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子商务法概述 1
1.1电子商务法的概念 1
1.1.1电子商务的概念 1
1.1.2电子商务法的概念 1
1.2电子商务法的特征 2
1.3电子商务法的调整对象和法律关系 3
1.3.1调整对象 3
1.3.2电子商务参与各方的法律关系 4
1.4电子商务法的性质与作用 8
第2章 全球电子商务立法概况 11
2.1国际电子商务立法 11
2.1.1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发展进程 11
2.1.2国际电子商务立法主要内容 13
2.1.3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特点 14
2.2联合国贸法会《电子商务示范法》 15
2.2.1制订过程 15
2.2.2主要内容 15
2.3美国电子商务立法 18
2.3.1各州电子商务立法概要 18
2.3.2联邦电子商务立法概要 19
2.4欧洲电子商务立法 21
2.4.1欧盟电子商务法 21
2.4.2意大利 23
2.4.3丹麦 23
2.4.4德国 23
2.4.5俄罗斯 23
2.5亚太地区电子商务立法 24
2.5.1新加坡 24
2.5.2韩国 26
2.5.3澳大利亚 26
第3章 数据电文法律制度 27
3.1数据电文的概念 27
3.2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问题 27
3.3数据电文的效力问题 31
3.4数据电文的发送和接收 32
3.5数据电文的归属与保存 35
第4章 电子签名法律制度 37
4.1传统签名的概念和功能 37
4.2电子签名的概念 38
4.3电子签名的方式和过程 39
4.4电子签名问题的解决方法 39
4.5《电子商务示范法》有关电子签名的规定 40
4.6我国《合同法》关于电子签名的规定 41
第5章 认证法律制度 43
5.1认证机构的概念及特征 43
5.2认证机构的地位 44
5.3认证证书 45
5.4证书政策和证书政策实施说明 47
5.5认证法律关系中各方的义务和责任 50
第6章 电子合同法律制度 53
6.1电子合同的订立—要约与承诺 53
6.2电子合同条款问题 56
6.3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58
第7章 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 61
7.1概述 61
7.2域名的法律保护 61
7.3商标权保护 70
7.4版权保护 72
7.5专利权保护 76
第8章 电子证据法律制度 81
8.1电子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82
8.2电子证据的可采纳性 83
8.3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及其审查判断规则 84
8.4国内外相关法律 85
8.5有关EDI的电子证据问题 87
8.6E-mail证据效力和保全问题 90
第9章 网上仲裁法律制度 93
9.1网上仲裁的近期发展 93
9.2网上仲裁及其技术支持 94
9.3网上仲裁的形式要件:书面要求 95
9.4网上仲裁的形式要件:签字要求 96
9.5网上国际商事仲裁地空缺的法律问题 97
9.6网上仲裁的相关法律问题 98
第10章 电子商务中的其他法律问题 101
10.1电子商务的隐私权保护 101
10.2电子商务的税收制度 109
10.3关于电子商务上广告中的法律问题 114
10.4关于网上内容审查与管制的问题 115
10.5关于网页链接中的法律问题 116
10.6关于电子商务中损害责任的承担的问题 117
10.7关于电子商务中的管辖权问题 118
第11章 中国电子商务立法 123
11.1中国的电子商务立法现状 123
11.2中国电子商务的法律对策 126
11.3中国电子商务立法构想 127
附录一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 131
附录二 香港电子交易条例 137
附录三 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155
附录四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159
附录五 关于互联网中文域名管理的通告 161
附录六 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163
附录七 中文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试行) 165
附录八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169
附录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173
附录十 经营性网站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185
附录十一 经营性网站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189
附录十二 网站名称注册管理暂行办法 193
附录十三 网站名称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197
附录十四 关于审理因域名注册、使用而引起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若干指导意见 201
附录十五 关于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通告 203
附录十六 关于发布《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205
附录十七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 209
附录十八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 213
附录十九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221
附录二十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 223
参考文献 227