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上篇 货币的本质 1
1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3
1.1 货币的产生 3
1.2 货币的演变 12
1.3 货币外延的扩大 16
2 货币的本质:一般授受性 22
2.1 货币定义的分歧 22
2.2 “流通手段”概念的局限性与货币的本质 29
2.3 一般授受性与货币性的关系 36
3 货币仍是价值标准 40
3.1 价值标准的含义 40
3.2 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决定 41
3.3 货币价值与物价稳定 49
4 货币量与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54
4.1 货币量与物价的关系 54
4.2 货币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65
下篇 货币政策目标 71
5.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73
5 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和最终目标 73
5.2 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79
5.3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86
5.4 各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比较与启示 88
6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91
6.1 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91
6.2 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演变 99
6.3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多元化目标 102
7.1 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效果 104
7 货币层次划分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104
7.2 外国货币层次划分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112
7.3 对中国货币层次划分的建议 141
7.4 对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的建议 146
8 中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159
8.1 流通中现金与经济变量的关系 160
8.2 狭义货币量与经济变量的关系 169
8.3 广义货币量与经济变量的关系 180
8.4 广义货币的流动性与经济变量的关系 187
参考文献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