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1
1.1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革命 1
1.1.1 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 1
1.1.2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途径 4
1.2 人类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6
1.2.1 人类生态学--科学与社会的桥梁 6
1.2.2 殊途同归--人类生态学的由来及发展 8
1.2.3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人类生态观中的“四理”关系) 14
1.3 系统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 19
1.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学系统 21
1.3.2 生态平衡与过程稳定性 22
1.3.3 生态环境与生态库 23
1.3.4 生态资源与生态价值 24
1.3.5 生态能质与生态序 24
1.3.6 智能综合--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生态学方法 25
1.4 复合生态系统原理 29
1.4.1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29
1.4.2 复合生态系统动力学机制 31
1.4.3 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原理 32
1.4.4 复合生态系统关系模型 34
1.5 城市生态学基础 36
1.5.1 产业转型期的城市人类生态影响研究 37
1.5.2 城市人居生态学 37
1.5.3 城镇生命支持系统生态学 41
1.5.4 我国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研究 43
1.6 产业生态学原理 46
1.6.1 产业生态学的渊源 46
1.6.2 生态产业的设计原则 47
1.6.3 企业和行业间的横向共生 48
1.6.4 从摇篮到坟墓的纵向闭合 50
1.6.5 在区域生态系统范围内组织生产 51
1.6.6 从产品导向走向服务功能导向 53
1.6.7 根据市场及环境变化随时调整生产和工艺结构 55
1.6.8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56
1.6.9 灵敏的信息网络 56
1.6.10 产业的人性化 57
2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整合方法 58
2.1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与管理 58
2.1.1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产生的历史背景 58
2.1.2 实验区的发展阶段 59
2.1.3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与社会发展实验区的区别 59
2.1.4 建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深远意义 63
2.1.5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初步影响 66
2.1.6 实验区的管理与组织程序 66
2.1.7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项目管理 68
2.1.8 主要经验 69
2.2.1 生态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70
2.2 生态规划 70
2.2.2 从物理思维走向生态思维 73
2.2.3 生态规划步骤 74
2.2.4 泛目标生态规划 76
2.2.5 生态适宜性分析 81
2.3 生态工程 90
2.3.1 生态工程的目标 91
2.3.2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 92
2.3.3 生态工程方法论 92
2.3.4 生态工程技术手段 93
2.3.5 生态工程主要应用领域 95
2.4.1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 97
2.4 生态设计 97
2.4.2 产品生态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108
2.4.3 黑龙江省肇东市玉米酒精产业生态工程结构设计 116
2.5 计算机技术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123
2.5.1 计算机信息系统 123
2.5.2 地理信息系统 128
2.5.3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134
3 案例 141
3.1 生态城市 141
3.1.1 海南省琼山市生态产业与城乡规划建设 141
3.1.2 扬州生态市规划 148
3.2.1 海口市望海狮城生态小区设计 157
3.2 生态小区 157
3.2.2 金华城镇生态建筑规划与设计 161
3.3 生态产业--马村生态产业园规划设计 166
3.3.1 马村生态产业园设计原则 166
3.3.2 金椰林酒精厂生产与三废的处理与利用 167
3.4 生态县 173
3.4.1 拜泉县农业生态县建设 173
3.4.2 五莲县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系统工程 183
3.5 生态村 187
3.5.1 西单村典型农业生态工程结构协调性分析 187
3.5.2 美万生态村设计及其效果评价 191
3.6.1 总纲 199
3.6 生态区--海南博鳌生态示范区规划 199
3.6.2 自然和人文生态背景 202
3.6.3 景观生态建设及土地利用 203
3.7 自然保护区--海南岛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 218
3.7.1 海南自然保护区现状 218
3.7.2 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222
3.7.3 生态重要性评价 223
3.7.4 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方案 226
3.7.5 实施措施 232
参考文献 235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