第二十三篇 文化体育 653
第一章 文化体育机构 653
第二节 事(企)业机构 654
第二章 群众文化 656
第一节 歌唱、舞蹈 656
第二节 民间文艺 657
第三节 书法、绘画、篆刻、摄影 659
第四节 文学、艺术创作 660
第五节 展览 661
第一节 川剧 662
第三章 戏剧曲艺 662
第二节 木偶剧 663
第三节 歌话剧 663
第四节 曲艺 664
第五节 剧场 666
第四章 电影 666
第一节 放映 666
第二节 网点 667
第三节 发行 667
第二节 阅览 668
第一节 发行 668
第五章 图书 668
第六章 新闻、广播、电视 669
第一节 新闻 669
第二节 广播 670
第三节 电视、录像 671
第七章 档案、方志 671
第一节 档案 671
第二节 方志 672
第二节 地面文物 674
第一节 革命文物 674
第八章 文物、古迹 674
第三节 馆藏文物 676
第四节 名胜古迹 676
第九章 体育 678
第一节 体育培训 678
第二节 学校体育 680
第三节 职工体育 682
第四节 农村体育 683
第五节 体育竞赛 684
第六节 体育设施 686
第二十四篇 卫生 688
第一章 机构 68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88
第二节 医疗机构 689
第三节 防疫机构 691
第四节 妇幼保健机构 691
第二章 队伍、设备 692
第一节 卫生队伍 692
第二节 医疗设备 693
第一节 中医 694
第三章 医疗 694
第二节 西医 695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696
第四节 节育技术 697
第五节 培训 697
第四章 卫生防疫 699
第一节 卫生宣传 699
第二节 地方病和传染病防治 699
第三节 卫生监测 703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704
第一节 新法接生 705
第五章 妇幼卫生 705
第二节 妇女保健 706
第三节 儿童保健 707
第六章 药品管理 708
第一节 药政 708
第二节 药品市场 709
第三节 成药生产 710
第二十五篇 社会风俗 711
第一章 宗教 711
第一节 佛教 711
第四节 基督教 712
第三节 天主教 712
第二节 道教 712
第二章 社会组织 713
第一节 帮会 713
第二节 行会 714
第三节 会道门 715
第三章 宗族 717
第一节 会馆 717
第二节 宗祠 718
第三节 族谱 718
第一节 节日习俗 719
第四章 习俗 719
第二节 生活习俗 722
第三节 仪礼习俗 725
第四节 生产习俗 727
第五节 信仰习俗 728
第六节 庙(香)会 729
第五章 习俗新风 729
第一节 拥军优属 729
第二节 尊老爱幼 730
第三节 见义勇为 730
第四节 拾金不昧 731
第五节 艰苦朴素 732
第六节 自学成才 733
第七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 734
第六章 方言、谚语、歇后语 734
第一节 方言现状 734
第二节 乐至话音系 735
第三节 靖州腔音系 737
第四节 常用词对照表 740
第五节 谚语 746
第六节 歇后语 749
第七节 歌谣 750
第八节 行话 751
第二十六篇 人物 755
叶镛 755
蔡希夷 756
吴莲炬 757
赵玉林 758
黄仲莘 759
刘孝忠 759
杜耀光 760
王世清 陈廷建 760
沈福生 760
郭隆凯 761
陈?叔 762
万慧法师 762
罗光燮 763
邓鹏九 764
谢无量 765
熊玉璋 767
李新年 768
白玉琼 769
罗仁国 雷光宗 770
陈阳泰 770
吕启蒙 771
陈毅 771
郑瑞生 776
秦怀山 777
万华 778
邱家光 778
杜均衡 779
郭元卿 779
米成章 780
何光辉 吴荣山 781
熊中和 782
曾子伟 783
万大清 784
谢鉴之 785
附录 786
一、艺文选 786
1.文 786
2.赋、诗 790
3.楹联 798
二、历代《乐至县志》序选 799
三、考 803
1.乐阳县考 803
2.崇龛县与乐至县考 804
3.乐至县城乡修寨略考 805
4.寇准任乐至县令考 805
四、文存 806
1.县委、政府文存 806
2.修志文存 814
五、县事著作辑要 820
后记 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