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
1. 编写目的 5
2. 本书的结构 6
3. 本书的读者 7
第一章 西方外语教学500年:看法和方法 319
1.1 西方外语教学简史 319
1.2 看法和方法:两个基本问题 325
1.3 什么是语言?目前的几种回答 326
1.4 人们如何学习语言?两种理论 327
参考书目 329
小结 329
第二章 口头语言的理解 330
2.1 理解的层次 330
2.2 第一层次意义--字面意义 332
2.3 语音图象的构建 332
2.4 构建词的图象 335
2.5 识别组成成分及其表达的命题 338
2.6 派生理论或转换模式 338
2.7 句法和语义策略模式 340
小结 348
阅读书目 349
3.1 什么是记忆? 350
第三章 记忆与语言的理解 350
3.2 理解口头语言时短期和长期记忆的作用 351
3.3 短期记忆 353
3.4 长期记忆 355
3.5 记忆和长段语言 362
小结 365
参考书目 366
第四章 文字语言的理解 367
4.1 什么是阅读? 367
4.2 有什么信息帮助读者理解语言? 368
4.3 人们到底如何阅读?眼睛和大脑的作用 373
4.4 阅读是为了形式还是为了意义? 377
4.5 何谓“理解了文章的意义”? 380
小结 384
参考书目 386
第五章 口头语言的产生 387
5.1 什么叫说话? 387
5.2 言语策划 389
5.3 语篇策划 392
5.4 句子计划 397
5.5 实施言语计划 399
小结 402
参考书目 403
6.1 文字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特征及记忆的作用 404
第六章 心理语言学对语言和学习的揭示 404
6.2 学习另一种语言时需要掌握语言系统的哪些知识? 407
6.3 语言运用:技能教学 409
6.4 以上内容对教学法的启示 413
第七章 第一和第二语言习得:相同还是不同 415
7.1 引言 415
7.2 第一语言习得 417
7.3 第一语言学习/习得 420
7.4 第二语言习得时的假设检验和过渡语 424
7.5 对母语和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输入 427
小结 431
参考书目 432
第八章 课堂学习的益处 433
8.1 有何证据反对课堂上学习第二语言结构 433
8.2 第二语言结构的正式课堂教学 435
8.3 正式教授如何影响到第二语言习得? 439
小结 445
参考书目 446
第九章 语言学习者的个人差异 447
9.1 第二语言习得中年龄的影响 447
9.2 智力和语言学能 451
9.3 动力和态度 455
9.4 性格因素 459
小结 467
参考书目 468
第十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469
10.1 母语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 469
10.2 学习者的个人差异 473
第十一章 如何测验第二语言知识和运用 476
11.1 两种主要的语言测试 476
11.2 语言测试原则 477
11.3 测验语言结构 481
11.4 测验词汇 484
11.5 测验阅读和听力 486
11.6 写作测验 498
11.7 口语测验 503
11.8 结论 509
参考书目 510
第十二章 从心理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看语言教学法 511
12.1 语法-翻译法 511
12.2 听说法 515
12.3 交际语言教学法 520
12.4 自然法 526
12.6 到底采用哪种方法或哪几种方法的结合? 530
12.6 结论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